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主机负荷测试

突发的燃油柜泄露事故最终得到完美解决,没有影响到第二天的主机负荷测试。

鲸梦计划最重要的节点日期终于到了,这是福海集团几乎所有参与单位都钉在日期表上的时间。

为了这个日子,数千工作人员为其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几乎在不可能的时间中,完成了这个壮举,让那些之前想要看笑话的人大跌眼镜,相关的部委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卢正涛明白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全体福海人全力以赴共同努力的基础之上。

自从鲸梦计划开展以来,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许多人都不看好,认为中国海工装备领域依旧只是一个晚辈,不可能完成这样一个壮举。

当雄壮的蓝鲸号屹立在码头上,这些人又开始说闲话了。

“模型是个焊工都能够搭起来,只有能够动起来的钻井平台才算是货真价实的东西!”

虽然这种话对于福海人来说是不屑一顾的,可要是想要这些人闭嘴,只有主机负荷测试完成之后,他们才能够心服口服,承认中国海工人也能够站在世界先进的行列之中。

蓝鲸号的合拢象征着鲸梦计划已经完成了整体建造工程,这是硬件设施的建造,而主机负荷测试以及其他的各种测试,则是让蓝鲸号具备生产生活能力。

用蓝鲸号建造总指挥张宇杰的话来讲,无法正常运转的蓝鲸号就是一堆钢铁构成的雕塑,只有可以生产生活的蓝鲸号才是真正的超级重器。

为了能够保证主机负荷测试达到一个圆满的结果,工程师和安装工人们不敢放过任何一条可疑的线索,积累的各种观察数据堆成了高高的一摞。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鲸梦计划的重要节点,蓝鲸号主机负荷测试即将开始!”

“蓝鲸号从一张张图纸,到合拢建成,再到今天,凝聚了福海人无数的心血汗水和智慧。”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上级部门的要求,将这个重要节点时间确定下来的时候,我非常担心,公司党委董事会也非常担心,整个鲸梦计划指挥部也是一片哀嚎!”说到这里,台下传来了一阵笑声。

卢正涛也笑了,他接着讲道:“真的,的确是哀嚎声一片,谁都不认为我们能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达成这个目标,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最重要的f690超高强度海工钢板都没有搞定!”

这个事情台下的不少人都知道,特别是赵景富更是心有体会,那个时候正是f690焊接流程中出现了难以琢磨的气孔。

“不说这些生产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仅仅是按照正常的施工,他们也无法在这么短时间的内建成蓝鲸号。”

“但是!”卢正涛指着下面坐着的工人们,“我们福海集团有你们,有我们无所不能的诸葛亮会!”

听到这个新鲜的名词,不少贵宾都在纷纷地打听这个诸葛亮会到底是什么东西。

卢正涛立即讲道:“诸葛亮会是我们福海集团特有的讨论方式,特别是面对这种近乎无法完成的工作,就可以集思广益,福海集团任何人,无论是领导、工程师还是工人,甚至你即便退休了,也可以向集团提供自己的想法!”

“有了这个诸葛亮会,我们福海集团创造出了三部建造法,利用我们拥有世界最大的天河好,将蓝鲸号的正常生产周期缩短了四成,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下,总算没有辜负上级领导和众多合作伙伴的期望,成功达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在此,我代表福海集团党委、董事会以及鲸梦计划指挥部,向为此付出汗水和努力的建造者们表示感谢!”

卢正涛简单的讲话引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在座的贵宾们对于福海集团又增添了一份敬意,毕竟他们对蓝鲸号的体量都清楚,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起来,的确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讲话虽然精彩,但是今天的主角却不是卢正涛,而是深藏在蓝鲸号底部主机舱内的八台强大动力装置。

“我宣布,蓝鲸号主机负荷测试开始!”

说完,卢正涛与前来的重要贵宾共同按下了象征着主机启动的开关。

在万众瞩目之中,蓝鲸号的主机开始陆续启动,澎湃的动力瞬间让蓝鲸号上所有的灯光全部点亮,位于底部的八台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推进器也开始转动起来,翻腾的水花犹如一头巨龙在水下盘桓。

蓝鲸号的八台主机全力运行所能够提供的电力超乎寻常,足够一个人口高达五十万的城市使用。

这是因为船上的生产生活用电全部都需要这些主机来提供,蓝鲸号的钻井系统和遍布全船的液压系统,更是需要强大的电力来驱动,而位于蓝鲸号底部的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推进器也需要源源不断的电力来维持。

毕竟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蓝鲸号就是一座可以自给自足的海上小城市!

在电脑的精准控制下,整个蓝鲸号的电力系统可以根据工作强度,智能地调节工作效率,不断根据实际的动力需求,自动安排8台主机哪些启动、哪些关闭,甚至能够精准地调节每台主机动力输出的大小,可以有效减少主机运行和维护时间。

整个系统可降低钻井平台11%的油耗,减少35%的氧化氮和20%的二氧化碳排放,让蓝鲸号的环保级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样的系统还可以让主机的维护费用更是节省了一半,甚至可以在主机维护期间,使得整个主机间达到零噪音,对于维修工人也是一种极好的人文关怀。

当卢正涛宣布主机负荷测试开始的时候,张宇杰已经带着各路测试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来到了蓝鲸号的大脑-主控室,开始对整个负荷试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记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