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闯王坟”

2021年七月,湖北省九宫山的深山老林之中,时间正值三伏天,太阳晒得人直想跳入脚下的深涧之中。

“见鬼,这特么蚊子怎么这么多跟蝗虫似的,今天不被太阳晒死也要被这些该死的蚊子咬死,随手把额头上的几只蚊子打死抓在手上观看。”奇怪的是这个时空也有个名叫高兴的少年惊诧道:“尼玛,这是蚊子还是苍蝇咋这么肥。”

只见,这个时空也名叫高兴的少年,穿着冲锋衣,脚踩登山靴,手执登山杖一个人行走在山间的密林之中,时不时地发下牢骚,吐槽一下这里的恶劣的自然环境。

清晨进山的他已经在九宫山中马不停蹄地走了一上午加一中午了,这对一个还在上学的现代人已然达到了生理极限。

2021年的高兴还是一位大二学生,就读于九省通衢,千湖之市的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天生就热爱自由的他作为一名地质系的学生他更是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了好奇和窥探的欲望。高考后的暑假便与好友一起前往大西北骑行了两个月,足迹遍布西藏,新疆,青海和甘肃。

虽然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地质系但是他也是一个十足的历史爱好者,二十四史至少一半有所涉猎,尤其是对明末历史他非常地喜爱。

这不恰逢大二暑假,读完顾诚教授《南明史》后,高兴再一次背上背包想探秘一下他心中深藏许久的一个谜团,波澜壮阔的明末历史常常让他沉浸于其中,流连忘返。

可以说对明末清初历史影响最大的一个人——“闯王,李自成”他更是充满了好奇。

一个小小的驿站驿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的时间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搅动的中原大地遍地狼烟,天翻地覆,最终入主明代的政治中心——北京。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一幕,气吞万里如虎的李自成在进入北京短短42天,在北京寥寥草草的登基称帝仅仅一天之后便带着搜刮的无数金银珠宝匆匆败往西安,此后更是一败再败。

仅仅一年后便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地区被当地的地主武装包围并杀害,从此李自成这个名字也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之中,再也翻不起一丝波澜。

李自成死后埋在哪里。主流说法是在湖北九宫山地区被地主拦截杀害。那他葬在哪里?不知道。

光湖北李自成就有两座陵墓,湖南一座。为什么湖南有?因为传说,他没有死,而是出家为僧,法号奉天玉,死在石门夹山寺.也就是说,他葬在哪里也是个谜。

明清时期,明军想杀他为崇祯皇帝报仇;清军也想杀他,假装为崇祯皇帝报仇,以博取民心。所以找到他的尸体就成了双方争相完成的大任务。

《清世祖实录》记载,说李自成“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自缢死。因遣素识自成者往认其尸,尸朽莫辨,俟就彼再行察访”。意思是说尸体腐烂,无法辨认,气候正是六月大热天。但是从衣服可以看出来呀,除非是村民剥掉了,可以看出清军未找到李自成的尸首。

南明这边,又是怎么样的说法呢?

《烈皇小识》记载,“嗣后大行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也就是说,明军也只是从大顺军得到李自成死亡的确切消息,但未找到遗体。

明清双方,都没找到李自成的尸首,这就成谜了……

不过,历史学家给出了一种比较可信的推测——

大顺军当时已没有根据地,天气炎热,“不可能一直抬着大顺皇帝的遗体流动作战,又不可能为李自成修建公开的陵墓,以免为尾追而来的清军所发掘”“唯一的解释是李自成的遗体由随行的大顺军秘密安葬,其地点很可能就在九宫山区”。

其中耐人寻味的是,现在公认的李自成墓坐落在通城县九宫山北麓,原墓围多古墓,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李自成坟”。

然而1955年6月,通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李墓。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黑色物质一线,锈蚀马钉数颗。

尽管我们无法确知李自成具体埋在何处,但可以肯定的是——被埋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了。

