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她的确也在冰雪女巫留下的笔记里,看到有相关的魔法咒语记载,可这些咒语的作用,只是将绘制魔法符文的过程,通过语言来描述和强化,实际上的本质一样,那她既然已经掌握了简单可行的符文施法,又何必非得去记那繁复冗长又拗口的魔法咒语呢?
更何况,她可是记得魔法技能里有“禁言术”这种封禁术,如果正在念咒语的时候,还没放出魔法技能,就被一个禁言术给封印了,那岂不是变成了个没法施法的哑巴魔法师?直接就废了。
她可不希望自己以后遇到会禁言术的魔法师时,遭遇这种悲剧,所以从一开始,就杜绝这种可能,无论是在体内构建魔法符文施法,还是平时绘制魔法卷轴,都务求将自己掌握的各种魔法技能熟练度刷满——这或许就是上辈子玩游戏时落下的强迫症吧!
不把魔法技能熟练度刷满,将施法时间和间隔缩到最短,就无法停止刷技能的手。
至于其他女巫们,都是自己觉醒的魔法技能,后来受到希雅的指点学习和提升技能时,当然也是按照她的方法施法,完全就没想过自己不用念魔法咒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直到艾尔维拉来了,看到她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居然连魔法咒语都不会念就能施展魔法技能,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就彻底麻木了。
原来我才是错的?
现在她也不再去追问她们为什么不用魔法咒语施法,反而开始跟着希雅学习绘制魔法符文,甚至还举一反三地开始用她熔炼的金属刻印魔法符文,一开始失败了许多次,被希雅看到后,就让她先从最简单的0级和1级魔法符文开始制作金属符文板。
这些低阶魔法符文非常简单,只有几个图形构建而成,制成魔法符文金属板后,刷上魔法墨水,然后将空白卷轴平铺在上面,再按压刷平之后,符文金属板上的符文,就会印在卷轴上。
女巫领主告诉艾尔维拉,这就是雕版印刷术。
只不过别人雕版需要用工具,艾尔维拉光是靠一双手控制金属元素,就能轻而易举地在金属板上勾画出金属符文,若非如此,希雅也不会想出这个办法来批量生产符文卷轴。
艾尔维拉一开始还有些不解,这种低阶的小火球卷轴和聚水术卷轴,都是一次性消耗品,只能释放出一个最多燃烧一分钟的小火球和一个顶多装满一个木桶的小水球,根本没什么杀伤力。
希雅却说,她想要的,就是这些没有杀伤力,但是对领地的士兵和农民们都十分有用的小卷轴。
有了一个小火球卷轴,士兵们外出巡逻,在山中遇到野兽时,就不用再费劲地生火照明取暖做饭,而是撕开一个卷轴就能解决问题,一个不够就多加一个,反正批量印刷出来的魔法卷轴成本被压得极低,拿来当打火机一点儿也不亏。
至于聚水术卷轴就更有用了。
通过魔法聚集出来的清水,那可是绝对无污染的纯净水,不像这个世界里的大多数河水和井水那么容易遭到各种生物污染,还不知会不会有寄生虫等问题,用聚水术卷轴来解决大家的饮水问题,简直比小火球卷轴更受欢迎。
你想想,那些守着哨塔一站一天的士兵们,在烈日下饥渴之时,根本不用下楼来打水烧水,直接打开聚水术卷轴,就能接出一桶纯净水,那喝起来得有多爽,真是谁用谁知道。
艾尔维拉听她说的时候,简直目瞪口呆。
哪怕她当初九死一生的逃亡北地,因为觉醒魔法被教廷追杀,但在心底,依然有着超凡者高出普通人的观念,哪怕作为布鲁斯的助手,她的身份亦是超然一般人之上,就连布鲁斯和其他部落首领都不敢对她不敬,就是因为她在成为魔法师之后,掌握着强大的力量,就已经与他们完全不同。
所以她才会根本不屑于给部落人打造生活用铁器,而是全力打造兵器,就是为了将他们武装起来,去向奥兰王国和教廷复仇。
可希雅却完全打破了她对魔法师的认知。
她竟然带头让女巫们用魔法去做那些普通人都能做的事,比如用魔法种田,用魔法修城墙,用魔法挖矿修路……还让她用魔法打造锄头铁锨铁锅斧头铁锯等等,让艾尔维拉对她一开始那高贵出身所带的滤镜和光环彻底粉碎,终于认识到了领主黑心统治者的本质。
在女巫领主眼里,无论什么魔法,只有能给女巫领带来利益的才是好魔法,为此,她不惜大量炼制魔法药剂,就是为了让这些女巫们不至于因为魔力耗尽而耽误工作。
剥削者石锤了。
可就算这样,女巫们不但没反抗压迫,反而对她更加信赖崇敬,简直都快把她当成神明一样敬仰。
尤其是茱莉娅,艾尔维拉在心中不知腹诽了多少次。
就算当初把她丢下是出于什么原因,她的确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所以现在才格外想要补偿她。
可茱莉娅完全不在乎她的努力,权当她是个普通的同伴一样,根本没有半点亲近的意思,反而是时时刻刻都围希雅在转,希雅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一口一个老师叫得,比母亲还亲。
自己当初犯的错,就算有再多怨气也得咬牙和血吞下去,更不敢在希雅面前提什么不做农具不做铁锅这种维护魔法师尊严与身份的话。
现在看到希雅身先士卒,亲自进魔兽洞去探查,在操控魔力元素时那熟练的手法,都让艾尔维拉大为触动。
想想自己这些天来没日没夜地干活,不知喝了多少魔力药水,魔力池消耗一空又补满继续施法,不知不觉间,对魔法符文和施法技巧上都大有提高,原本就到了中阶魔法师巅峰期的她愈发清楚地看到自己上面的瓶颈处,原本就差一点点突破却找不到突破点,现在却有了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