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可建灵渠

第80章 可建灵渠

丞相王绾作为百官之首当仁不让,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天下方兴一统,正是与民休息之时。南征百越既有所阻塞,不若就此撤军回朝,静待良机,日后再行攻略不迟。”

不得不说,王绾的话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确实是解决目前窘境的良方。

但扶苏听后却是在心中叹息:

“怪不得李斯没两年就取代了这王绾的丞相之位,王绾的话完全不符合嬴政此时的心意。

若只要撤军二字,又何必专门重启朝会讨论?李斯王绾二人,对于始皇帝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果然不出扶苏所料,王绾话音刚落,李斯当即便出列辩驳反对:

“丞相此言差矣,南征百越乃劳师之举,只求一战功成,方能体恤民力。若暂且退兵,岂不是更耗民力物力?

况且吾大秦之军乃百战之师,并吞六国尚且不在话下,区区百越之地又能如何?比得过披甲数十万的楚国否?

前方若有不备,暂时休整一二尚可,安能出撤军之言?吾大秦军威何在?陛下,万万不可退兵。”

李斯将王绾提出的建议一一驳回,他知道,自己的话才是最符合嬴政心中所想的内容。

“退兵之事既损大秦军威,又耗黔首之力,休要再提。但朕要的是切实可行之法,不是泛泛而谈的一句空言。”

出乎意料,嬴政将王绾和李斯二人的发言都有一二贬斥。

这下殿上群臣也都有些噤若寒蝉了,纷纷闭口不言,生怕被嬴政钦点问答。

一个百官之首,一个陛下亲信,却都在南征之事上吃了挂落,端是有些让人无法揣测。

接下来,若是还有何人想要有所发言,都必须慎之又慎,最好有可供实际操作的行事策略。

嬴政眼见殿中再无一人出列奏对,心中也是不由得大失所望:“果真无可行之法乎?”

“儿臣心中有一计策,或可将南征之事推进一二。”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让嬴政心情峰回路转。

没错,正当群臣寂然无声之时,扶苏又站了出来。

出于对嬴政的了解和自身地位的把握,扶苏并没有卖关子,而是径直言道:

“臣虽不通兵家之事,却也晓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如今困扰阻塞吾大秦兵锋者,一为暑气,二为辎重。

暑气乃天时,人力自是无可更改。但这辎重输运,或可重修一渠,以此贯之。

百越之地水系密布,却始终未能为吾大秦所用。

若能开凿一渠以链接水系,前线士卒补给更为便捷不说,黔首征夫的劳役更是骤减。

如此既得与民休息之利,又可不堕军威之势。

日后平定百越之地后,朝廷有此水路之利,对其地掌握定然更为强力,也可促进南北交流。

儿臣以为,可暂缓攻势,在给士卒以休息之机同时兴修一渠。

来日定然会使此战事半而功倍,一战而功成。”

扶苏这话可不是胡言乱语,是有真实历史作为切实依据和底气的。

历史上,秦朝对百越之地总共发起了三次战争,持续了将近十年才最终功成,其中一个关键转折点,就是灵渠的修建。

灵渠修建前的初次战争耗费人力物力无数,却是只成相持之势,连主将屠睢都被越人所杀,得不偿失。

而灵渠修建成功后,有了充足后勤保证的秦军一路摧枯拉朽,迅速占领岭南全境,增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虽然这其中也有着秦帝国之后吸取教训,迁徙大量囚徒赘婿扩大统治基础的原因。

但也足以看出因灵渠成就而给南征之事带来的巨大利好。

因此扶苏在从嬴政口中得知秦军受挫,请求暂缓攻势之时,便立刻想到了灵渠这一惠及千古的水利。

而且扶苏心中更是明了,若是再不进行一二干预,怕是不久便要收到屠睢身死,秦军大败的消息了!

因此扶苏在朝会的前两日内,一直在琢磨修建灵渠的想法。

一则为便利秦军辎重后勤,减少征伐成本;二则为使秦军休整,不让那南征主将屠睢身死。

虽然扶苏并没有见过这位为大秦统一大业付出生命的南征主将,但并不妨碍他挽救一位忠心耿耿的秦吏,这都是他日后可以大用的人才。

“屠睢啊屠睢,我已经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了,能不能赶在嬴政下发旨意之前生还,就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扶苏心中不无遗憾地想着,毕竟对千里之外还是太过于鞭长莫及,自己能改变的着实有限。

扶苏的声音在群臣寂寂的大殿中尤为响亮,其中内容更是令众人深思。

半响之后,还是蒙毅率先反应过来。

得益于对扶苏的密切观察和关心,蒙毅还是比其他人更快地消化了扶苏的话语内容。

“微臣以为,长公子所言甚是,凡兵家之事,无不以辎重补给为先,若无稳固粮道,一切征伐均是无从谈起。

如今恰逢百越之地暑气逼人,不若静候此渠建成再行攻势。

便如昔日郑国渠之旧事,渠成之后,吾大秦关中之地一跃为沃野,终得并吞六国。

更何况如今大秦并有海内,一区区百越之渠自然是不在话下,也可解当下之忧。”

蒙毅又一次率先站出来支持扶苏,言之凿凿,很有说服力。

但殿内众臣心中不由得又多了些新的考量——蒙家莫不是已经决心下注?

陛下一直未曾确立皇后,诸公子中扶苏虽为长子,却无嫡长之名,因此太子之位尚有悬念。

作为军方话语举足轻重的蒙氏一族,频频出场支持长公子殿下,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但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长公子提出来的建议确实有可行之处。

只是不知陛下,又是如何态度呢?

此时嬴政心中的惊讶其实比这殿中臣子们丝毫不少,甚至犹有过之。

因为自己前日在少府工坊之时其实是问过扶苏此事的,但当时并未得到自己长子有价值的回复。

其言语之间反而还有退兵之意,需要自己亲自教导一番方可。

这短短两日内,便有如此可行良方?看来那日走后,扶苏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一念即此,嬴政更是心中欣慰:

“扶苏不仅能为常人之所不能,更是操心国事,朕心有所忧,其日夜思虑,善莫大焉呐!”

“扶苏所言可行,南征之事暂且缓之,全力兴修新渠以沟通南北。

着监御史禄凿渠运粮,以通百越。”(注1)

“禄?又是一个耳熟的名字,这历史上能留下名姓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要粉墨登场了啊!”

扶苏听着嬴政的言语,心中泛起无限感慨,又赶忙说道:“父皇容禀,儿臣尚有一言。”

“曰”嬴政没有丝毫不悦,反而略有期待之意。

“儿臣斗胆言之,以武征伐百越之地固然为必须之策,但百越之民远不如六国之民开化,大秦难得实控。

不若广发诸尝逋亡人、赘婿,略取百越之地后置郡县;徙民戍之五岭,与越杂处,如此方可一劳永逸。”

注1:《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

《史记》只间接地记载了“监御史名禄”,监御史是官职。他不姓史,也不姓监,只知道他史禄,史志习惯称他为史禄。

感谢“枫丹白露2000”的一张月票,感恩。

感谢“时光太短o梦想太长”的一张月票,感恩。

感谢“难寻星河”的一张月票,感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