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后。
大明天子朱棣端坐在北京潜邸的大殿上听政。潜邸是朱棣称帝前的燕王府,位于太液池西岸,与正在兴建的新皇宫隔湖相望。它本是元代皇宫的一部分,称隆福宫,最早为元太子居住的东宫。
朱棣此次北巡带来了他的工作班底。他每日都在潜邸的大殿中召集北京行在的官员问事,有时甚至一日两次,早一次,午一次。他是一位勤政的君主。此刻他身边站着近侍太监李童与黄俨,文武官员列于阶下。
朱棣宣布:“诸位爱卿,朕此次北巡,打算多住些日子。朕已让太子回南京监国,北京皇宫工程这段时日就由朕亲自主持了。宋礼!”
工部尚书宋礼出列:“臣在!”
朱棣道:“经过这两年的施工,角楼盖起来了,三大殿也拔地而起。朕乍一见差点儿认不出来。变化真大啊!你们工部功不可没!”
宋礼奏答:“全仗陛下圣明,太子指挥有方,内廷的黄督董也殚精竭虑,出了不少力。”
黄俨向朱棣屈身:“这是奴婢的职责,不敢懈怠须臾。”
朱棣点点头:“嗯,群策群力,你们都有功。可是朕要告诉你们,后面的工作更为艰巨。朕已决定,明年年底前要把整个朝廷从南京搬到北京城来,永乐十九年的大年初一,朕要在这个新皇宫里举行迁都庆典!”
群臣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以嘛,”朱棣继续说。“从此刻算,还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三大殿,五大门,都要在此期间造好。时间紧任务重啊!”
宋礼奏道:“陛下放心,三大殿已经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成,开始内装。五大门的烫样也在加紧做。臣等一定携手同仁,在陛下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交工。”
朱棣道:“说到三大殿,奉天殿是举行重大典礼之处,至关重要,施工务必精益求精。黄俨告诉朕,大古剌君主罗娑陀利进贡来一根花梨木,是根千年老料,阿奴律陀王时代的旧东西,还经高僧开过光。”
宋礼奏答:“是有这么根木料。臣正寻思着把它用在何处呢。”
“既然是高僧开过光,就把它做成奉天殿的门槛吧。借着高僧的法力,避避魑魅魍魉。”
“臣遵旨!”
朱棣环顾群臣:“诸位爱卿有本可奏吗?没有的话今日就到此吧。”
无人出列。
李童高呼:退-朝!
静鞭三鸣。
群臣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起身。
群臣齐声:“臣等恭送陛下!”
朱棣在李童与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大殿。
几位骨干工匠手拿工具,站在北京皇宫工地上,听蔡信布置任务。
“圣上亲临北京督工,定下了死期限,整个皇宫工程要在明年年底前交工。目下三大殿的结构都出来了,开始内装。这些天大家都很辛苦,不过,你们还得给我再加把劲!”
工匠徐果拍拍胸脯:“放心吧,蔡大人,只要您让伙房跟上趟,天天猪肉炖粉条,用不着明年年底,开春就能完工!”香山帮工匠徐果专爱说俏皮话,是工地上的开心果。
蔡信道:“抱怨伙食不好啊?行,我跟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房说说,今晚炖肉,不光今晚炖,以后天天杀猪炖肉。可我有话在先,明年开春交不了工,那就把你拉出来当猪宰,大伙吃你的肉!”
众人哄笑。
徐果一缩脖:“还是算了吧,我徐果皮糙肉厚,再硌了谁的牙。”
蔡信收敛起笑容:“说正经的。我今日来呢,是告诉大家,既然三大殿差不多了,我便让蒯工首去做承天门的烫样了。烫样是个细致活,需要些时间。他不在的这几日,就由石工首周文铭暂时代替他,负责三大殿的收尾。周师傅,你来说两句吧。”
周文铭转向大家:“诸位师傅,诸位工友。文铭本来在忙寝宫那边的活,既然蒯工首接下了承天门的烫样,蔡大人高看文铭,文铭就暂时过来替我师弟盯几日。我老周是个粗人,对这边的工程不算熟悉,大家原来干啥,就继续干啥吧。我和杨师傅,还有奉天殿做内装的师傅们,今天得把门槛安上。我师叔说了,大古剌君主进贡来一根神木,万岁爷点着名要把它做成奉天殿门槛。”
蔡信道:“对,这根木料十分特别,你们一定要把它安稳妥,务必严丝合缝。”
“师叔,您就把心踏踏实实地搁肚子里吧,”周文铭胸有成竹,他转向杨青。“杨师傅,门框的尺寸量好了吗?”
“量好了,”杨青递给他一张纸。“这是尺寸,长度、高度和厚度都标注在上。”
周文铭接过纸条,揣进怀里。“我这就去文明门外的料场,把料下出来。后晌回来,就把它安上。”
“我看还是把木头拉过来,现场比划着下料吧。”蔡信建议。
“别价,”周文铭道。“木头忒长,不好装车。我在料场先把料大致下好,回来刨刨就能使。”
“也好,活是你干,你说了算。”蔡信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