高兴作为一名行动力极强的历史爱好者(而且胆子极大,探索欲极强)。

此行的目标便是寻找确切的李自成遇难地点和他的遗骨所在地,他知道虽然山外面建有闯王陵但这只不过是当地为了提高知名度,带动旅游发展的一种宣传手段。

真正的李自成坟墓根据史书记载,李自成死后他的部下害怕被清军或者南明军找到李自成的遗骸,掘尸泄愤,将李自成的遗体安葬在了一个极为隐秘的所在。

并且没有立下墓碑或者留下任何线索,想要找到这位闯王遗骸的所在地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是身为楚人的高兴天生就有一种”不服周”的执拗,毕竟那么多专家学者几十年上百年都未解决的谜题,怎么可能一个刚刚大二的普通学生就解决了,但是高兴却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心里暗暗发誓就算此行不能解决这个千古谜团也要有所收获。

说起来他胆子也是真的大,只有在图书馆检索的一些资料和在某乎上和一些历史爱好者的交流,仅仅携带了三天的干粮和一个简易户外帐篷便一头扎进了九宫山的深山老林之中。

湖北九宫山也是道教圣地之一,相传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张道清在南宋淳熙年间,手捧皇上圣旨在九宫山兴坛设教,建起三宫十二院,使九宫山成为全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

九宫山于横亘鄂赣边陲的幕阜山脉中段,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要是单凭人的脚力来走从头到尾没有十天半个月确实难以走出去,当然前提是不走现代修的公路从深山老林之中行进。

这个时空的高兴在凌晨5点左右就一个人打着手电筒带看着一把劈材刀从史书中所记载的李自成人生最后一战的发生地“李家铺古战场”的小月山,从山脚下攀援二上,沿着一直流到山脚下的一条不知名小溪溯流而上。

这么做主要有两个打算,第一个是如果李自成在山脚下的李家铺被杀,紧随而来的大顺军余部在后面有大量清军追杀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在炎炎夏日抬着李自成的遗体走太远。

第二就是由于九宫山地形复杂,就算高兴是地质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在当地山民一招不慎也会迷路的情况下,他是没有这个自信不迷路的,沿着小溪走至少可以原路返回。

想象总是很美好,现实总是很骨感,早晨进山之后沿着小溪走了只有两个小时,小溪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这种小意外哪里拦得住兴致勃勃的高兴,拿出背包里的指北针,毅然决然地埋着头走向更深处。

他也不会把古人想得太傻,大顺皇帝李自成颇受部下的尊敬,若是从遇难地点往山里只走两个时辰就把闯王找个地方埋了,那真正的李自成坟墓之所在也不会至今依然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接着就发生了本章开头的那一幕,高兴离出发的小月山越走越远,接着发现指北针也出现问题,手中的指北针指针先是不停地打转,最后竟然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动也不动。

看见这一幕高兴彻底地懵逼了,附近的山体中或是地底下有强的磁场才能让他手中的指北针出现这种状况,没办法了只能靠着已经失灵的指北针指引方向了,这老林之中就是想寻个空旷的地方看个太阳也难。

然而没有时间给他疑虑,从凌晨出发已经在深山密林之中徒步了超过8个小时的他,沿途苍蝇般大的蚊子和各种说不上名字的毒虫不停地侵扰,运气好走个几里地时不时还能看见几条五彩斑斓的蛇早已让高兴精疲力竭。

山里的日出和日落总是要比平原地区来得更早一些,不过下午三点,山谷里背阴的一面便看不到一丝太阳,金光照耀在山顶上颇有些日落金山的感觉。

然而高兴面对这样的美景心中却无一点欣赏的欲望如果天黑之前找不到出山的路或者找到可以歇脚的人家,这种原始森林里过夜的难度恐怕就连顶尖的特种兵都得打上几分寒战。

指北针已然失灵了,只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山谷的正前方,由于太阳已经落到了刀背般的山体的另一面此时已经无法靠太阳辨别方向。

日落后山谷的气温下降得飞快,高兴心里明白如果再不找到出路,今晚能否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安稳地过上一夜得打个很大的问号。

