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教观纲宗》全本免费阅读
三、观行即佛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九页,我们看第三,观行即佛。
这一科是讲到别教的修行位次。别教的教义,我们上一堂课讲到,它的主要的思想就是说明万法唯识的道理,说宇宙间的万法,其实不是业力主导,是由我们一念的心识主导的,一切万法都是我们一念心识变现出来的。
那么心识是怎么变现万法呢?从别教的思想,它把这个唯识变现万法,是分成两大部分来说明:
第一个,外在的因缘。就是你生命当中所有跟结果有关系的,比方说你生长在什么家庭,你长大以后会跟谁结婚,你会住上什么样的房子,谁能够做你的子女……,等等,凡是跟生命的结果有关系的这一块,它就是阿赖耶识的业力变现出来的。所以在整个外因缘的变化,我们叫作因缘变。
那么这个部分,就是完全是过去的业力所显现,“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一部分我们能够改变的非常有限,因为它掌控了你一生的受用。就是说,你今生是活得快乐或者活得痛苦,跟你前生的业力有决定的关系。所以这个因缘的变化,它主宰着你人生的所有果报的受用,这个叫作外因缘。
第二个,就是我们内在的因缘。这个内在因缘,就是第六意识,你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思想。那么这一块也就是说,人生的过程,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人生,遇到快乐的果报,你遇到痛苦的果报,你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这一块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叫作分别变。这一块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你人生的主导,就是说,它决定你以后要去哪里。
外在的因缘是跟过去有关系的,内在的因缘跟你的未来有关系,所以整个唯识学就讲两件事:第一个,业力——给你果报的受用;第二个,思想——决定你的生命的主导。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例子是来自于藏传佛教的一个小故事。它说有一个喇嘛,他出去弘法回来的时候,因为那天是冰天雪地,他在路上看到一只冻伤的老鼠,就把它救起来,带回他的茅棚去了。他给它好的牛奶,给它照顾,这只老鼠就慢慢恢复健康了。
但是这个茅棚当中除了这只老鼠以外,它旁边还住了一只猫,这位师父养了一只老鼠另外還养了一只猫。这老鼠健康以后当然跑来跑去啦。有一天老鼠就跟师父说了:“师父啊,我看到这只猫,我就很不自在。你可不可以用神通把我也变成一只猫呢?这样我就自在一点啦。”它师父说:“可以。”师父就用神通把它变成一只猫。变成猫以后,它看到猫就比较自在了。
但是,这只猫不是仅在家里跑,它也偶尔跑到外面去。跑到外面它看到一只狗,它又变得不自在了。它回来跟师父说:“师父,我现在看到狗不自在,你好不好把我变成一只狗?”它师父说:“可以啊。”就持咒把它变成一只狗。
那么这只狗有一次跑到深山去,看到一只老虎,它很害怕。它跟师父说:“你干脆把我变成一只老虎得了,我从此以后无所畏惧了。”那么这位师父又用神通力把它变成一只老虎。但是有一天这只老虎回家的时候,它一打开门突然看到猫,吓得满身流汗。这个时候它就很疑惑:我现在是一只老虎,为什么我看到那只猫还是如此害怕呢?它就请教它师父。它师父说:“我可以改变你外表的受用,但是我改变不了你的思想。”
这意思就是说,佛菩萨在我们不断地皈依过程当中,会改变我们一些受用,他可能让你在一些本来有灾难时让你过去了,因为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但是你的思想是怎么引导的,这得由你决定。
我们从这只老鼠来看,是心是老鼠,是心作老鼠。它虽然变成一只老虎,但是它内心还是老鼠的思想,这个佛菩萨改变不了你啊。它整个生命的引导,还是往老鼠的方向去引导,换汤不换药,所以它看到猫的当下,它还是害怕。
所以在唯识的观念当中就是说,业力不可怕,因为它顶多让你今生痛苦,但是如果你思想错误,这个问题就严重啊!就意味着你生生世世,都得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你的人生就没有希望了。
我们今生的痛苦,如果你有一个美好的思想,至少你的痛苦从此结束了,至少你是活在希望,就是你的人生到此痛苦结束了,慢慢你的人生已经从谷底开始往上走了,我们看到你一个美好的希望。
但是如果你今天的痛苦,你的思想是错误的,那我看不到你未来的希望,那就更可怕了。一个人可以有一个不好的过去,也可以有一个不如意的现在,但是你不能够没有一个希望的未来,这个很关键啊!
