13. 第13集天台教观纲宗

庚一、四教自性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二页,我们看到庚一的四教自性。这个四教指的是化仪四教,讲到化仪四教的自之体性。天台宗把佛陀一代的教观,开出了五时八教。这个庞大的体系,其实我们只要掌握四个重点,就容易去理解五时八教。

哪四个重点呢?就是权、实、顿、渐。当然从理论上来说,权、实、顿、渐都有教跟观两种差别,但实际的操作,权、实它偏重在教法这一块,顿、渐它偏重在观照这一块。

那么权、实、顿、渐,我们应该怎么去实际操作呢?我们做一个简单说明。

基本上我们修学佛法,有两个重要的次第:

第一个,是一种信仰式的修学;第二个,是一种观照式的修学。

我们先看第一个,信仰式的修学。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过一种信仰的阶段。回忆我们刚开始进入佛门,什么也不懂,就是一念信心的善根。我们看到佛法的法会或者看到佛菩萨的圣像,看到佛菩萨的庄严,这样的一种吸引来到了佛门。来到佛门以后,我们慢慢开始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

这当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信仰:第一个,深信业果;第二个,皈敬三宝。我们刚开始进入佛门,主要的是对于三世轮回的因果生起一种信仰,我们相信生命是有轨则的。一个生命的自体产生,你会产生痛苦、会产生快乐,这个都有原因的。我们从这种因果思想,知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知道善业会招感快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从业力的运作,我们也看到自己的渺小,所以我们开始祈求佛菩萨的加持。

所以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主要有两种信仰:一个是对因果的信仰;一个是对三宝的信仰。这种信心的支持,使令我们来到佛门,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我们会去做义工,参加法会乃至于持戒、念佛等等,这种情况有些人可能会持续三年,有些人可能会持续五年,乃至于有些人会持续十年。

但是这样的信仰式的修学,有什么缺点呢?有三个缺点:

第一个,你会觉得不得安稳。因为你是用一种信仰的、业力的方式修学,你的心是向外攀缘的,所以你是心外求法,你对整个佛法的认知都是在心中以外。我必须去拜忏,我的心才能够得到暂时的安稳,当我长时间没有做功课时,我就弟子心不安。所以我们的安稳来自于外在一种事缘的支持,你的道法在心中之外,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了,他一定要定期吃药,所以你会觉得经常只要稍微忙一点,没做功课就弟子心不安。这是第一个,不得安稳。

第二个,不得增上。你觉得自己学佛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好像内心的调伏安住没什么进步,就是你的道法,并没有从外在的道法而提升到把道法引到你内心来,所以你心中是没有道的,你的道都是在外面,这是第二个。你觉得好像没什么进步,虽修善业,但是你功德好像没有什么增上。

第三个,是不得坚固。你觉得你的心、你的信仰很脆弱。就是说,你的心被无量妄想缠绕,就靠那么一点微弱的信仰的光明在支持你,旁边全部是黑暗,所以你只要稍微信心薄弱,你就惨了。就是支持你学佛的力量太薄弱了,只有一念的信心,而且这个信心还不是今生栽培的,是过去的善根,所以我们就在这种生灭变化的因缘当中,依止信仰,这样跌跌撞撞走入了佛门的前半段。

第二个,观照式的修学。

直到有一天,你开始接触佛法,从一种佛教的信仰,提升到一种佛法的学习。也就是说,你从一种信仰式的修学,提升到一种观照式的修学,你的心开始内观。你知道生命的改变,不能只靠外境支持,你内心要产生一定的力量出来。这时你会很谦卑地坐下来,听听佛陀讲些什么道理,而不是只是在做法会了,就只是事相上的修学。

你慢慢地接触佛陀经典以后,你会发觉佛陀的教典它有两种说法,用专业的名词来讲,一个叫作权法,一个叫作实法。比方说,你接触的是小部的经典阿含、方等、般若,我们没有人一开始就接触大部经典,都是小经典。你会看到佛陀对生命的描述,他是从一种因缘所生法来描述你的生命,就是生命是由业缘创造出来,从这样的一个个体生命来谈修行。

