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裳花颜》全本免费阅读
乾明殿,沈肆刚刚转醒,漆黑冷沉的眸子随意扫了一圈,并没有见到相见的人。
倒是王海福关切的围了上来,一脸关心道:“陛下,您感觉如何?”
太医们方才来诊过脉,沈肆的身体已经脱离危险,胸口上的伤口虽然还未痊愈,但只要仔细养着,日后也会好的。
但事关龙体,王海福不敢有所怠慢,是以看到沈肆醒过来时,连忙凑了上来。
沈肆颔首,忽然开口问道:“她呢?”
王海福愣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是在询问皇后娘娘,他连忙道:“陛下昏迷的这些日子,娘娘一直守在这里。”
沈肆知晓,他昏迷着,虽然不能视物,但依稀能感受到身旁一直有一个人。
但现在醒过来时没看到,他不由自主有些焦急。
王海福犹豫了一下,不知该不该说,但他向来在陛下面前不敢有所欺瞒,便道:“方才废太子求见,娘娘她……过去了。”
闻言,沈肆长睫微抖,眼睫垂下,不知是何情绪。
没过多久,外头忽然出现了那道清丽的身影,王海福欠了欠身,便识趣的退了下去。
谢琉姝走了进来,一眼便看到塌上那抹清俊的身影。
因着还在病中,他面容稍显苍白,又逢刚换了药,衣襟还未合上,是以她一进来,就看到他垂着眼眸,漫不经心靠在那里。
想起这几日来的思念,她眼眶渐渐发红,忍不住唤了一声“陛下。”
沈肆眼眸轻抬,目光柔和,“晚晚。”
殿内烛火轻轻摇晃,谢琉姝忽然往前跑去,这一次,她没有退缩,伸手拉起他的手,不放心的又诊断了一番。
沈肆眼眸始终落在她身上,轻声道:“方才太医来看过,朕已经无碍了。”
“陛下,以后不许这样做了。”
“哪样?”
沈肆挑眉。
都这个时候了,他居然还有调侃打趣的想法,谢琉姝抿了抿唇,忽然一本正经道:“以后切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这话说的在理,沈肆却没应声。
在他心中,她的安危远胜过自己。
天知道那一日他看到那柄长剑抵在她脖颈上时是多么绝望。
他恨自己无力,竟连心爱的女子都护不住。
但看到她这样心疼的模样,他心情又莫名开始变好,就生出想要逗逗她的想法。
“事发突然,朕向你保证,绝对不会再有下次了。”
听到他这样说,谢琉姝心才安了安。
这种事情是万万不能有以后了。
看到他刚换了药,又再三确认他的身子已经没有危险了,谢琉姝才彻底放下了心,开始与他说这段时间宫里发生的事情。
谁知说着说着,沈肆忽然伸出指尖,指腹粗粝却柔软,一把将她拉入怀中。
谢琉姝正欲起身,她不能碰到他的伤口。
“别动,让朕抱抱。”
闻言,谢琉姝忽然收住了动作。
沈肆果然只是拥着她,没有其余的动作了,他的手臂落在她腰上,隔着衣衫无意的摩挲,分开的这些日子,他没有一日不在想她。
若是可以,他甚至都想将她带在身边,不许她离开他的视线半步。
但只要一想到这样做,晚晚会生气,他便忍着,在她面前做一个君子。
只是情感难以压抑,抱了一会儿,沈肆便低头去吻她的脸颊,许久没有亲热了,他很想她。
谢琉姝自然感受到了他身体的变化,她脸颊有些发热,但顾及着他的伤口,并未有多大的反抗,况且,许久没见,她也十分想他。
情念微动,却只能适可而止。
沈肆唇在她唇角停留片刻,并没有深入接触,他气息不稳的松开了她的身子,嗓音暗沉沙哑,“真想……”
真想什么,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因为她还没坐稳,外头便响起一道脚步声,紧接着钱影冷沉恭敬的声音传来,“陛下,大臣们都已经等候多时了,您现在要去见吗?”
闻言,谢琉姝错愕的睁大了眼眸。
方才差一点她就……
幸好他停了下来,否则现下可就不好收场了。
沈肆眼眸蕴起几分笑意,伸手揉了揉她的后脑,灼热的呼吸痒痒拂过她颈间,谢琉姝面颊有些微红。
不禁伸手推了他一下,却注意到了沈肆蹙了蹙眉,她心一惊,连忙凑上前去,以为碰到了他的伤口。
“怎么了?可是伤口感染了?”
闻言,沈肆忽然伸手捂着心口,佯装痛苦道:“这里疼。”
他这样一说,谢琉姝便以为是真碰到了伤口,连忙扯下他身前的衣襟查看,却不料随意一抬眸,瞥见男人眼底闪过的揶揄,她抿了抿唇,顿时有种被欺骗之感。
“陛下,这样很好玩么?”
她转过身去,故意不去看他。
身后传来一道轻微的咳声,半晌后,沈肆开口道:“晚晚,我只是想让你心疼,我喜欢看你为了朕担心的样子,都是我的不对。”
敲门声还在继续,钱影似乎没等到回应,不禁再度问了一声,“陛下,可要现在召见?”
谢琉姝默了片刻,转过身来,无奈叹了口气,“陛下,国事要紧。”
沈肆也知,外头等着他见的那些大臣已急不可耐,但他私心想要让眼前的场景多停留一会儿,沉默了片刻,伸手摸了摸她的乌发,低声道:“朕稍后就回来,不许离开。”
谢琉姝乌黑的眼眸转了转,没做声。
沈肆轻轻叹了一声,缓缓向外道:“朕即刻就来。”
等他离开后,谢琉姝抿了抿唇,她没与沈肆说,方才他靠近与轻抚时,她心跳忽然加快,像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动,一抹酸酸甜甜的感觉在心底蔓延。
以至于听到他那句认错时,她就算有再多的话想说都无法开口。
思及此,她敛了敛唇。
大殿里,沈肆出现的那一刻,大臣们不约而同恭敬行礼。
大战告捷,叛臣也已伏诛。
经此一事,沈肆的帝王之位不仅没被动摇,反而愈发稳固。
大臣们此次聚集在一起,便是商讨如何处置沈洵。
有人说,他是叛贼,理应剿灭。
又有人说,他曾经劳苦功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两方声音争执不下,唇齿之争尤为激烈。
听来听去,各执一词。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