在整个唯识学,它就是重视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所以它这个中道思想,是一种思惟式的中道。思惟式的中道,它是分成三个次第来改造你的思想:
第一个,从假入空观。菩萨的十住位,修空观,息灭你的颠倒妄想。我们的思想,第一个就是把心中的毒素去掉。我们无始劫来,为什么对生产生错误的判断呢?就是这个颠倒妄想害的,所以一开始先把心中的毒去掉。
第二个,从空出假。建立你心中的目标,发起菩提心。
第三个,空有无碍。你必须在空性的智慧跟菩提愿力当中保持平衡,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慢慢地趋向于中道的初地,破无明证法身。
所以从唯识的角度意思就是说,你别管业力了,它只能够给你一时的痛苦,又怎么样呢?如果你运用得好,这些痛苦对你是有意义的,因为你能够把这些痛苦,产生一种修道的激发,转逆缘成菩提道。
但是你现在的问题,不是去注意你今生活得快不快乐,这不是重点,你更要去注意你将往哪里而去。就是你的思想已经在引导你,你要去预测你如此的思考模式,到底它会把你的生命带往什么方向去。
其实从佛法的角度,你从什么地方来已经没有意义了。你从善业而来,你也就是一个暂时的快乐;你从罪业而来,也就是一时的痛苦的恶梦,如此而已。所以过去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你的未来,你将往哪里而去。所以你的思想就很重要了!而这一部分佛菩萨是帮助不了你的,佛菩萨只能够把方法告诉你,你自己要去操作。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改造我们的思想呢?我们看从这个地方开始,就是大乘的思想改造了。那么前面的名字位是建立一个知见,知道在宇宙人生,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由客尘覆蔽而不能证得。就是说,宇宙间有一个真理存在,这个真理如果你跟它相应,你就能够了生脱死,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你的心要跟中道的真如法性相应,这前面的名字位是这样。
那应该怎么样跟真如法性相应呢?以下提出它修行的方法。第一个观行即佛,我们看它的内容。
观行位,一般来说我们叫作外凡十信位,就是外凡资粮位。外凡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菩萨他刚刚走进了大乘的领域,所以他对中道的空假中三观,基本上是门外汉,但是他有这份信仰。有这个信仰,他只能够透过一种忏悔罪障、积集资粮,这种净罪集资来生起一种内心的信愿。
这个地方从信到愿,它有十个阶位,我们简单地作说明。
第一个,信心。就是仰信真如,求佛智慧。前面是仰信,世间上有一个中道的真理,这个真理我如果相应,我的生命就会改变,就能够离苦得乐,就能够转凡成圣——仰信;那么这个“信”到了观行位,他不是仰信,他有一种求,他开始从信仰而付出了一种身口意的活动,求佛智慧,他有一种追求的心情,就踏出了菩提道的第一步,叫作信心。
第二个,念心。这个念心就是于实德能忆念不忘,对于中道的存在性跟它的成就性产生了忆念,他不断地思惟中道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中道的功德我一定可以成就,他就忆念中道的这种存在性跟成就性。
第三个,精进。数数熏习,专一趋向。他开始慢慢地有一定的功课了,来做一些加行,让自己的身口意慢慢地进步。
第四个,慧心。闻思胜解引生慧心。他开始深入大乘经典产生胜解,有一定的智慧观照,但是这个地方智慧观照,按照古德的解释,这个十信位的观照,他还没有真正中道的空假中,他还是属于那种生灭的因缘观——无常无我,他偏重在调伏粗重烦恼这一块。
第五,定心。这个时候内心寂静远离躁动,因为他前面的观慧是调伏烦恼,这个时候烦恼调伏了以后,慢慢地寂静下来。
那么前面信根的成就跟小乘的五根有一点类似,当然他这个目标不太一样,但是他走的过程,跟小乘的信、进、念、定、慧有点类似。
第六,不退心。到了第六就不共于小乘了,他有不退。信根增长,慧观不退。他的善根,大乘的信仰不退。前面的仰信,仰信真如法性,这个时候没有通过信进念定慧的过程,遇到逆境的刺激,他是容易退的,但是到了不退心的时候,他的信根增长广大了,他不退。
第七,回向心。深心平等回向菩提。他开始把所有的净罪集资的资粮,回向无上菩提,不求人天福报,
第八,护法心。爱乐大乘护持不失。对大乘的善根,他开始慢慢地护持增长广大。
第九,戒心。这个戒就是于诸戒法安住无缺。当然这个戒法指的是菩萨戒体,开始受了菩萨戒。
第十,愿心。随顺信根发大誓愿,发起广大的愿。
