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深处,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气氛却异常凝重。
梁帝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手中紧握着一沓厚厚的资料,那些字迹仿佛带着刺骨的寒意,直透他的心底。
资料上详细记载了庆国公杀人侵地和兰园枯井藏尸两桩案子。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刀刃,刺痛着他的神经。
看完这些资料后,梁帝的脸色愈发阴沉。
他目光如炬,扫向下方站立的萧玉,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意:
“有没有查出幕后黑手是谁?”
萧玉微微低头,恭敬地禀告道:
“陛下,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两个案子都是太子和誉王暗中互相爆出来的。”
梁帝闻言,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我这两个儿子,倒是越来越出息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嘲讽和不满,显然对这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
“这次竟然玩得这么大,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梁帝继续冷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和失望。
整个宫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梁帝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萧玉站在下方,不敢抬头,只能默默地等待着梁帝的下一步指示。
梁帝再度发问,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探寻的意味:
“庆国公一案,牵涉甚广,他还是誉王的人。”
萧玉静静地站在一旁,听得梁帝之言,心中已是明了几分。
她微一沉吟,便接口道:
“陛下所言极是,而兰园枯井藏尸一案,则似乎与太子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梁帝微微颔首,似是在思索着其中的奥妙。
他淡淡地道:“这二人,对于大梁来说,不过是棋子罢了。”
“他们闹得如此之大,终究还是要有人出来收拾局面。”
说着,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萧玉,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探寻:
“你觉得,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的推手?”
萧玉摇了摇头,答道:
“目前看来,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有其他势力介入。”
“应当只是太子与誉王之间的争斗罢了。”
梁帝听了,轻轻地点了点头,仿佛是在心中默默地下了结论。
他挥了挥手,示意萧玉退下。
待萧玉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梁帝身后的贾诩方才缓步走出。
“陛下,您觉得这次的事件真的只是太子和誉王之间的争斗吗?”贾诩低声问道。
梁帝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
“这次的事情,的确有些蹊跷。若说是单纯的争斗,未免太过巧合了些。”
“朕觉得,这背后或许还有其他的势力在暗中操控。”
贾诩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所言极是。此事若非有人暗中推动,只怕难以发展至此。”
“而在这金陵城中,能够有如此手段的,必然是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势力。”
梁帝的脸色微沉,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若真是如此,那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无论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玩弄权术,朕都绝不会放过他!”
贾诩微微颔首,继续道:
“要想查明真相,或许可以从这两件案子的调查入手。”
“陛下不妨将此事交给靖王萧景琰去办,看看他会如何应对。”
梁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靖王……他虽有才能,但朕从未将他视为储君之选。”
“若真是他在背后操控这一切,朕绝不会轻饶。”
贾诩轻轻一笑,道:
“陛下放心,靖王殿下是否牵涉其中,只需看他如何处理这两件案子便可一目了然。”
“若他不秉公执法,念及私情,那便可证明他的清白;反之,则必有蹊跷。”
梁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好,那就依你所言,将这两件案子交给靖王去处理。”
“朕倒要看看,他是否会对自己的兄长下狠手。”
瞬息之间,梁帝的旨意便已下达,责令靖王萧景琰亲自主持审讯两桩大案。
萧辰听闻此消息,眼眸微眯,唇边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一切,都正如他所精心策划的那般发展。
这两桩案子,其实都是他暗中操控,巧妙布局,才使得它们浮出水面。
无论是太子萧景宣得知庆国公一案。
还是誉王萧景桓发现那深井中的秘密。
都不过是萧辰棋盘上的棋子,被他巧妙地操控着。
甚至,连梁帝最终决定让靖王萧景琰来主持审讯,也是萧辰暗中推动的结果。
他的目的,就是要将靖王萧景琰也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让太子与誉王都注意到他的存在。
只有这样,这场戏才能更加精彩,更加扣人心弦。
而萧辰,则在这风起云涌的局势中,悄然壮大着自己的势力,静待时机。
此刻,他最为关心的,便是靖王萧景琰会否向梅长苏求助。
这,既是对梅长苏的一次试探,也是萧辰对这场棋局的一次调整。
他想看看,这位被誉为“麒麟才子”的梅长苏。
是否还会如以往一般,坚定不移地站在靖王萧景琰的身边。
若是如此,那么,或许萧辰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
这位梅长苏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了。
毕竟,在萧辰的眼中,无法为他所用的人,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但是,萧辰心中也清楚,梅长苏的选择,恐怕早已注定。
他与靖王萧景琰,有着共同的敌人,也有着深厚的情谊。
他们的合作,几乎是必然的。
而一旦他们联手。
那么,不好意思,萧辰就要继续放大招了。
就在萧辰心绪纷乱,静待时机之际。
靖王萧景琰那边却传来消息。
他居然找到了梅长苏。
这些日子以来,两人相见恨晚,每每畅谈。
从朝政到兵法,从诗词到风月,无所不包,无所不谈。
因此,当靖王萧景琰接到那道沉甸甸的圣旨。
让他负责庆国公案和兰园枯井藏尸案时。
他几乎未加思索,便匆匆赶往梅长苏的居所。
“靖王,今日怎得空闲,来此寻我?”
