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雅奇笑道:“这些年他们各有各的事,陪臣妾的时间少了,有他们多来看看臣妾,比什么都好。”
康熙拍了拍她的手背,“胤祄刚走了,老大又不在,还好有胤禝,朕也该多陪陪其他孩子,多些天伦之乐。胤禝近来读书可有进益?朕平时多来指点他功课。”
“还好,虽然淘气些,读书却认真,没怎么敷衍。”
正好到了胤禝下了课过来请安的时辰,胤禝一见了康熙就高兴,向康熙背诵今日的功课,康熙揉揉他的脑袋,很是欣慰。
康熙走后,高氏过来请安,借机看了眼十九阿哥胤禝,只是神色有些怏怏不乐。
茉雅奇问她怎么了。
高氏勉强笑道:“许久未见胤祎了,不知他如何了。”
茉雅奇拍拍胤禝的胳膊,让他去里面吃点东西再回阿哥所,然后看向高氏,“知你惦记孩子,但和嫔没有孩子,会照顾好二十阿哥。”
高氏又生了个阿哥,因和嫔没有孩子,之前有个公主夭折了,这些年一直得宠却再也没动静,不知是否被动了手脚。
康熙就让和嫔抚养二十阿哥,好歹有些安慰。
这就戳了高氏的心了,高氏一向忌惮和嫔比她得宠,自己辛苦生的儿子却由和嫔抚养,很是郁闷了一阵子,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心里惦念些。
高氏叹气,“婢妾何尝不知?只是……这些年和嫔得宠,倘若和嫔有了孩子,还会好好疼爱二十阿哥吗?婢妾怕二十阿哥将来受了委屈,自个不能照看些。”
茉雅奇听得出来,高氏想快些晋位好抚养二十阿哥,虽然十九阿哥在茉雅奇身边,好歹常能见到,不至于牵肠挂肚。
每次这样偷偷摸摸去见孩子,高氏心里不会好受。
茉雅奇道:“本宫向皇上提过,你好歹有一儿一女,总该得个嫔位。只是王氏陈氏也有皇子,尚且还是庶妃,皇上并未应下,你且耐心等等,等孩子大些了总会有机会的。”
对于自己宫里的人,对方又有几个孩子,茉雅奇不会吝啬替高氏要个恩典。
只是康熙明显没这个意思,她也不会为了这个屡次去求康熙。
高氏终究比不得和嫔的出身,所以和嫔早早封了嫔,高氏就算生了几个孩子,仍是个庶妃。
听了她的话,高氏咽下苦涩,道:“多谢娘娘替婢妾说话,您为婢妾母子做的很多了,婢妾会记得您的恩典,婢妾会等。”
茉雅奇安慰道:“你放心,只要你安心教养公主,皇上念旧会记着你的,你的心愿也会实现。”
高氏能够生下两子一女,可见康熙对高氏有着足够的宠爱,封嫔不过是早晚的事。
只要高氏以后不犯糊涂,她还是能够保证的。
翌日和嫔带着二十阿哥在附近的宫道上玩,然后和嫔顺便来请了个安。
茉雅奇很怀疑这个“顺便”究竟是不是有心。
高氏终于见到了二十阿哥,只能忍着亲近的冲动,眼巴巴看着和嫔搂着的小小的二十阿哥。
茉雅奇问了和嫔的来意,知她是带着二十阿哥过来这边玩儿,顺便进来请安的,并未再多追问,管她为什么来的?反正没多余的话和举止,就是坐了会儿就走了。
倒是满足了高氏的心思。
茉雅奇若有所思了会儿,对高氏道:“和嫔是个有心的,你该感激她。”
带着二十阿哥玩儿怎会偏偏转悠到了她这儿?还特意进来请安,和嫔要是在意高氏的存在不必进来请安,偏偏带着二十阿哥来了,那就是好心。
至于是对高氏的好心,还是另有他意,都不是坏事。
她猜出和嫔的示好。
高氏怔然,“娘娘的意思是……”
茉雅奇端起茶盏,道:“和嫔年轻,骤然抚养别的皇子心里也有担心,倘若出了差错,她担不起,自然不好得罪承乾宫。”
最重要的是高氏对和嫔有怨,和嫔才特意过来安抚高氏的。
茉雅奇道:“你几次在外头瞧见二十阿哥,并非巧合。”
高氏经常去御花园,路过钟粹宫逗留片刻,有几次看到了二十阿哥,每次高氏都能安心好几日。
听了她的话,高氏想起了什么,若有所悟,“原是如此。”
神情却有一丝复杂。
茉雅奇道:“你不必心里含怨,她能照顾好二十阿哥,就没有对不住你。若你以后路过钟粹宫时还能见到二十阿哥,便该明了。不过宫里人多眼杂,为二十阿哥的安全考虑,你还是少去的好。”
万一有人借此做手脚,伤的是二十阿哥的命。
高氏听到前面有些怔然,后面忽然一个激灵,想到了什么,重重点了点头,“婢妾知道了。”
宫里永远不缺别有用心的人,高氏是茉雅奇宫里的人,和嫔抚养了二十阿哥,又比高氏得宠,与高氏之间有隙,倘若二十阿哥出了事,不仅加重了和嫔与高氏的矛盾,还会扯上承乾宫。
只要高氏表现出对二十阿哥的百般不舍,经常路过去见二十阿哥,就会被有心人利用,即便不敢害了二十阿哥,也会从高氏或和嫔那儿下手。
还不如平时关系疏远些,让别人看不到机会,彼此安安生生的。
近来康熙让胤佑和胤禟少办差事,略有疏远,胤禟对此有些疑问,茉雅奇没瞒着儿子,向他们解释清楚了。
“你们皇阿玛总是为你们考虑的,这时候远着些事,没什么坏处。额娘也希望你们近来别管太多事,安安心心顾好府里,府里不出事,一切都好。”
胤禛先明白,胤佑也悟了。
胤禟却有些不甘愿,“这与我们什么相干,皇阿玛为何……”
茉雅奇斥责,“胤禟!”
胤禟瞬间噤声,茉雅奇缓了语气,“不要有怨言,这是为你们好,也是为你们四哥好,现在谁都不宜再惹事。还有胤禛,你皇阿玛放心你,你更应该一心做事,别让你皇阿玛为难。”
一心做事,现在别有其他想头,她也知道胤禛做得到,因为他已经在做了。
胤禛看了眼两个弟弟,点了点头,“儿子知道了。”
胤禟没了抱怨,只是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