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季、庞统叔侄,为一群壮汉死死按住,捆绑麻花状。
两人连喊冤枉,又被搜出两把匕首,视为凶器
庞季忙道:“我本刘荆州所派使者,有文书印绶在驻地。”
为首壮汉乃九江太守麾下从事鲁云,急忙将商队全部控制,查验身份,又给太守鲁肃报告
鲁肃知道庞季之名,也不敢怠慢,下令对商队诸多人员单独关押、分别审讯,也不好用刑。
鲁肃一面与庞季、庞统叔侄分别谈话,一面遣人给刘备报告,却未提名字。无他,商队名单与人数不一致,并无庞统。
没想这一谈,就谈出一段佳话
鲁肃对庞季颇为认可,更发现庞统思路开阔、认识精微。庞统也自承为蔡瑁所欺辱,为避免祸前来投效,故不以本名示人。
鲁肃遂将庞统引荐给刘备
刘备一听庞统大名,心中大喜:这样也能捡到顶级谋士,莫不是不是我王八之气犯了。唉,人才太多,不好安排。
单独召见庞统,赐予酒食。
庞统甘之若饴,对答如流,毫无俘虏的自觉
刘备愈喜,征辟为从事,问:“君叔父曾冒刀斧之危,匹马说降襄阳。听说君曾献攻略益州、三分天下之计,遂任刘荆州从事,为之谋划。两袋代侍楚,功莫大焉
君家荆州名族,君前程无忧,为何舍弃楚而就吴?属谁为臣,当然就该忠于谁,君不必隐瞒。”
“确有此事。”
庞统心想这是面试,从事之职可大可小,给予什么权责就看今朝,听说刘备喜纳直言、真言,只是传闻未必为真,不知到底喜好如何,肃容道:
“荆州四战之地,无法独善其身,故荆州有志之士都在寻找出路,北上、东下、西进、南略之议早有,蒯越、黄祖、蔡瑁等辈各行其是,非唯独我一弱冠所独持。”
将姿态放的极低
见刘备点头,庞统似乎得了鼓励:“我所持西进之议之所以能成,并非因我能言善辩或者家族贵重,而是因为大王啊!”
刘备一笑:“君号称凤雏,才智冠于荆州同龄士子,不必自谦。”
庞统一揖:“大王二十余年间纵横天下,无人能当,威名赫赫,据说在草原能止鲜卑小孩夜哭。即便以四世三公之袁术,一样丢盔弃甲,飞将吕布,逃窜不敢当。
刘荆州号称八俊,以党人翘楚闻名天下数十年,有杀孙坚、驱除袁术之力,未必不敢与中原争锋。
然而,刘荆州五十又七,也不会不考虑自身年老体衰,二子不贤,必定担心不能持久,与大王全面开战就慎之又慎、瞻前顾后,之前不过虚张声势。
因此刘荆州必私下寻求其他道路。
我献西进之策,不过是效仿大王迁移北方流民南下之成例提出具体方案,恰逢其会,为刘荆州采纳。”
庞统一席话既解释了给刘表进言过程,又分析刘表动向,还暗搓搓捧了刘备二把,可谓一石三鸟。
刘备:“君如此笃定刘荆州西征可能性大于东征?”
庞统知道,仅上述言语只能让刘备相信自己的才干,却并不能让上位者完全信任自己的忠心!要知道庞统整个家族都在荆州,在安东全无跟脚,岂能让人轻易相信不是说客,不是间谍?
庞统便将庞氏不得信用的现状,自己与庞山民兄弟倪墙,与蔡瑁水火不容等情况娓娓道来,其中艰难险阻,就是刘备这个旁人也听的津津有味,很难不相信。
庞统还当即表态,庞德公、庞山民道不同不相为谋,庞季得刘表重用,是不会留下,庞统兄长、母亲愿意前来扬州、徐州。
“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见庞统主动提出人质,刘备长出了一口气:
“鲁肃劝我帅主力西进,以尽长江之极,至少也要把豫章收回,以全扬州之力,方可应对荆州。
荀攸却道得中原者得天下,劝我征袁术、吕布、袁绍。
两人无论谁,都断定刘表无四方之志,即便东顾,投入兵力也有限……”
第二日,刘备即征辟庞统为安东将军从事,加领步兵都尉,官秩千石,引为近臣
张飞、祖茂等许多将领都表示反对,其一是提拔过快,其二万一是间谍,损失必难以估量。
刘备不予理睬,即招鲁肃、庞统、刘晔等共商北上之事。
议事结束后,庞统见鲁肃、刘晔皆安坐不动,知有事不愿自己知道,遂请离开。
“战略层面之大计,与新投之人商议,本就是大忌。”
作为庞统的引荐人,鲁肃知道万一庞统是间谍,自己会承担何种恶果,即便由于刘备恩宠不得重罚,也免不了丢官降级,迟疑道:“依据庞统叔侄的情报,就断定刘表无四方之志,无东顾之思,未免……”
刘备笑道:“太过儿戏?”
鲁肃不搭话,只是盯着刘备苦笑,其义自现。
刘备无法反驳,他清楚历史上刘表就是一个四方之志的老宅,即便曹操屡次攻击刘表的附庸,刘表也只是防守反击,不曾北上豫州。
可是,当前的形势于历史上原本有些差异,曹操历史上代表的是朝廷,可以通过封官加爵稳住刘表,可以通过鼓动长沙太守张羡等人反对刘表,还有孙策、周瑜进攻黄祖……这些结果综合会导致刘表既没有稳定的外部环境性,又没有稳定的内部环境,北上争雄中原没有充分的理由。
刘晔见刘备陷入思考,认为鲁术的话起了作用:“庞统心气颇高,倒不像间谍。却不能不考虑昔日韩信郦食其之旧事,若刘表当面以西进折成二人,实际黄祖、蔡瑁等却准备大军向东进发,顺流直下,则扬州之局面,或难以收拾。”
郦食奉高祖命说降齐王七十余城,韩信嫉妒,继续引兵伐齐,齐王没有准备大败失地。郦食终为齐王所烹。
刘备:“此死间之计。
然我观庞统、庞季叔侄,智力高绝,绝非为人所趁之辈。他们所打算盘,更可能是两处下注,保持家族兴旺、延续。”
“两边下注”一词,令刘晔眼神有点躲闪,算起来他也是二臣,徐缪、臧洪、刘繇、徐荣……安东麾下重臣多存在这种情况,王朗、臧洪甚至与刘备做过对手
世家大族,就这么作,说无耻也好,有产者有恒心也好,上位者鄙也罢,看做阶级软弱性也好……朝秦暮楚都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刘备却肯冒这个险,毕竟是凤雏,荆州青年士子之冠冕,不得不惜此人才,冒些险反倒更显出安东的度量和自信!
也正是吸纳二臣的自信度量,使得许多人投效,这个世界上一条道走到黑的死忠无疑少数,大部分人属于“帝力与我有何干”的中间派,他们贡献更多的粮食、产品、兵卒……
他们需要的只是尊重规则、不太残酷、不太贪婪的统治者,姓刘抑或是袁、曹、张……又有何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