也就是说小乘的佛法,他对于空性的信仰,信、进、念、定、慧,最后产生智慧;大乘的信仰,对于中道的真如法性的信仰,最后是发愿。这地方不太一样。
我们来看他修行的过程,他是用什么方法。
他是仰信中道。一开始是先仰信,不是一种智慧的智信。但是他在仰信过程当中,用生灭的因缘观,用藏教的无常、苦、无我的因缘观,调伏三界粗重的见思烦恼,这叫“伏忍”。它能够调伏安忍,与通教的“干慧地”跟“性地”相齐,这指的是断德。所以它这一块,主要是采取藏通两教的空观,来调伏三界的粗重烦恼。
这个十信位的菩萨,他从信——仰信到真信到发愿,我们讲一个例子,就是释迦牟尼佛因地,他是怎么样成就十信满心的。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他做一个在家居士,叫作善信居士。他出生的时候佛法已经不现在前,已经没有佛法了。但是他对于修行有好乐,他想要做一些人生的改造,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只好向天去祷告,每天向虚空、向上天礼拜祈祷。
有一天,上天虚空就说话了。说你应该从你住的地方向东方走一万由旬。一万由旬很多,一由旬四十华里,它是一万由旬。说到了一万由旬的地方,有一个老妇人,她从古佛受持了半句偈,她可以教你半句偈。但是你这个过程可不平安,它有沼泽,这个沼泽会释放毒气,大象闻到沼泽,这大象都得死掉,所以你要快速地通过;还有流沙,这个流沙,一只小鸟站在上面都能够沉没,所以你也要快速地通过流沙。
那么善信居士因为对佛法的这种追求,他就照着这个虚空的指示,通过了沼泽,走过了流沙,在一个偏僻乡村的小巷里面,找到这个老妇人,就把自己所有的钱财,供养这个老妇人,说我是来求这个半句偈的。老妇人说:“我的祖先曾经学习过佛法,我们代代相传留了半句偈,我告诉你。”她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众笑)所以你们会笑。但是在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这个善信居士——听到以后,身心清凉诸根寂静,成就三昧力。成就三昧以后,他跟老妇人感恩顶礼以后,就用神通力回到自己的住所。这个就是释迦牟尼佛成就十信满心。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修十住呢?为什么菩萨不直接修空、假、中三观呢?既然整个中道的实相是三个次第,为什么要经过十信的信愿的栽培呢?因为你的心态要先调整好。当我们要去盛甘露的时候,你这个杯子如果有太多的疑根、高慢,你不洗干净,甘露装到你这个杯子会受到污染。净土宗也是这个概念。净土宗你今天要迎接万德洪名的佛号,它一开始就叫你信愿,有了信愿,你才有资格谈观照式的念佛。
就是说,每一个法,当你实际去修的时候,不管是阿弥陀佛的圣号,或者哪一个咒语,或者你拜一部八十八佛,所有的行法都是这个道理。它进入到你内心的时候,这个法到底会释放什么功德,是你的内心决定的,你准备好了没有?所有法门的功德都准备好了,“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当你的内心没准备好的时候,这个法的力量发挥不出来。所以他为什么要先修成就十信?没有例外——所有的菩萨道先修信仰跟愿力,就是把你的心准备好。
在十信位当中,《大乘起信论》讲到信成就发心,就是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他依止信仰发的菩提心有四种功德:一、厌恶生死;二、希求菩提;三、深信业果;四、修十善业。就是这个人发心的心态是厌恶生死、希求菩提的。他的整个修行的智慧,主要是深信业果,修十善业。
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踏上空、假、中三观的智慧,但是他已经在调整他的业力了,用生灭因缘观调伏烦恼、断恶修善、净罪集资,以这样的力量,来成就他的信仰跟愿力。当然这样都偏重事修的成分多,理观的部分少,所以判作外凡资粮位。当然它是整个修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四、相似即佛
我们看第四的相似即佛。
前面的菩萨经过十信位,从信仰到发愿,透过整个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调伏烦恼,慢慢地把心态准备好了,这个人就可以上路了。上路以后就开始修理观了,叫内凡三十心。这个“内”,他的修行,就开始走入了中道真如法性之内,但是他的走进去,并不是圆教的一心三观。圆教的内凡位,是一进去就即空、即假、即中;别教走入中道的真如,是三阶段的走进去——先从假入空,再从空出假,再空有无二,他是三阶段。