当然,你回归到你今生生命业缘时,就有一个五蕴的概念——色受想行识,佛陀在小部经典对个体生命的描述,他强调我们的五蕴身心深受感受的影响。就是说,我们跟外面的人事接触时,第一个就是你动了感受,你有感情。为什么你跟某些人接触,他的一举一动、他所说的话,会牵动你妄想呢?你一定是有感觉。这个感觉可能是好的感觉,也可能是不好的感觉。为什么我们跟陌生人互动,我们没有任何的妄想,因为你对他没有感觉。

所以,我们在整个个体生命五蕴身心的活动,第一个启动我们内心波动的,就是来自于感觉。当然这个感觉跟业力有关系,你跟他过去有业缘,业缘一碰撞就换成感觉,感觉一刺激到你的内心,就创造了妄想,你会产生很多的想象,可能是负面的想象,也可能是正面的想象。这个想象——妄想,它有一种攀缘,它会攀缘这种感觉。攀缘感觉、追求感觉,它又创造新的感觉,这个新的感觉又刺激新的妄想。所以我们的整个五蕴身心,就是感觉刺激妄想,妄想追求感觉,又产生新的感觉,新的感觉又刺激新的妄想。由于我们的执着,就让感觉跟妄想产生相续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造了那么多业,本来都已经沉淀了,是谁把业力给激发出来?本来我们造的业,是一小段、一小段、一小段的,是谁把这个业串起来的?

你研究唯识学会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造业都是片段的。你今天造这个业,明天造那个业,它本来是没什么关系的,为什么得果报时,它会串成你的人生呢?就是你的执着。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妄想、感觉跟执着不断地去刺激我们的业力,使令业力从一种片段的业力,形成一个线状的像水流式的业力,辗转相续。所以你会发觉处理业力、处理外在的事情是不对的,因为你处理不了,关键的问题在于你的爱取。

所以,佛陀讲小部头经典、讲到因缘所生法时,佛陀讲出三个道理。你说:我就是这么一个生死业障凡夫,那怎么办呢?请佛陀指示明灯。佛陀讲了三个道理:第一个,诸行无常;第二个,诸法无我;第三个,涅槃寂静。

在小部头的经典,佛陀解决问题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无常。你怎么面对你的妄想,就从无常切入。你的妄想是变化的,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情,你昨天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对这个人的看法,跟今天肯定不一样了,因为你不断地在攀缘,攀缘以后又刺激新的感觉、新的妄想。所以,可以看出,其实我们追求的妄想是动态的、变化的,从动态里面,你可以看到,你的心是不安稳的,痛苦的,你没办法主宰,不得自在,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

所以一开始,佛陀在对治我们五蕴身心时,是从无常切入,让我们放下妄想,因为它不能代表我们。我们以前总是认为,妄想就是我的性格,我一定要跟随我的妄想,我的妄想要我追求什么,我就追求什么,其实不是。这妄想是外来的,它是受外境刺激而来的,所以它不是你本来的东西。

站在权教的思想,佛陀是彻底地否定妄想,说它只是一种虚妄的想象,你住在这个虚妄的想象,后果就是不断地做梦,就是这个恶梦——轮回就永远没办法停止了。所以在权教的思想,佛陀是否定妄想。

但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当我放下了妄想,我的心云何安住?佛陀只有破妄没有显真。在小部经典佛陀告诉我们:这个东西不是你的!不是我的,那么我的东西在哪里呢?所以在权教的思想里面,佛陀是采取否定的,说你所有的想法都是错的,你不应该相信你的任何的思想,他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让你大死一番。

然后你会慢慢地再进步,看大部的经典,如《楞严》、《法华》、《涅槃》、《华严》这种大乘的经典,你会发觉佛陀讲话的口气就不一样了,从否定开始肯定。佛陀告诉你说,当你否定了妄想,你还要想一个问题:你怎么有妄想的?我们刚开始是用无常、无我去破坏妄想,到了大乘经典,它要你去找妄想的根源——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很关键。

你说,我妄想是前生来的,前生的业缘创造今生的妄想,我过去生有这样的造作,所以今生看到某一个人,就有特殊的感觉,就激发我的妄想。好,那么你的前生又从什么地方来呢?又从前生而来。你不断地找上去,一直找无量的过去,最后,啪!觅之了不可得。原来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这时我们就有找到家的感觉了。一个乞丐刚开始是被否定的,你做这也不对,做那也不对,反正你就是一个乞丐。但是当你知道,你曾经是大富长者儿子的时候,那又不一样了: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

