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辰这么说,李世民暂且放下了心里的感慨,然后盯着王辰,想要听听这最重要的第三点,究竟是指什么东西。
在李世民的注视之下,王辰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接着背负双手,一边在原地转悠几圈,一边对李二解释道。
“粮食作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关心粮食的人,不仅仅只有一国之君,还有万千农户。”
“其实相比于当朝天子之外,平日里田间地头耕种的人,才是真正关心亩产收成和粮食价格的人。”
“对于寻常农户来说,一旦一年的收成不好,那基本就宣告一年白干,这是损失惨重的事情。”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的点了点头。
这个道理他懂,他不是那种沉浸在深宫中的皇帝,反倒很愿意了解百姓的生态,否则也不会有当初微服出宫和王辰结缘的事情了。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关注天时和亩产,因为损失不起。
现在是初唐,还没有出现中唐和晚唐那样的大规模地主垄断土地,因为百姓手里都是有自己地头的,都是在为自己耕种。
一旦耕种失败,收成惨淡,那减产还是好的,严重的入不敷出。
在观察到李世民理解的神色之后,王辰这才满意地继续往下说。
“正是因为农户们损失不起,所以他们对一切有关庄稼耕种的事情都敏感不已。”
“对于已经习惯了种植粟米的百姓们来说,即便一年一成,总产量不是特别多。”
“但最起码可以确保一点,那就是他们熟悉粟米的生长等情况,除非气候真的恶劣到极点,否则基本不会出现严重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人告诉他们换上另一种陌生的粮种,可以极大地提升粮食产量,你说他们会随意答应吗?”
面对王辰的发问,李世民在脑海里模拟了一下,随后无奈地点了点头。
“恐怕不会答应,本来安安稳稳的,一旦答应了,就等于是在背上风险换取粮食增长的可能,而这个风险是一年彻底白干,任谁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都不会答应的。”
王辰立马打了个响指,然后用赞许的眼神看着李世民。
“可以啊老李,还有点聪明劲。”
“事实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对于陌生的粮种,他们不懂,根本就没有任何经验。”
“这样做的风险极大,一年白干就意味着一家人要忍饥挨饿,这是寻常农户打死都不会做的事情。”
“即便这是朝廷的法令,即便给他们画一张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大饼。”
“一旦广大南方地区的农户不愿意,同时也不懂怎么去种植,即便各地官府强行推广,效果也会极差。”
说到这里,李世民已经差不多明白王兄弟所说最后一个原因的核心意义了。
在想了想之后,李世民试探性地问道:“所以王兄弟你在这里种植占城稻,是在为将来大规模推行做准备?”
王辰笑着微微颔首,这回他没表示诧异了。
自己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老李能够联想到,这也是应有之意。
随后提起一旁的小铲子,在土里翻动了两下。
王辰这才接着说道:“的确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对于陌生的粮食作物,百姓们不懂也不愿意耕种。”
“所以在大规模推广之前,我先试种一季,这样我就能够对种植这些东西有个经验。”
“每次发生变化之前,我都用纸笔记录下来,这样一季过后,种植占城稻的经验就能够记录成册了。”
“到时候各地官府用记录成册的东西去宣扬,就比百姓们一头雾水要好的多,也能够最短时间内令农户们接受。”
其实王辰记录成册,除了更加便于让世人接受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终极目标,研制出杂交水稻,甚至比杂交水稻更加牛逼的东西。
当然,这一点没必要对老李说,因为这个目标太长远了,不是一下子能够实现的。
但是就凭刚才那一番话,已经让李二陛下彻底听呆了。
好长远的眼光啊!
这是已经考虑到了多年之后的情形吗?
按照李世民心里的估计,等到王兄弟真正入朝堂,然后再真正大规模推行占城稻的话,那最少也要个半年之久。
王兄弟这人还没进入朝堂呢,已经考虑到几步之外了吗?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忍不住捂脸。
麻蛋,这尼玛是真的杨眼光长远,自己该搁这考虑怎么种植,人家就开始琢磨怎么顺利推广了。
在心中感慨了一阵子之后,李世民还是将思绪转到了王辰所说内容上面。
摇头晃脑地是思索了几个转圜,最后不由的点了点头。
诚如王兄弟所说,如果他能够按照这种占城稻的生长习性和特点,编撰一本记录各种手段和经验教训的书籍,那肯定会有利于稳定百姓们心中的不安定。
真要有这样一本经验书,只要各地官府出面进行宣读,在乡里村落之间进行宣传,那估计会有一部分胆子大的农户进行换种。
这样最多两个季度,就能够实现整个南方耕种作物的大换血,如此对大唐王朝来说,可是一桩不折不扣的好事情。
在考虑清楚之后,李世民同样半蹲着个身子,把脑袋探出去,伸向了几株秧苗。
此时此刻,这几株脆弱的秧苗,在李世民眼中简直和绝世珍宝没什么区别。
对于大唐帝国来说,这就是最重要的宝物,比寻常古玩字画,奇珍异宝,还要来的珍贵值钱。
若非是因为自己不能暴露身份,李世民都想要将这几株宝贝秧苗移植到宫里去了。
皇宫里条件优越,有上好的土壤和水源,还是绝对安全的场所。
说句老实话,比王兄弟这酒馆里稍显简陋的环境要好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