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打得热闹,屋外聚了不少人。
大家一开始都是听说钱老大醒来,过来瞧瞧。
后来见钱兰儿从屋内出来,一问才知道老太太要教训儿子,这下,谁都不敢进去了。
钱明珠趴在门上听了一耳朵“通敌卖国”,赶紧把人支得远远的,省的听了不该听的话。
就这么一会儿,钱老三和钱老大就打起来了。老太太反倒功成身退,可两个儿子还在里面打架啊!
钱明珠对钱老大有气,可钱老三是无辜的,这么打下去,别再吃了亏。
“娘,这不会出事吗?”她感到不安,钱老大这些年在金国也不知道学会了什么手段,钱老三万一打不过他怎么办?
老太太一想也对,盯上了钱老四。
“老四,你也进去。”
“啊,我?”钱老四这辈子就没打过架,能动嘴的事他绝不动手。
可以说钱家的孩子差不多都是这样,别看钱老大、钱老二都是一副精明样,就算是他们俩也从未打过架。
老太太想了想,忘记从哪本书上看到说,男孩子打架是好事。
打着打着反而会促进关系。
“小时候你们兄弟便没打过架,现在想想,兄弟打架是好事。进去帮帮你三哥,别把人打死就行。”
别把人打死……就行?
钱老四冷汗涔涔,他们三个加起来都过百岁的男人,居然要像小孩子一样学打架?
拗不过老太太的执着,钱老四只能进屋去了。原本还想着该不该打架的钱老四,一进去就看到钱老三被钱老大压在身下打,顿时什么理智都没了,直接跑过去,照着钱老大的头就是一拳头。
钱老大被打倒,一转头瞧见原来是钱老四下的黑手,顿是更怒。
哥哥不发威,他们当他是泥捏的不成!
今日就让他们好好瞧瞧,他这个大哥不是白当的!
三个人打成一团,有了钱老四的加入,钱老三得了助力,两个人压着钱老大打。
把钱老大打得哭天喊地,又想到求老太太救他。
老太太在哪呢?
老太太正在廊下透过窗户看着他呢。
时不时还点评一二。
“白哥儿,看到了吗?做哥哥的没个正形,会被弟弟压着打。”
老太太以前还真没看出来,钱老三是打架的一把好手。
刚开始,他还招式不熟,被钱老大偷袭了一下。在钱老四的加入下,他越打越熟,现在都不用钱老四压着钱老大,他也照打不误。
钱书白看了眼屋内的情况,钱老大已是进气多出气少,这场兄弟大战,以弟弟的胜利而告终。
钱书白是钱家男孩子中年纪最长者,也算是大哥。不知道知道老太太是不是在关心(提醒)他,钱书白老实讲:
“奶放心,我随六叔学了不少防身之术,等闲人不可近身。”
当初钱书白跟叶里红学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不被弟弟打,也算意外之喜了。
老太太斜睨了他一眼,漫不经心问了句:
“不知道宣哥儿怎么样了?”
书中的钱书白是个毫无武力值的文弱书生,这辈子多了一个六叔,钱书白看起来的确壮硕许多。但比起在军营里混的钱书宣,他能打得过钱书宣?
老太太恶趣味满满,钱书白还不自知。
“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宣哥儿是齐大人的亲卫,只要雍城不失守,他都是安全的。”
钱书宣当兵也有三年了,雍城距离临安路途遥远,想要写封信,传到对方手中都得一年有余。
自钱书宣离开后,家里也只收到了他寄回来的两封信,一封是报平安的,一封则是他升职成为齐大人亲卫。
雍城易守难攻,素来都不曾失守过。钱书宣的安全有所保障。
老太太也知道钱书宣是安全的,她提及这件事,原因还在钱书白身上。
“亲卫啊……武功一定很好吧?”
钱书白自诩等闲之人不可近身,那钱书宣呢?
聪慧如钱书白,他立马反应了过来,颇为无奈向老太太保证:
“奶,我不会像大伯一样的。”
这几日,老太太总是时不时提醒他这,提醒他那。钱书白心里明白,老太太也是为了他好。
钱家有钱老大那么个例子在先,老太太也是怕了。怕他会得意忘形,更怕他会走钱老大的老路。
钱书白觉得自己不会,他有清楚的目标和认知,这辈子……他不必那么急功近利,也不必违背自己的心意。
老太太好歹是个乡君,有老太太支撑,他多了许多选择。
老太太认真看了看钱书白,郑重其事道了句:
“奶信你。”
这三个字,像是什么承诺一般,重重叩在钱书白心上。
直到多年以后,钱书白再回想今日情景,还是觉得责任重大。
不辜负老太太的信任,就是他这辈子坚守的责任。
八月二十七。
众人期待已久的乡试成绩终于放榜。
一大早,钱老三就带着钱家乐和几个小厮去了附近的茶楼。虽说中举后也会有人前来报喜,但他想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钱书白和宋清词在家也待不住,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今日。便是有再好的心态,也抵不住心中的期盼。
两个人原本也想出去凑热闹,老太太让他们安心在家里待着。
报喜的人来了,他们若是不在家,少不了一番折腾。
这样的说辞让二人哭笑不得,明明成绩还没下来,老太太却像是提前知晓了一般。
三年前的成绩不代表三年后的成绩。
但老太太这样说,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却渐渐安定了下来。
“三老爷,放榜了放榜了!”
钱金第一个瞧见了放榜的队伍,提醒完钱老三就蹿到了红榜跟前。
钱老三不过一个反应的时间,四周已经挤满了人,等他再想到红榜跟前,已是挤都挤不进去。
“三叔,您在这等着,我挤进去。”
钱家乐怕挤坏了钱老三,让他在原地待着。
钱老三怎么能待得住?
“带我,带我一个。”
钱老三想亲眼看到儿子榜上有名,之前的每一次他都看到了,这次也不例外。
钱家乐无果,只能带着他往前挤。
挤啊挤,人群纹丝不动,挤了半天,他们也不过是往前挤了几步路。
就在这时,吵杂的人群中忽然爆出一声高喊:
“三老爷,咱家少爷又是第一,是解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