又往前走了五六公里,天已经完全黑了,有时还可以听到远方的山上传来几声可怖的野兽声音,高兴此时沿着一个半山腰上不知道是山民还是山中野兽踩出来大约一脚宽的小径,就连双脚也无法同时落下,只能一只脚踩在另一只脚的前面然后两只脚不停地交替前进。

突然,高兴感觉前面的路自己的脚踩上去一软,随后自己的身体突然就失重了,不停地往下坠落,好在下面不是很深,只往下坠了大约三米左右,就停了下来。

高兴四处观察,发现自己的冲锋衣挂在一棵从石壁中伸出来的青松之上,这青松有碗口粗,想必承受自己一个成年人的重量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然而还不等他庆幸,却发现这棵小青松与石壁连接的地方十分脆弱似乎随时都有断掉的风险。心里暗道:“不行,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得想办法抓住一个东西。”

为了节省手电筒的电量,随身携带的户外手电筒一直是处于关闭状态的,此时把这个手电筒一打开往石壁上一照赫然看见三个个篆刻的大字----“闯王坟”。

高兴心里思忖道:“难道我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中狂喜,无数专家学者苦寻多年无果的李自成真正的墓穴竟然被自己无意间找到了。一想到史书中所记载的流贼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再加上传说中的李自成在北京城拷饷短短五日便的银数千万两,其它财宝无数。

虽然这种野史不可信,但是高兴认为,一代闯王,大顺天子就算在这荒郊野岭遇难,陪葬品也肯定是要比寻常百姓随手哪个草席一卷要丰厚得多。

一想到这儿,陡然忘记此时的处境的处境,仿佛成堆的金银珠宝就在面前朝自己招手,往山体石壁的方向靠了靠,果然发现在青松与石壁连接的地方有一团野草将一个只容得下一人半蹲着进去的洞穴遮掩起来。

1,2,3!用力往这个小洞穴的地方不停地靠过去,终于在尝试了几次后,成功地进入了“李自成坟。”

这个洞穴很矮也不宽,就算一个人前进也感觉十分压抑难受,只走了四五米便到了洞穴的最深处,没有高兴意淫中的成堆的金银珠宝,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具身披黄袍的遗骨。

高兴把手电筒的灯光照了过去,只见这具遗骸的头骨之上有几道很大的利器砍伤的痕迹,再往旁边看去,头部旁边放着一个漆红的近似正方体的木盒子。木盒旁用着绢帛写着一段话:“葬大顺天子李公自成于此。”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东西。

看到这样的情景,高兴感到一份深深的凄凉,一代枭雄死后竟然沦落至此。此时他的心里还处于十分纠结的阶段,究竟应不应该打开那个唯一看起来像是宝贝的红色盒子。

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好奇心战胜了欲望,把盒子捧了起来,轻轻一抬,盖子就打开了,盒子里竟是一方上好的白玉制作的玉玺,把玉玺倒过来顿时八个阴刻的大字出现在眼前:“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我靠!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秦始皇用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可是为什么会在李自成的墓中,到底是真的还是后来人制作的赝品?小心翼翼地把玉玺重新装入盒子之中然后放入身后的背后中,此地不宜久留。

望了一下眼前盖着黄袍的遗骨,虽然作为一个21世纪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不相信鬼神这些东西,但是真的有一个骷髅在面前的时候这气氛还是说不上来的诡异。他可没有在这里和大名鼎鼎的李闯王共度春宵的打算!

这一天也过得太充实了,要是这就是历史上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的那枚传国玉玺,那自己下大半辈子可就算衣食无忧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了大牢好好改造。

走出洞口把手电筒往山下照了照,还好不是很深而且石壁不是完全平的,选修了一学年的攀岩课程终于有望派上用场,朝两只手上吐了吐口水润滑一下,便朝着自己选择的一个凸出的石头落脚点吊了过去。

咔嚓,没想到这个凸出的石块远不像看上去那么坚硬可靠,第二只手还没抓上去,高兴便向山下直直的坠落了下去。这一刻他感觉时间都变得漫长无比,眼前飞快地闪过这一世的画面,心中只有无限的遗憾和痛苦。

“草,没想到快挂了还是个雏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