梅长苏见到靖王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语气却仍是那般云淡风轻。
靖王萧景琰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深吸了口气,缓缓道:
“梅先生,我刚接到圣旨,陛下命我负责庆国公案与兰园枯井藏尸案。”
他顿了一顿,似乎是在等待梅长苏的反应。
但梅长苏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两个案子,看似寻常,实则牵扯甚广。”
梅长苏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庆国公一案,乃是誉王党羽所为,已是明面上的事情。”
“而兰园枯井藏尸案,若我所料不差,背后定有太子党羽有关。”
靖王萧景琰听得心头一震,他没想到这两个案子竟然牵扯到如此深的政治斗争。
“怎会如此?”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梅长苏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靖王,你且实话告诉我,这两个案子,与你是否有关?”
靖王萧景琰闻言,连忙摇头否认:
“梅先生,此事与我无关,我从未插手过这两个案子。”
梅长苏静静地凝视着靖王萧景琰,眼见对方眼神真诚。
心中暗自琢磨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背后,究竟是谁在暗中操控。
不是靖王萧景琰,那会是谁?
难道大梁的陛下?
梅长苏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念头,却始终无法确定真正的幕后黑手。
靖王萧景琰见梅长苏陷入沉思,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他下意识地开口问道:“梅先生,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梅长苏收回目光,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这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若是你有意成为储君,那么这次事件或许能成为你提升实力的契机。”
“只要能够巧妙地拔除太子和誉王的势力,你的地位自然会水涨船高。”
靖王萧景琰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
成为储君,乃至未来的皇帝,这曾是他内心深处的渴望。
但是,他也清楚自己的劣势,比起太子和誉王,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
梅长苏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淡淡地说道:
“若是你对储君之位并无执念,那么这件事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其自然即可。”
靖王萧景琰愣住了,他没想到梅长苏会如此直接地提出这样的建议。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沉声道:
“梅先生,我确实有野心。那个位置,我自然也是想坐的。”
靖王萧景琰无奈道:“只是……我并无太子和誉王那般雄厚的背景。”
“如果你想坐,我会辅佐你。”梅长苏没有任何隐瞒。
“先生,你……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靖王萧景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是被梅长苏的话震惊到了。
这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让他都有些难以置信。
“我梅长苏从不轻言玩笑。”梅长苏淡淡地道:
“比起太子和誉王,你有你的独特之处。”
“我辅佐人,从不看重权势强弱,只看性格是否相合。”
靖王萧景琰心中的疑虑,被梅长苏这番话稍稍打消了一些。
“还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靖王萧景琰连忙拱手作揖,眼中闪烁着期待。
“靖王,不必多礼。”梅长苏轻轻扶起他,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温暖。
“从今往后,我便会为你出谋划策。”
梅长苏道,“至于这个案子,你只需如实查办便是。待时机成熟。”
“自然能够削弱他们的实力,对靖王你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那我就全听先生的安排。”
靖王萧景琰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