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四讪讪笑着:
“我陪娘。”
老太太用得着他陪?
看在钱老四一片孝心的份上,老太太好歹没有反驳。
老太太刚进了家门,曲氏那边就收到了消息。等老太太刚刚入座,曲氏已经走了进来。
她一见到老太太,忙迎了上来。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似乎非常欢迎老太太的到来。
“娘,您怎么来了?”
曲氏出身富裕人家,与钱老大这个名不符实的秀才不同,曲氏的爹乃是有真材实料的秀才。更与钱老大连年考榜不同的是,曲氏的爹自考中秀才后便再没有拖累家业,而是开始教课授业,也是十里八乡颇有名望的教书先生。
曲氏的爹生财有道,利用赚来的钱投资了不少铺面,家产颇丰。
在钱塘县这个地方,可以说曲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女也不为过。
当年,钱老大凭借着一张脸外加秀才的身份成功俘获了曲氏的心,可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在长久的相处之中,曲氏和钱老大越来越聊不上来,两个人从一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到了后来的痴男怨女。
若不是曲氏是个爱面子的,他们之间又有三个孩子做牵扯,两个人早就分道扬镳了。
也难为了曲氏,摊上了钱老大那样的相公,还摊上了钱老太这样的婆婆。
如今,曲氏更得顾及着老太太的身份,不敢逾越。
可要说曲氏无辜,倒也不见得。
“你们不回去过年,我便来看你们。”
老太太在屋内巡视了一圈,周围还站着两个婆子,曲氏穿金戴银,模样正好。
同样都是做人家媳妇儿的,钱家那三个媳妇儿年纪比曲氏的年纪还要小一些,和曲氏比较……完全没有可比性。
老太太这话说的可就太严重了,曲氏避而不谈,反而对老太太热情招待。
“快给老太太沏茶,再把刚做好的点心拿来。”
她一边吩咐,一边搀扶着老太太落坐,这才解释:
“娘,不是我们不想回去。修哥儿年前生了病,怕染了病气才没回去,我在家照看修哥儿,这才没来得及回去过年。”
曲氏一向在人前处处得体,她这个人好颜面,无论内心对老太太有着怎样的想法,从表面上看曲氏从来都是钱家最孝顺的媳妇儿。
当然,她的孝顺只在嘴上。
以前的钱老太会被她哄住,现在的老太太可完全不受她的干扰。
老太太不曾搭话,曲氏自顾自说着,总有些尴尬。
正好这时候下人们已经准备好糕点,曲氏亲自为老太太倒茶,将亲昵演绎到极致。
“娘,快尝尝,这是雨后刚采的新茶,是我爹托人买的。”
曲氏倒茶的动作也如行云流水,一个普通的动作被她做起来别添一番韵味。
老太太不禁想,若是王氏有这般姿态就好了。
钱书白的前程远大,作为他的娘,王氏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小秦氏的那身本事,她姑且能学个一二分,曲氏的这身本事,她也得学。
老太太自顾自想着,曲氏已经把茶杯递到了老太太跟前。她居高临下的姿态,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太太的错觉,竟有种鄙视之感。
看过了全书的老太太自然知道,这不是错觉。
曲氏从一开始就没看上老太太,以前钱老汉还活着的时候,她还有所收敛。自从钱老汉去世之后,曲氏未免钱书修受老太太蛊惑,竟是先一步不许钱书修与钱家来往。
若非每年过年长子长孙必要回家,曲氏连这都要拦着。
这不,今年就被她拦住了。
钱书修未曾回家过年。
倒是让曲氏想不到的是,老太太居然找来了。
这个老婆子想干什么?
曲秀才托人买的茶自然是有的,可那茶老太太喝得着吗?曲氏嘴上说着是今年刚采的茶,实际上还不知道从那个旮旯里搜刮来的剩茶。
以钱老太的见识,自然不懂这些。但以老太太的见识,还没看到茶,光闻味道已窥见端倪。
在现世的记忆中,父亲最喜饮茶,老太太耳濡目染自然熏陶了一番。
曲氏刚把茶端到她跟前,老太太便闻出这是陈茶。
这原本也没什么,可谁让曲氏说这是新采的茶?
曲氏欺负老太太没有见识,老太太干嘛还要给她面子?
老太太压根没有接那杯茶,反倒是阴阳怪气说了句:
“老太太吃惯了粗茶淡饭,喝不惯你这细茶点心。”
曲氏洋溢着热情的手一顿,很快放下了茶杯,也不再劝说老太太喝茶,同样阴阳怪气说了句:
“那就放着吧,留着老大回来吃。”
老太太最怕什么?
最怕钱老大的日子过不下去。
曲家是什么情况,钱老大又是个什么情况,老太太比谁都清楚。如果不是因为怕钱老大的日子过不下去,以前的钱老太也不至于处处帮衬。
以往曲氏这样说的时候,钱老太哪敢反驳,肯定是忙不迭端起茶杯喝茶。可现在的钱老太换成了老太太,她才不管钱老大的日子能不能过。
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
曲氏要想靠着这点来拿捏老太太,她完全是打错了算盘。
老太太纹丝不动,似笑非笑地看着曲氏,把曲氏盯得心慌。
老太太不动,钱老四也不敢随便喝茶。哪怕走了一路口干舌燥,钱老四也忍住饥渴,对那些点心茶水视而不见。
“老四,出去替我守着门。”老太太不是来这里和曲氏斗气的,稍作休整,她便把钱老四赶了出去。
老太太能够使唤得动钱老四,却吩咐不了曲氏的人。
她也不说话,只盯着曲氏瞧。曲氏原本就被她盯得心慌,如今被老太太的目光盯住,竟让她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这可真奇了怪了!
“你们也出去。”
曲氏意识到老太太有话要对她说,也让自己的人出去守着。
反正这里是她家,她难道还怕一个老太太不成?
曲氏心有成算,所有人都出去了之后,她主动询问:
“娘是来找我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曲氏还有意缓和二人之间的气氛。
毕竟是婆媳关系,一年也不定能见上一两回,在这有限的见面过程中,如何不能装出一番和睦?
曲氏自认大度,不屑与老太太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