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翎和魏征等人惊愕的是,这次三百名考生里面居然有两百名考生都拿了金子,跑路回大唐了,只剩下了一百名考生愿意留在大秦继续为官。
李翎由此看出,这泰阿城的吸引力比起长安来还是差的有些多的。
当然,李翎对此其实也早有准备,因为除去泰阿城没有长安城的底蕴外,从气候和地理上面来说,也是不占优势的。
不过,李翎并没有为此生气或者愤怒,反倒是十分乐观。
因为此次能够留下一百名考生已是十分难得,这可是大秦举办的第一次科举。
李翎相信只要日后大秦国力继续变强,留下来的考生终究会越变越多的。
两日之后,李翎和群臣举行了科举后的封赏大典,并且召集了剩下的一百名考生,为这些忠心不二的考生举办了封赏仪式。
狄仁杰直接被封为了一品大臣,其他的考生也都得到了出乎意料的职位。
至此,李翎所举办的这次文科科举算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天后,李治和李恪两人经过一番跋涉后,终于回到了长安城中,并且带着从大秦拉回来的两坛好酒来到了朝堂之上。
李世民在先行处理完了一些琐事之后,终于把视线转到了李恪和李治二人的身上。
他知道李恪和李治两人必然已经拿到了这次大秦科举的榜单,所以便出言问道:wutu.org 螃蟹小说网
“李恪、李治,你们两人刚刚从大秦回来,这次大秦的科举结束,想必你们已经知道榜单了吧!”
李恪和李治闻言,连忙走了出来,异口同声回答道:
“陛下,儿臣在两天之前便已经拿到了榜单。”
“嗯!你们两人呆在泰阿城那么多天,李翎没有赶你们走,便是给朕面子了。那这次大秦的科举结果如何呢?
我们大唐的那两个天才是否中榜了呢?”
李世民点了点头,很是感兴趣的问道。
众臣闻言,也是都是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李恪和李治,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李恪和李治两人在相互示意了一下后,根据长幼顺序,李恪主动回答道:
“启奏父皇,这次大秦的科举十分让人意外。我们只是拿到了文科科举的结果便回来了。
而我大唐的确是有非常多的人才中了榜,而且榜前十中便有八人都是我大唐的才子。”
“哦!我大唐的考生居然占了十席!”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是心里面有些震惊。
他此前虽然也知道大唐的考生实力要更强于大秦考生,可却是没想到大唐考生居然如此之强,几乎霸占了大秦科举的榜单。
“哎呦,看来还是我大唐的人才多啊!可惜这次被李翎给全挖过去啊!”
“是啊!这么多人才流失到大秦,对我大唐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前十里面就有八个!这可真是太夸张了!”
“听说我们大唐可是有两名天才也被挖过去了呢!”
一众大臣们闻言,也都是一脸严肃的讨论着此事,这其中可是不乏一些担忧之声。
“那大秦这次出的题是什么题,难不成他出的题不偏向大秦的考生吗?”
李世民考虑了一会儿后,突然问道。
“启奏父皇,这次大秦的考题十分简单,对所有考生也是十分的公允。据考生们说,这考题不过是两个字——发展。
此题目的简单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李恪认真的回答道。
李世民听到这考题之后,也是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说道:
“发展?这题目倒是十分务实的。看来李翎的确是想要借科举选拔一些有用的人才,来补充大秦官吏得短缺啊!”
“陛下说的没错!这题的确偏务实一点!”
“陛下说的有道理!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对考生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虽然简单,却是很难回答。”
大殿里面众臣们也是纷纷附和道。
李恪则等了一会儿后,继续禀告道:
“父皇,这次科举虽然大多数是我大唐的才子中举,但中举之人却不是大家猜想的那两名天才,而是我大唐太原城的一名年方二八的少年而已。
这名少年此前寂寂无名,可是在这次大秦科举上却是大方光彩,独占鳌头,其答卷也是获得了李翎等人的肯定,一举夺下了状元头衔。”
“哦?难道这次大秦科举的状元不是骆林海和辛常伯两人之一?朕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狄仁杰的这个名字啊!那骆林海和辛常伯两人又排到了第几呢?”
李世民闻言后,那是十分的惊诧。
他可是听说过骆林海和辛常伯的名声,也读过这两人的诗文,对此二人才学十分肯定,并且看好二人能够中状元的。
可是这个狄仁杰夺得了榜一之事,着实事让他大为震惊。
“什么!这状元居然不是辛常伯和骆林海!”
“这个太原城的狄仁杰又是什么来头!”
“怪了!这李翎怎么会选那么小的一个人当状元呢!”
一众大臣们也是一样,脸上尽都是诧异之色,对此科举的状元归属很是不理解。
李治听到些话后,也是上前向着李世民一躬身,然后认真回答道:
“父皇,这次大秦的榜十都是现场揭名公布,李翎和魏征等人先选出了前十,而后当众拿掉名字上的封纸宣布名次,公正这方面是做的非常之好的。
另外,那骆林海得到了第二的名次,辛常伯拿到了第四的名次。他们两人不能拿下状元实在是一桩憾事。”
“骆林海第二?辛常伯拿了第四?”
“这次科举竟然有两人考得比这二人好!”
“辛常伯居然拿了第四,他连前三都没进去吗?”
“啧啧啧,这魏征到底是以什么标准审卷的啊!”
众人对这科举的公平性倒是没有异议,毕竟个揭名读榜的手段的确是公平,再者魏征这人也不做那些奸滑的事情。
不过,他们却是对于大秦科举审卷的标准产生了质疑,因为骆林海和辛常伯两人的名次实在让人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