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进退维谷

“就在上个月。”

李越神色严峻:“或许是有人隐瞒,或许是消息还未传进京城,但是已经有流民开始往京城靠拢了。”

叶蓁蓁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把发大水的消息传进京城,很大的可能是有人把消息拦截了下来,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如今事态扩大,怕是隐瞒不了了。

叶蓁蓁迅速做好了决策:“最近收拢下人,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其次多买一些粮食药材备用,若是流民进京,需要布善施粥时再拿出来。”

张三和李越俱是应下。

他们离开后,叶蓁蓁才露出了脸上的忧色,希望这次的洪灾能够平静无波地渡过,不要再起波澜了。

叶蓁蓁开始关注起时局发展。

黄河发大水一事再也没能隐瞒下来,就在叶蓁蓁知道此事的第三天,有人把此事捅到御前,宣武帝大怒,直接把欺上瞒下的明州知府和知县全部撸个干净,他们暂时被关押入大牢,只得水患解决后再做处决。

朝廷开始拨款赈灾,安置流民,至于安排哪位大臣去救灾,成了朝廷讨论不休的话题。

救灾有利有弊,治得好了大功一件,治不好就得被迁怒,如今明州情势为难,流民失所,想要治好不容易,极有可能还会背上能力不足的罪名。

所以平日里争权夺利的大臣们,此番退缩了起来。

这时有人提议:“皇上,微臣觉得户部侍郎可堪此任。”

宣武帝没有说话。

魏王眉头一皱,看了那位提议的官员一眼,平日里寂寂无闻的,看不出是哪派人物,但是突然冒出来提议,肯定不怀好意就是了。

“父皇,户部侍郎请了探亲假至今未归,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是啊,陛下,户部侍郎并无治水救灾经验,微臣推荐工部郎中郭敬。郭郎中治水经验丰富,老沉稳重,是这次治水的最好人选。”

话音方落,就有人开始反驳:“郭郎中年纪大了,越来越守成,宣武二十七年因为决策失误,导致河坝决堤,百姓遭受二次伤害,后来虽然将功赎罪,但依然无法掩饰其能力不足的事实。”

“既然郭郎中不行,可以另派人选,微臣觉得余少卿可堪大任,余少卿在宣武三十年治水有功,陛下曾盛赞其为能臣干吏,是肱股之臣。”

……

朝臣争吵不休,各种派系出于各种目的你来我往,好好的朝会倒像是菜市场一样热闹。

宣武帝被吵得头疼,按了按眉头,脸上带上了一抹倦怠之色:“行了,此次治灾以户部侍郎崔维桢为主,工部郎中郭敬为副。郭敬先启程,崔爱卿回京后再启程前往明州。”

“父皇!”

魏王急了起了起来,他有些想不明白父皇这个莫名其妙的任命了。

宣武帝按了按手,一副不虞多说的模样,魏王也冷静了下来,没再与宣武帝硬碰硬,而是绷着脸没再言语。

朝会很快就结束了,魏王沉着脸回到魏王府,第一时间回了外书房,门人谋士已经等候在外书房,待知晓了朝会上发生的事情,俱是沉默了下来。

“诸位先生,你们说父皇这是什么意思?”魏王率先打破了宁静,虽然他心中已经隐隐有所猜测,但还是想听听谋士们的意见。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有人迟疑开口:“崔侍郎年轻有为,深受陛下器重,此番让崔侍郎赈灾治水,应该是为了锻炼崔侍郎,好教他日后能够独当一面,成为真正的肱骨大臣。”

郭敬的治水能力毋庸置疑,虽然曾经犯过错,但是瑕不掩瑜,此番有他作为副官协助,治水赈灾还是很容易的。

确实是这么一个理。

但目前的问题是崔维桢如今还未返京,若是在路上发生了什么意外,或者行程拖延,失去了赈灾的献祭,还是会存在许多变故。

这也是魏王在朝会上这么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那些暗中见不得魏王府好,或者与崔维桢有仇的人,肯定会趁此机会兴风作浪,崔维桢不能从中调度,及时应对,无疑是很大的劣势。

有人迟疑地看了魏王一眼,魏王注意到了,道:“许卿但说无妨。”

许若仿佛是下定了决心,毅然道:“殿下,皇上这是开始忌惮你了。”

全场鸦雀无声。

魏王的表情凝住了。

许若仿佛是突破了心理防线,接下来的话也无所顾忌起来:“此前有恪王在前,殿下与恪王平分抗衡,是皇上乐见其成的。但自从恪王受伤退隐之后,皇子中唯独殿下您独大,陛下隐隐对您生出忌惮之意。或许还有些许对恪王的愧疚和怜悯,您的威势便有些锋芒毕露了。所以这次才会把崔侍郎调离京城,打压魏王府的势力。”

众所周知,户部侍郎崔维桢是魏王的人。

但旁人不知,魏王却清清楚楚地知道,维桢是父皇有意推向魏王府的,为的是壮大魏王府的势力,形成与恪王府的平衡。

现在恪王颓势,田赋改革又平稳进行,魏王府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让宣武帝感到威胁了。

魏王心中隐隐有所猜测,但被许若赤裸裸地揭开这层虚伪的外衣时,心里还是有些怅然若失。

早在皇兄的太子之位被废时他就感受到皇权之下的残忍和无情,这么些年来他竭力地收敛光芒,没想到还是成了父皇手中的棋子。

身在局中,争或者不争,都进退维谷。

魏王露出一抹冷淡之极的笑容,早在父皇设计恪王时他就该有所领悟,为了皇权稳固,他的父皇什么都不在乎,他又何必再对他抱有温情呢。

他的神情渐渐地冷了下来:“前几日收到来信,崔侍郎应该正在返京的路上,尽快派人前去送信,让他不必返京,直接前往明州治水赈灾,免得贻误良机。同时从魏王府抽调精兵侍卫左右随扈,免得有人暗中捣乱。”

“是。”

“来人。”魏王想了想,又道:“罢了,我亲自走一趟吧。”

这个消息,还得和宁国夫人说一声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