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刘老和王老

没想到玩古董还有生命危险,冷月再次大开眼界。她急忙想要劝阻李阳,让他不要再继续冒险,但李阳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好啊!一言为定!开始吧!”

冷月焦急地劝说李阳,让他不要乱说,但李阳却已经开始了他的演讲。

“大家请看,我刚才已经跟大家普及了景泰蓝的知识。景泰蓝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国宝级古董,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匠心独运的造型以及我国高超的瓷器技艺。

但是,大家仔细瞧瞧这位老兄手里的所谓景泰蓝花瓶。首先,我们来看看这种抽丝技术是否真的那么精湛。哎呀,我怎么看着像是人为涂上去的一层漆呢?哎呀,这铜器一摸还掉色呢!”

说着,李阳真的从那位中年男子怀里抱着的景泰蓝花瓶上,轻轻一抹,手上竟然沾染了一点铜器的颜色。周围的人纷纷围拢过来,仔细查看,果然如李阳所说,花瓶上的铜色轻轻一碰就掉了。

天哪!单从这一点来看,这个花瓶就不可能是真品!

专家们一开始也鉴定过,认为是真的,但现在看来,他们的脸都被打肿了,不好意思再开口说话。

花瓶的主人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更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要知道,这可是他几年前花了几百万买来的宝贝。他大叫道:“不可能!怎么可能呢!”

只见李阳又轻轻一抹,又掉了一点颜色,冲着他说道:“你自己看吧,难道我还会当众作假吗?好了,我知道,单从这一点你可能不会心服口服。现在我再告诉你第二点。你刚才引以为傲的,能够证明你这个花瓶是明朝年间所制的,无非是底部的落款,写着‘大明景泰年间’的字样。但是你仔细看了没有?这个‘泰’字少了一个点儿!”

大家听到这话,又是一惊,纷纷围过来查看。果然,将花瓶翻过来一看,底部的落款中,“泰”字真的少了一个点儿。

天哪!这么大的漏洞,那些专家竟然没看出来!可是那些专家仔细回想了一番,刚才鉴定的时候,明明没发现这么大的问题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就连花瓶的主人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他这个花瓶已经拥有了好几年了,每天都视若珍宝,把玩一番。如果发现其中一个字少了一个点儿,怎么可能到现在才发现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只见李阳又笑眯眯地说道:“行了,单从这两点其实已经足以给你的花瓶判死刑了。不过我还要告诉你第三点。大家再来看看这个花瓶的胎质和构图。胎质浑浊,构图混乱,人物不清晰,花卉不鲜艳。这些特点基本上都不符合景泰蓝的独特标志。

综合以上三点,这个玩意儿就是个现代仿品,说白了就是现代工艺品,充其量也就值个百八十块钱。但如果让它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古玩市场的话,那真的是罪过大了!”

经过李阳的一番解读,所有的人都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都被骗了!这个家伙竟然拿了一个赝品来忽悠大家!幸亏有明眼人在场,竟然连专家都被骗过了!由此可见,这位李先生是多么厉害的角色啊!

就连冷月也对李阳暗暗佩服,真没想到李阳这家伙竟然什么都懂,说得头头是道。

看到众人开始围攻那位中年男子,冷月悄悄地将李阳拉到一边,轻声问道:“喂,李阳,你不会真的这么厉害吧?真的被你看出来这么多破绽?你比那些专家还有水平吗?”

李阳笑呵呵地说道:“其实呢,这就是古董行业的现状。很多人抱着发财的梦想,一窝蜂地涌入这个行业,把这个行业搞得乌烟瘴气。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专家的评语和鉴定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行。有的时候,坏的能被说成好的,假的能被说成真的;但有的时候,真的也能被说成假的。这就看专家的忽悠能力了!”

冷月一时没明白过来,她忍不住追问道:“你什么意思?那这个花瓶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呢?”

李阳会心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冷月的问题。但从李阳这个狡黠的笑容来看,冷月总觉得李阳是在忽悠大家。这个东西应该是真品,却被他说成了赝品!

此时,再看那位拿着鼻烟壶、声称是价值连城的玉制品的青年男子,他已经没有了底气,打算灰溜溜地离开。却被李阳给拦住了。

“哎,这位先生,你要去哪儿啊?好像你的东西还没有经过我的专业鉴定呢。喂,你是不是怕了?做贼心虚啊?”

那青年男子怒声道:“谁怕了?我才不会做贼心虚呢!我告诉你,我这个就是真品!不怕你鉴定!你,你当众说吧!”

只见李阳毫不客气地从那家伙手中夺过那个所谓的玉质鼻烟壶。他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关闭所有的门窗,因为现在是白天,他需要制造一种黑暗的环境来进行鉴定。接着,他又拿来专业的手电筒,从一侧照射鼻烟壶。

他一边向大家演示,一边说道:“大家看到没有?如果真的是玉质的话,光线会透过这个鼻烟壶。但是现在大家能看到吗?”

众人纷纷围拢上前,目光中闪烁着好奇与敬畏,只见门口处,一位身着唐装,精神矍铄的老者缓步踏入,正是他们翘首以盼的古董鉴定界泰斗——刘老。而在他身旁,另一位身着中山装,面容慈祥的老者同样引人注目,他便是同样在鉴宝界享有盛誉的王老。

这两位老者的到来,无疑为这场古董鉴赏会增添了几分厚重的色彩。他们身后跟随着数名同样气质不凡的男女,手中皆捧着大小不一的精致木盒,似乎每一件都蕴含着不凡的价值。

冷月站在人群中,目光紧紧锁定在刘老和王老的身上,耳边回荡着周围人对于两位老者的赞叹与敬仰之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