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寂静了,只有雨点落在蕉叶上,淅淅沥沥令人听着心碎。
这大概是宇宙的心音吧,它在这人静夜深时候哀哀地泣诉!
窗外缓一阵紧一阵的雨声,听着像战场上金鼓般雄壮,
错错落落似鼓桴敲着的迅速,又如风儿吹乱了柳丝般的细雨,只洒湿了几朵含苞未放的黄菊。
这时我握着破笔,对着灯光默想,往事的影儿轻轻在我心幕上颤动,我忽然放下破笔,
开开抽屉拿出一本红色书皮的日记来,一页一页翻出一片红叶。
这是一片鲜艳如玫瑰的红叶,它挟在我这日记本里已经两个月了。
往日我为了一种躲避从来不敢看它,因为它是一个灵魂孕育的产儿,同时它又是悲惨命运的纽结。
谁能想到薄薄的一片红叶,里面纤织着不可解决的生谜和死谜呢!
我已经是泣伏在红叶下的俘虏,但我绝不怨及它,可怜在万千飘落的枫叶里,
它衔带了这样不幸的命运。我告诉你们它是怎样来的
有些倦意,遂躺在沙发上假睡;这时白菊正在案头开着,窗纱透进的清风把花香一阵阵吹在我脸上,
我微嗅着这花香不知是沉睡,还是微醉!懒松松的似乎有许多回忆的燕儿,
飞掠过心海激动着神思的颤动。我正沉恋着逝去的童年之梦,这梦曾产生了金坚玉洁的友情、
不可掠夺的铁志,我想到那轻渺渺像云天飞鸿般的前
静的心湖,悄悄被夜风吹皱了,一波一浪汹涌着像狂风统治了的大海。我伏在案上静
静地想,马上许多的忧愁集在我的眉峰。我真未料到一个平常的相识,竟对我有这
样一番不能抑制的热情。只是我对不住,我不能受他的红叶。为了我的素志我不能承受它,承受了我怎样安慰他;为了我
没有一颗心给他,承受了如何忍心欺骗他。我即使不为自己设想,但是我怎能不为他设想。因之我陷入如焚的烦闷里。
在这黑暗阴森的夜幕下,窗下蝙蝠飞掠过的
声音,更令我觉着战栗!我揭起窗纱见月华满地,斑驳的树影死卧在地下不动,特别
现出宇宙的清冷和幽静。我遂添了一件夹衣,推开门走到院里,迎面一股清风已将
我心胸中一切的烦念吹净。无目的走了几圈后,遂坐在茅亭里看月亮,那凄清皎洁的银辉,令我对世界感到了空寂。坐了一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仍用原来包着的那张白纸包好,写了个信封寄还他。这一朵初开的花蕾,马上让我用
手给揉碎了。为了这事他曾感到极度的伤心,但是他并未因我的拒绝而中止。他死之后,我去兰辛那里整理他箱子内的信件
那封信忽然又发现在我眼前!拆开红叶依然,他和我的墨泽都依然在上边,只是中间裂了一道缝,红叶已枯干了。我看见它
心中如刀割,虽然我在他生前拒绝了不承受的,在他死后我觉着这一片红叶,就是他
生命的象征。上帝允许我的祈求罢!我生前拒绝了他的我在他死后依然承受他,红
叶纵然能去了又来,但是他呢!是永远不能回来了,只剩了这一片志恨千古的红叶,
依然无恙地伴着我,当我抖颤地用手捡起它寄给我时的心情,愿永远留在这鲜红的叶里。
生命是最值得怀恋和珍惜。当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温
暖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更应该珍爱自己,享受生命的过程。
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
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经验;
到中年的时候,紧张才稍微减轻,性格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样地圆熟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
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慈和的态度;以后便到了衰老的时候,内分泌腺减
少它们的活动,如果我们对老年有着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而照这种观念去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个时期在
我们心目中便是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光闪灭了,一个人永远长眠不再醒了。我们应该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应该能够像
欣赏大交响曲那样,欣赏人生的主要题旨,欣赏它的冲突的旋律,以及最后的决定。
这些循环的动作,在正常的人生上是大概相同的,不过那音乐必须由个人自己去演奏。在某些人的灵魂中,那个不调和的音
键变得日益宏大,结果竟把正式的曲调淹没了,如果那不调和的音键声音太响,使音乐不能继续演奏下去,于是那个
人便开枪自戕,或跳河自尽了。这是因为他缺乏良好的自我教育,弄得原来的主旋律遭了掩蔽。反之,正常的人生
是会保持着一种严肃的动作和行列,朝着正常的目标前进。在我们许多人之中,有时震音或激越之音太多,因此听来甚
觉刺耳;我们也许应该有一些以恒河般伟大的音律和雄壮的音波,慢慢地永远地向着大海流去。
一个人有童年、壮年和老年,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是不美满的。一天有上午、中
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办法再好没有。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只
有“在那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的问题。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
观念,循着季节去生活,那么除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之外,没有人会否认人生确是像一首诗那样地生活
过去的。莎士比亚曾在他的人生七阶段的那节文章里,把这个观念极明显地表达出来,许多中国作家也曾说过与此
相似的话。莎士比亚没有变成富于宗教观念的人,也不曾对宗教表示很大的关怀,这是很可怪的。我想这便是他所以伟
大的地方;他把人生当做人生看,他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和组织,正如他不打扰他的戏剧中的人物一样。莎
士比亚和大自然本身相似,这是我们对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赞颂。他只是活在世界上,观察人生而终于离开了。
人生是千姿百态的,有人曾说它像一江春水,也有人说它像一棵大树,然而在林语堂的笔下,人生却像一首诗。每个人的
一生都是一个故事,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在同一件事上,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与做法,自
然也就是林语堂所说的“自己的韵律和拍子”。谁不愿意花时间去谱写一首长诗?谁不愿意花时间去读一首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