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就从这个甲字号考场离开了。
只剩下身为主考官的那名礼部郎中,满脸懵逼,心头满是疑惑的站在原地。
过了片刻之后,这家伙学着刚刚李世民的模样,把脑袋伸了进去,然后按照记忆中李二陛下的方向看过去。
“这个长相不行,肯定不是这个。”
“那个看着题目就抓耳挠腮,陛下肯定也不是在看他。”
“肯定是这个了,长相清秀俊朗,答题书写行云流水,陛下肯定是对此人颇为满意。”
这名主考官也是个聪明人,围绕着王辰左右两边观摩了一阵子之后,就确定了刚刚李世民看的人是王辰。
眼眸闪动了一阵,这名官员捻了捻自己的胡须,立马把侧门关上,回到了正门的位置。
然后对着一名负责后勤的官员说道。
“待会儿发放食物和夜里过冬用的用具之时,给那位考生多准备些,陛下对他颇为看好。”
有着最后一句杀伤力极大的话,负责后勤的官员当然是浑身一震,然后目光中透着敬畏的看向王辰。
好家伙,原来这个考场还有个陛下都十分看重的人,那必须得关照一波。
不说什么在考试上维护,最起码衣食住行方面都可以给予一些关照,这也不违反考场条例。
反倒还可以让这名考生记住一下他们的人情,日后有什么难处,好歹混个眼熟,说不定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条人脉。
因此在当天中午发放食物的时候,王辰出乎意料的,多分了两大块羊肉,让他还有些懵逼,以为考场伙食待遇这么好。
然而等到晚上,有士兵专门给他多抱来了两床厚厚的被褥之后,王辰就明白了,这是有人在给自己开小灶啊?
问题他在长安人生地不熟的,也不认识几个权贵,哪有这么大的脸面?
想了半天之后,王辰只能归结为考场的主考官,对自己奋笔疾书的态势很欣赏,所以才给自己走了个小后门。
……
在这种环境和气氛当中,三天的考试时间,说长其实也不长。
从第一天开始,就一直有考生因为答不出题目,而中途退出考场。
等到第三天上午左右,王辰所在的这个甲字号考场,人数比之最开始已经锐减到了一半。
王辰此刻已经把除了最后一道作文题之外的,其他所有题目都答完了,就等着把作文题搞定,那就可以直接收工。
望着这道以抒发自己志向为立意的作文题,王辰脑海中翻腾了几下,随即抬起笔来,在砚台中沾了沾。
然后郑重其事的在白纸上落笔成势,刷刷的一番挥毫,一行端正有力的正楷字就跃然纸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二十二个字,便是王辰此次作文的题目,也是他整篇文章的核心立意。
如此恢宏浩大,气势无双的一句话,落在纸上仿佛重若千钧,犹如春日生雷一般浩浩作响。
科举考卷作文题要求立志向,王辰以此为志向,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罕有之大志。
在这么一行气势恢宏的标题写下之后,王辰没有丝毫停顿,挥洒自如地开始了正文。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赶在中午饭之前,王辰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长篇大论出来。
身为新时代的高学历学子,议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技能,王辰对于这种文体的掌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论证环环相扣,论点清晰明了,论述强而有力。
整篇文章,在标题异常惊人眼球之外,在书写功底上也是无懈可击,光凭这份写作能力,也足以秒杀大唐九成九以上的学子。
停笔落架之后,王辰长舒了一口气,摆动了一下四肢,然后细致地检查了一番,没什么错漏之处之后,这才把考卷压在了桌上,整个的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王辰甚至还专门留下来吃了个考场特供的中午饭,才悠哉悠哉地表示提前交卷,然后潇洒地离开了考场。
当天下午,整个长安城中统一的响起了一道钟声,这是表明科举考试到此结束。
进士科是花费时间最长的科目,其他一些门类早就已经考试完毕。
大量的参考学子从考场涌了出来,原本因为考试而有些安静的长安城,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大街小巷之中都是人流。
这些学子三五成群地凑了个堆。
要么就在酒楼中讨论自己考的咋样,什么时候题目答了什么样的答案,毕竟对答案乃是优良传统美德。
除此之外就是那种彻底放松型的,考完之后啥也不管,叫上三五个朋友,各种游玩一波。
反倒是王辰,在考完之后哪也不去,直接窝在家中,舒舒服服的悠哉了起来。
他只要静静的等待皇榜张贴出来,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名次和荣耀就可以了,现在保持平常心态即可。
……
而在这些学子结束考试的同时,大量考生的考卷也被源源不断的送到礼部吏部和翰林院,诸多事先已经安排好的审考官,也都纷纷就位。
对于这些考生的试卷,这些考官实行的是联合重复审查制,两个人共同打分。
如果分数相近,就直接确定为最终得分,如果相差太大,就交给打分现场的最高级别官员来裁定。
有点类似于批改高考卷的流程,也是几个老师配一个组长,从这一点上来说,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还有点完善和先进。
在科举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礼部这边就已经开始了考卷批改,负责礼部考场的,正是礼部左侍郎虞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