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

仰高

“当初,你到底去了哪?你可知,我到处寻你…………”

放勋泪眼朦胧地说。

“自你消失后,我以为这是天意,从未奢望能再见到你,却不想,上天如此眷顾我,让我有幸在余生与你再见一面。”

我听着放勋颤抖的嗓音,自己的喉咙却被气堵住难以发声,双眼也被泪糊得花了,看不清他的模样,但能真切的感受他内心如波涛般热烈地翻涌着。

激动,难过,思念,后悔…………好笑的是,这极乐与极悲,最后都仅以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我———伊祁氏姬放勋,夏族后裔,唐国国主,联盟首领,感谢上天宽宥,予我在人生最后阶段圆满心愿,今日之后,我再无遗憾!”

放勋双臂朝天,激动的赞颂道。

那一刻,我望见、听见,高坡之上,天清云卷,风静叶宁,生息无穷,这一方世界,好似都在庄重的聆听他的话语。

是啊,在来的路上,从悠悠众口的歌颂赞美中,从人人脸上洋溢的感恩之情中,我便知晓,他有多么伟大!

他的名号,正如巍巍高山一样矗立挺拔,让人不自觉地抬起头仰望,感叹着山顶圣洁的光辉,庆幸着世上能有这样一个牢固的依靠,抵御纷争与混乱,连结远族与近邻。

他不仅是一位仁德宽厚的领袖,还是一位通达世事的智者。更是,我心中占有一半位置的那个人。

久别多年,一朝相见,心底的话不是几句能道尽的。当年是他在山上追逐我,所以这一次,是我主动握住了他的手。

那一天,我们相互倾诉了极多的话,因为我们都清楚,人生有限,这一次之后,就真的不会有下次了。

“…………一直找不到你,而我也到了婚娶的年纪,在四岳和族人的介绍下,我与散宜氏成了婚。之后我们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丹朱’,陆续又有了其他子女。在我的这些孩子中,最喜爱的大女儿娥皇和二女儿女英一同嫁给了我心中期许,以及众望所归的那个继位人,其他的孩子也都发展很好,唯独,除了丹朱……”

放勋讲到这个儿子时,连连叹气,目光中尽是不舍与无奈。

他如此说来,我方知原来刚才所见,便是他在平阳执政时,妻子散宜氏在家中教育儿子丹朱时的场景,那么后来的两个女子,定然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娥皇和女英了。

“丹朱这孩子,不知像了谁,天生心性顽劣,不服管教,常与人不善,出言挑衅,闹出各种事端,而使他母亲忧心伤神。散宜氏原本性格温柔,硬是被他闹得频频焦虑,我看到这种情况同样非常苦恼,便一边哄着散宜氏,一边琢磨怎样才能让丹朱听话。有一天,我与人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传说是黄帝乘龙飞升的地方,那附近有一石盘,盘上横竖刻有许多直线,线上摆放了一些石子。旁人对我说那石子乃是当年黄帝所遗,其下法十分玄妙,叫作‘弈’。两人以直线交汇处为放石点,各执一石先后落子,可分输赢,因为其中蕴含许多道理,至那时仍无人参透。”

“那后来是不是被你参透了?”我歪着头,含笑问他。

“其实我也不知那会是怎样看懂的,大概是对先人的思想有所觉悟吧~”放勋依旧谦逊地说。

“我将下法告诉丹朱,没想他竟对那有些兴趣,开始主动思考,看到他那样肯学,散宜氏和我也终于有了段时间能放心。可惜啊,没过多久,他又不再专注了,唉……尤其是当我确立了继位人后,他的表现———不说我也知道,身为长子,他心里肯定不乐意。”

放勋说完连连摇头,神情分外憔悴。我理解当一个人类成为一位父亲或母亲时,必然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们生活无忧,而对于有特殊问题的孩子自然会倾注更多关注,但我又不忍看到他难过的样子,何况他此时已如此高龄,过多的暗情绪势必会压垮他的精神力,想到此,我只好尽力安慰他。

然而他却摆摆手,反叫我不要担心,因为……

“联盟部落的稳定才是最大的事,在继位人顺利接替我之前,我必须先为他去除任何潜在的威胁,所以,我已将丹朱放到南方去了。希望他在那边,能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吧,这是我能给他的最大宽恕,也是我最后能帮那个继位人所做的事了。”

我略微吃惊的看着放勋,但转念明白这确实是他会做的事。

“直到最后,你心里想的都是部族之事。放勋,当年你年轻有志,我便劝你多为民生考虑,那么现在我只想知道,你操劳一生为他人,自己过得可好?”

“我?那自是———非常好。”

放勋看着我,温暖地笑了。我知道他的笑是源自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是因帮助他人而获得的喜悦,也是因看到他人幸福而感到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身的幸福,更是因圆满完成使命而感到的自豪。

那一刻,我明白,他这一生,过得要比我想得更加富足美好。

看到他的安生,我也安生了。

……………………

几年之后,在我与室盈共历磨难,并相携故友,与明望曦分别踏上各自无尽的探索征程中,听到了关于他最后的消息。

尽管身在远方,那明朗有力的宣声,仿佛就在我身旁响起。我甚至能想象到,那个继位的年轻人整肃脸上悲伤的表情,向身后的诸位酋长及重要人士发布讣告的情景:

“先帝在位七十余载,居素室,食糙米,敬天地,安人和,德才兼备,恩惠四方,泽披日月,众所拱之。吾等能有今时之安稳,皆仰仗先帝日日劳心费力,选拔良将消灭凶害,救万民于水火之灾,济苍生于贫苦之时。是以,先帝之恩情有如父母之心,今闻先帝逝世,如丧吾等父母,普天同悲。吾之于此,念先帝功德,请诸位日后提及先帝,务必以‘尧’为帝称,家户通晓之。尧,乃‘高’之意,先帝其人便如高山之势,上承日月,下接万民,吾等有此首领,幸运之至,故‘帝尧’之名,当传于万世!”

注:

帝尧:中国上古联盟部落首领,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父为帝喾,母为庆都。尧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十五岁被封于唐(今山西省翼城县、襄汾县一带),史称“唐尧”。二十岁时,疑因帝挚执政效果不好,于是代其成为首领,建都于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在位期间,尧制定历法、广纳谏言、体贴民意(例如设诽谤之木以鼓励人们提出意见,是华表的前身)、团结亲族、征讨四夷(北狄南蛮西戎东夷,华夏为中央)、仁德如天,是后代儒家学派及诸多名人极为推崇的圣君。

尧在教育其子丹朱的过程中,发明了围棋,于是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

尧在位七十载而得舜,禅让后隐居成阳(今山东省菏泽市),葬于谷林。他过世时,百姓都像丧失了自己的父母一样,深痛的缅怀他。

尧,从垚(音同“遥”),从兀。“垚”表示土高,“兀”表示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

“散宜”是中国罕见的古老复姓,现有此姓者不足千人,“散”做复姓“散宜”时发音为四声,单作“散”姓时发音为三声。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