所以你会看到,佛陀在经典里面,对我们众生的描述,有些经典是把我们讲得一文不值,说你就是一个业障生死凡夫,你所造的业全部是有漏业,就算造了善业,得到暂时的快乐,你到最后也因为你的攀缘心,当快乐享完了,你终究是要堕落到轮回里面来,这是一个说法。但是佛陀在大乘经典又告诉我们,你要相信你自己,你跟佛陀是同一个体性,只要你努力,你是可以成就佛陀的功德庄严。佛陀又是如此的肯定我们。

这就是佛陀两种说法了,同一个生命体,到底这是怎么安立的呢?

第一个,在《楞严经》上说,其实我们本来就有两个生命体:一个是水泡,一个是大海。就是说,就着你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今生的生命体叫作水泡,它是暂时存在的,因为你这个五蕴身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消失,没人知道。但是它是一个现实,活生生你能够接触得到的一个水泡,这个地方有你的感受,有你的想象,也有你的执着,当然也有你受用的一切的物质,有色受想行识,这是你今生所要面对的水泡。但是,水泡是依止大海而住,回到我们的整体生命,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概念。

所以从佛陀的权实二法当中可以知道,我们要处理两个问题,我们就举乞丐做例子。作为一个乞丐,你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件,你要面对现实,因为你要去托钵乞食,要不然你明天没饭吃。所以你要面对你的现实生活,就是我要怎么面对我的感觉激发出的妄想,怎么调伏妄想。第二件,你也不能老是去当乞丐,这样子你一辈子也没什么出息,这样的人生也不是个办法。你总得想想看,找到一个回家的道路。所以作为一个乞丐,第一个,你先把乞丐做好;第二个,你要找到回家的道路,这两个同等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说法的时候,讲权法时,他就描述你今生是怎么回事;讲实法时,他告诉你,你原来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佛陀说法的两种口气。当然权法就是阿含、方等、般若,实法就是华严、法华、涅槃。你看所有的经典,不管什么经典,就可以归纳成两种口气:一种对我们是诃责的,一种对我们是肯定的。

作为一个凡夫,我们在操作时,就要考虑顿渐的问题了。有时候我们可以直观真如。我们先放弃,先把今生因缘所生的五蕴放开,反正这都是暂时的,几年后它就变成过去了,直观真如,这叫顿。就是说,不管我现在怎么样,我要知道我原来是怎么样,就是超越五蕴,直观真如的观法,这个叫作顿观。也就是先把因缘果报这种生灭的因缘相拨开来,直观现前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从这个地方安住,重新出发,重新改造生命,这个叫顿观。

第二个,咱们先不要讲那么深,先务实地面对今生的水泡,不净、苦、无常、无我,调伏爱取,完成短期的目标,这个叫作渐观。

所以,整个五时八教绕来绕去,就是讲佛陀是怎么说法的。佛陀有时候讲到我们的个体生命,讲到整体生命,讲到水泡,讲到大海;佛陀有时候说你是个乞丐,但是有时佛陀又赞叹你是大富长者的儿子,我们有两种身份。所以在这个权法跟实法当中,你就知道生命其实是两个东西:从本体来说,你是佛陀的儿子;从因缘来说,我们是生死业障凡夫,这两个没有冲突。

但是从修行的角度,就看根性了。有些人花更多的时间在处理今生的问题——所谓的调伏烦恼;有些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你的本来面目——所谓的开显心性的功德。所以在修证方面,有破妄,有显真。有些人是重点放在破除妄想,有些人是开显真实;有些人是顿渐兼修,像《法华经》就是强调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你要开显心性的功德,同时也要面对你今生的水泡。所以整个操作就是:顿观——直接趣入真如;渐观——先有一个过渡的次第,先调伏烦恼再说。

所以当我们掌握权实二法,而生起顿渐二观的时候,你就知道佛陀整个说法的目的是什么了。其实就是处理两个问题:第一个,处理你今生的个体生命;第二个,处理你的整体生命。第一个,你想办法让你的个体生命,活得安乐一点;第二个,想办法把个体生命带回家。就两个概念:一个是离苦得乐,一个是返妄归真。

