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枪横出。
将杨林震退几步。
至此时。
杨林才有暇细看方才将自己震退的究竟是何等人物。
但见眼前之人——
平顶身高一丈挂零,
面如淡金,头若巴斗,
浓眉大眼,长须飘然,
头戴龙面云纹紫金盔,
身披大叶锁子黄金甲,
腰悬狮蛮玉扣宝带,
外罩七星倒悬锦袍,
足踏冲天靴,座下黄骠马,
掌中一条丈二碗口湛金枪。
“好个贼将,报上名来!”
见此人威风凛凛,容貌不凡。
杨林不由得生出了爱才之心。
他掌中两柄囚龙棒一晃,口中喝问道。
“打便打,说甚废话!”
那大将撇了撇嘴,口中喝道。
说罢。
他掌中大枪一抖,径取杨林面门杀来。
杨林急忙挥动囚龙棒抵挡。
两个就在土坡下一场好杀。
直杀到五六十合,二将兀自分不出胜负来。
见到两人激斗正酣。
窦建德只能爬到土坡之上。
他拉起自己的战马,手持马槊,严阵以待,伺机助战。
不料。
正在此时。
但听得一阵纷乱的马蹄声紧。
从方才杨林追赶窦建德而来的山道上,又有数名大将飞驰而来。
这几人,正是常年跟随在杨林身边的十位太保——罗方、薛亮、李万、李祥、高明、高亮、黄昆、曹林、丁良、马展。
原来。
这杨林本来有十二位太保。
可是,在扫北之际,折损了苏成、苏凤两个,如今只剩下十人。
目下。
杨林与那金甲大将激战正酣。
十位太保见此情形,立刻各持兵刃,把两人团团围住,准备合力捕杀敌人。
土坡上。
窦建德见状,自然不敢下去助战了,只好悄悄后退,观察情况,准备随时逃走。
此时此刻。
见敌人的助手越来越多。
那金甲大将却也不慌。
只见他一手长枪的确是杀法厉害,将枪术使得兴起,竟然隐隐有压制杨林的势头。
这个时候。
一旁的十位太保再也忍耐不住,各持兵刃,一拥而上,来战金甲大将。
“来得好!”
敌人上来的越多,那金甲大将心头战意越发的浓烈。
只见他一条枪如狂风骤雨,又如暴雪梨花,密密层层的劲气爆射之际,竟然将所有敌人都囊括进了自己的攻击范围当中。
又战了二十几个回合。
那金甲大将猛然一声爆喝,突地起手一枪,登时刺李万于马下,紧接着枪锋倒转,格开李祥挥来兵器,再一枪,那李祥也翻身落马,死于非命。
见自家折了两个太保。
敌人却还是精神抖擞。
杨林不由得心中叹气,无可奈何之下,挥了挥手,率领剩下众人,转身离去。
看到杨林退走。
那金甲大将也不追赶。
他转过身,望向了土坡上的窦建德。
这时,窦建德急忙策马走下坡来,拱手问道:“不知将军高姓大名?今日为何来此,就在下性命!”
那大将微微一笑,伸手入怀,摸出了一块巴掌大的令牌。
“铁手令?阁下是铁手团的帮中弟兄么?”
一见这个令牌。
窦建德心里大喜,紧接着问道。
“在下铁手团玄龟堂堂主刘天孝,见过獬豸堂窦兄。”
这位金甲大将微微点头,双手抱拳,对窦建德说道。
“哎呀!原来是玄龟堂的堂主,失敬失敬!”
窦建德拱了拱手,行礼道。
“窦兄弟久在河北经略,在下常驻江南,自然是见面的少了……如今,宗主已经在山阳县落脚,特地让我率领堂中精锐,前来助你脱困!”
刘天孝笑着对窦建德道。
“当真如此?哈哈哈哈!兄长前来,实在是雪中送炭啊!”
窦建德听到这话,不由得喜上眉梢。
他一把拉住刘天孝,两个人各骑战马,向自家的大营缓缓行去。
再说两军阵前。
这一次的大战尤其激烈。
那纪皓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正逢着自家的好对手来护儿,两个一场好杀,斗到一百回合往上,依旧是不分胜负。
那虬髯客兜马回来,率领大队兵马和曹延寿的官军恶战。
各自杀到午后。
双方的大将见自家麾下的士卒皆是疲惫不堪,于是纷纷收兵,回营休整,来日再战。
诸多兵马回到营中。
那窦建德与刘天孝联袂而来。
此时此刻。
两人十分默契地未曾提及铁手团的存在,只说刘天孝是窦建德的江湖好友。
听闻刘天孝武艺高强,几乎可以与杨林斗个平手。
那刘黑闼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
“刘兄弟可有良策?”
见到刘黑闼这般反应。
纪皓突然开口问道。
“之前末将一直在思虑一件事,如今有了刘天孝将军相助,此计可以成功也!”
刘黑闼摸了摸颔下短须,略作思索之后,回答道。
“哦?计将安出?”
纪皓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喜色,立刻口中问道。
“只需如此如此……”
刘黑闼缓缓起身,行到中军帐中央,口中朗声说道。
……
话分两头。
再说那隋军营寨之中。
杨林心情郁闷,坐在主帐之内,脸色有些愁苦。
来护儿、曹延寿,以及剩下的八位太保鱼贯而入,站在杨林身侧,半点不敢作声。
“今日兵马战损几何?”
半晌之后。
杨林突然抬起头来,看着众人,口中问道。
“这是今日的军报,请王爷查看!”
听到杨林这般问。
来护儿当即取过一份公文,双手呈到了杨林的面前。
“唉!”
看罢今日战损。
杨林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环顾众人,口中道:“本以为今日一战,可以摧垮贼军士气,不料我军也损失惨重,孤家麾下的十位太保,则折损了两人……此事,实在是所料未及。”
“王爷勿忧……如今我军虽然暂时受挫,但敌军兵马较少,若是我们休整完毕,再度攻打,想来敌人必然抵挡不住。”
来护儿微微皱眉,旋即对杨林说道。
“之前还好,目下敌军之中添了一位猛将,我等如果贸然攻打,也许还要折损大将。”
杨林手抚长须,摇头说道。
今日,经历了两位太保被敌将阵斩之事后,杨林不愿再贸然出击……
此时,他的心头已经定计,准备修书调北平王罗艺与寿东王李子通两路兵马前来,一南一北,击破贼军。
“报……”
正在这时。
一名亲兵快步走了进来。
“何事?”
杨林抬起头,问道。
“启禀王爷,营外有两支兵马前来投奔!”
亲兵跪倒在地,对杨林说道。
“是何处的人马来投?”
杨林闻言,心下有些奇怪,于是开口询问道。
“看模样,衣甲鲜明,像是训练有素的精兵。”
那亲兵摇了摇头,回答道。
“嗯?也罢,罗方,你且出去看看吧!”
闻得此言。
杨林微微一愣。
他摆了摆手,对侍奉在一旁的罗方说道。
“是!”
罗方躬身行礼,旋即走了出去。
不多时。
只见得帐帘轻挑。
罗方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拱手对杨林说:“父王!大喜事啊!外面来的乃是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的两支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