这个三阶段,我们先解释这个“相似”。为什么这三个阶段叫作相似呢?就是他对中道的实相是相似理解。十地菩萨他是亲证诸法实相,相似位他是在真如实相的门外,但是他透过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已经怎么样?随顺诸法实相,已经随顺了,所以叫相似理解。就是,没有理解,但是他已经在理解的过程当中。
这当中有三个过程,我们看十住。这个十住于空性理如实安住了,他是先从空性安住,从假入空安住。这个安住有十个阶位,我们讲三个阶位就好。
第一个,发心住。前面的信心是仰信,仰信的发心,他的发心是依止信仰发心;这个地方的发心是依止法性发心,依止真如法性而发心,法性当然偏重在空性这一块,这个叫作发心住。这个时候他能够对诸法的空性成就胜解而安住,断了三界的见惑与通教的见地齐。这个时候证得位不退,他不再退堕凡夫了,其实这个是圣人了。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七住,不退住,断三界的思惑尽,与通教的已办地齐。这个时候他不但是把见惑断了,把思惑也断了,成就行不退。他的菩萨行、他的菩提心,不管遇到什么顺逆的因缘的刺激都不退转。
第三个,第十灌顶住,断三界的尘沙惑,与通教的佛地齐。当然这个“齐”都是指的是断德,他的菩提心、他的资粮力,不是藏通两教可以比的。因为藏通两教都是活在内心的空性,这个菩萨他是有这种菩提的愿力,而且他有广大的善业的资粮。
我们看他的修行的内涵。十住菩萨叫习种性。这个“习”就是熏习,就是熏习空性,安住不动。就是说这个菩萨虽然没有证,但是他不断地熏习,他用从假入空观,不断地思惟空性的法义,如理思惟,数数熏习,见到真谛理,开慧眼,开慧眼就是空性的智慧眼;成就一切智,一切智就是根本智,根本无分别智,行三百由旬,了了分段生死,证得位不退。
我们说明一下。藏通两教的空观,他所空掉的因缘是外在的因缘多,他是把整个三界的因果空掉了,最后进入偏空涅槃;十住的菩萨他并没有把外境空掉,他空掉的是内心的颠倒妄想,在唯识学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遍计本空,他空掉的是心中的遍计执。
这个遍计执我们解释一下,是怎么来的。就是我们生生世世在三界流转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当然有痛苦跟快乐,特别是美妙快乐的感受,它会激发我们很多的幻想想象,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会把这种快乐的感受,把它扩大而且用影像保存在心中。因为感受是没有影像的,没办法保存,所有的记忆一定要把感受转成影像,才能够在心中落脚。
那么这个影像是怎么来呢?你自己打妄想打出来的。我们从感受里面,自己捏造一个影像把它放在心中,最后数数熏习产生坚固的执着,从此以后这个影像就变成你内心的一部分了。当类似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它就出来误导你了。所以你的影像越多,你对人生的错觉就越严重。
在净土宗的角度,我们虽然发愿求生净土,但是你千万不要忘了,你心中有很多的老朋友在,就是你过去人生里面结下的影像,这些影像它绝对会出来唱反调的。所以有些人他从来不对治心中的颠倒妄想,他只是欣求极乐,那么这样子就很麻烦。因为这个影像留在你的心中是生生世世,它的力量已经形成强势的力量,叫作熟境界;你求生净土,可能你今生才发心,叫作生境界,你就不是它的对手。
对治你心中的颠倒影像,有三种方法:
小乘佛教它从感受下手。他认为这个影像会存在,就是因为你有快乐的感受,美好的回忆。他修苦谛观,用无常、苦、无我来对治感受,但这样会有后遗症。你把娑婆世界完全解读作一种痛苦的感受,而因此放弃娑婆世界,这样以后,当你要回入娑婆的时候,可能对心中会有一定的障碍,就是当你成就法身从空出假的时候,你有一种不好的习气——菩萨的法执,所以用感受只能够当对治,不能当正行。
按照别教的观念,是从想蕴下手。他认为感受是跟影像有关系,本来这个感受是瞬间的。这种感受为什么在你心中会一直挥之不去呢?就是影像的摄持。为什么你会执着?也是有影像,所以他认为关键在想蕴。
圆教认为受也好、想也好,这些都是其次,它直接不取。这个更高明了,这个圆教我们待会儿说明。
别教的思想其实非常务实。别教跟圆教,我们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讲到圆教就会了解其实这两个分不开的。对治型的中道跟安住型的中道,这两个缺一不可。别教的中道思想在空观的时候,调伏颠倒想,它主要修无分别智。它认为影像为什么会不断地扩大呢?因为你不断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