你能够把权、实、顿、渐这四个重点操作了解了以后,前面的五时八教,佛陀是什么立足点说法,你就清楚了。

我们来看化仪四教。

化仪四教,它有一种顿的——直接契入真如佛性;一种是渐的——佛陀先讲一些方便的对治。这样就是有两种不同的契入方法。

我们来看在化仪四教里面的第三个,秘密。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秘密亦有二义:

一、秘密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或为此人说渐等,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

二、秘密咒——谓一切陀罗尼章句,即五时教中,皆悉有之。

前面的顿、渐,佛陀是以一种很明显的公开的方式宣说。而这个秘密是一种非公开的,佛陀在说法时,在这么多人当中,使用一种私下的传授办法,因为有些人他不适合这个法。比方说佛陀表面上讲《金刚经》,讲般若时,但是有些人听到《金刚经》观一切法空,他心中会产生恐惧,他一定要先执着一个有,然后再去断恶修善,所以这时佛陀会让他暂时听不到,让他听到的是阿含或者方等。就是佛陀在讲经时,经常会有一种私下的所谓的同听异闻,互不相知,私下传授。

佛陀私下传授,它有两种内涵:一种是秘密教;一种是秘密咒。

先看秘密教:

就在前面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当中,佛陀在讲这四部经典时,向某一类根机成熟的众生,直接说明真如实相。这种人根机很利,他虽然有妄想,虽然有业力,但是他的根机,不容易受妄想跟业力的牵动,虽然有,但是对他的伤害可以降到最低。就是同样两种人,同时业障现前,但是有些人的根机,他就有办法去面对这个业力。这种比较利根的人,他对外境的攀缘执着比较少了,佛陀直接讲他的本来面目,因为他不太需要去处理今生的障碍,他的障碍比较小。

但是有些人不可以,不帮他处理今生的妄想,他就不敢承当他的佛性,佛陀必须要务实地让他面对今生的问题。他对感觉的攀缘这么重,你讲成佛的问题对他太遥远了,你还是让他先保住人天吧。所以佛陀会讲一些比较浅的东西,来让一些根机没有成熟的人,先调伏现行烦恼。

所以,佛陀在同一个法座上,宣说不同的教法,彼此互不相知,而各自得益。

我们举一个例子,净土宗有很多的秘密跟不定。比方说,我们看净土三经里面,最实用的、简单扼要的就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有很多译本,但是主要有两种译本,一个是罗什大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一个是玄奘大师翻译的《佛说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两本经前面在讲到极乐世界依正功德庄严时差别不大,但是讲到怎么往生的因地有很大的落差。

比方《阿弥陀经》讲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个地方明显地讲到一心不乱,临终你要保持一心不乱,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然后你才可以把阿弥陀佛感应出来,这是《阿弥陀经》它明显的显露义,文字上它是这样诠释的。

但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就不是这样了。他的因地说,若一日若七日,善男子、善女人系念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他多了八个字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是阿弥陀佛现前以后,他对你的加持开示,然后你才一心不乱的。

这样子这个因地就有两种不同了,《阿弥陀经》强调以心力来带动佛力,就是佛陀要现前,你先得准备好;从《佛说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它偏重在以佛力来摄受心力,它强调佛力不可思议,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就有两种说法了。当然感应道交,心力跟佛力都很重要,但是到底谁重要,谁是第一因,这两部经有一点不同义。

当然,我们相信玄奘大师不可能翻错,那表示这两种译本,佛陀当初讲经时就是如此宣说的。佛陀对某一类人讲到心力不可思议,以心力才有办法启动佛力;但是对于有一些羸弱的人,佛陀强调佛力不可思议,只要信仰就好,以佛力他就摄受你,你只要从佛力的摄受,踏出第一步就好了。

同样一个净土法门,两种概念,一个强调心力不可思议,一个强调佛力不可思议,结论就是这四个字各自得益,这四个字是重点。佛陀说法,绝对不会说,讲这句话对你没有好处。就是说,你这种根机,就必须要听到佛力不可思议,你起大欢喜。你起大欢喜时,你靠着信仰的力量一头栽进去,自然就调伏烦恼了。有些人他必须从信仰切入的;有些人他必须要从观照,观照诸法实相以后得到调伏安住,然后才产生强大的皈依心,要从心力来契入佛力。

所以,佛陀说法只有四个字为原则,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