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天气晴朗,恰逢春季,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陆明在小瀛洲旁下船,本是打算昨日便回去的,但因为现在记忆有些残缺,忘记了回去的路了,而且这里距家中应该还是有些距离的;
所以昨日便已经让舫上伙计帮忙传信到家里,家来接的马车此时已经在码头候着了;
刚下船,便有一个身着碎花裙的小丫头一路小跑过来,头上两根小辫子一晃一晃的,小脸也红扑扑的,甚是可爱;却是丫鬟小荷;
“少爷,你大病初愈,这几日不在家老爷夫人都担心死了。小…..小荷也很担心少爷。丁宁哥回去的时候,我原想过来照顾你的,但是老爷夫人不让我来打扰你”。小丫鬟脸上满是责备的神情,想来与主人家关系也是极为亲近的,“宋家小姐,也……..”终究是忍住了,没有继续说下去,也许是看少爷此时心情不错,便止声了。
陆明看着小丫头笑了笑,伸手便捏了捏她可爱的小脸,没有说话,径直上了马车;
闹的小丫头一阵脸红心跳
一路小丫头叽叽喳喳的说些近几日家里的事;陆明偶尔点头,偶尔笑一笑;
………
这些时日,从这具身体上残留的一些不算完整的记忆里,大致了解目前所处的世界,以及自己的身份。
他叫陆明,字明哲,从小独自在杭州长大,父亲与前朝皇帝情同手足,亦是前朝宰相,新帝登基后被罢免;但具体什么原因,此时倒也记不清了,这件事也只有少数人知道。
家中有两位兄长,和一位姐姐,两位兄长是大娘所生;大兄现今担任睦州知府,二哥是武将,脾气火爆,自己与姐姐则是父亲后纳的小妾所生的,对于姐姐的记忆比较模糊,只记得是个极温婉的女子。
对于目前自己的家庭情况,记起来的并不多,只有大致的一个轮廓,其他的也只能往后再慢慢熟悉了。
而现在所处的朝代叫靖,国都定在汴梁,与后世史书记载的北宋相似,但却又不是北宋,且上一任皇帝在位长达四十五年,称天宗。不过对于一些历史细节,陆明暂时却也没打算仔细探究,而且前世对于历史本就不不是很感兴趣,对于宋朝的兴衰,记得的也不是很详细,只有个大致的轮廓。
马车沿着道路缓慢向前,许是怕惊扰了车上主人,车夫已经驾的极稳,但还是有些颠簸;陆明掀开马车帘子,朝外望去,静静的欣赏这个天下文人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子口中江南水乡的典型写照;
杭州自古以来,便是极为繁华的地处,南边京杭大运河,东面又临钱塘江入海口;城内城外,水路纵横,带来的不仅是商业的繁荣,也是极为优美的风景线;城内雕饰精致的桥梁到处都是;
街边市面上交易的,都是珍珠宝玉、金银器皿,出入商铺的人们,则全都身着华丽的衣袍,每个人似乎都在夸耀豪华与奢侈,这种繁华,不是一般地方可以比拟的,比起汴京也是毫不逊色。
这样一个地方必然招致天下文人墨客争相居寄。
………….
大概半个时辰后,到得一处古朴的院落,四面围起来的几栋房屋也是颇具大家气象,便是陆府,也是陆明的家了。
下了马车,张管家此事也在门口候着,恭敬道:“少爷,老爷和两位夫人在书房等您”。陆明点点头,小荷便先回到属于陆明的小院子,作为丫鬟,还是有些事情需要做的。
到了书房,见到了父亲,陆炳源虽已年过古稀,须发皆白,但精神很好,样貌端方,双眼因年岁原因显得浑浊,但目光却极其有神。左右两边,端坐着两位妇人,一位年纪虽大,但气质也是不错,头发黑白参差,手上拄着跟龙头拐杖;另外一位,便是陆明生母,约莫四十岁左右,气质端庄典雅,但此时却满面愁容。
陆明刚跨过门槛,还没来得及给父母问安,母亲便快步走过来,眼中晶莹再也忍不住,慢慢滑落,一只手不停拍打这个不孝的儿子,倒也舍不得太用力,“成亲这么大的事,你说走就走了,走了还几天不回来,青儿那姑娘,我瞧着也是极其喜欢的,你与她本也情投意合,怎的如此狠心”。
陆明此时也是有些尴尬与无奈,伸手拍了拍母亲此时还揪在自己手臂上的手,“娘亲,此事有些复杂,您先听我解释,不要动气,伤了身子。”
大夫人此时也淡淡的道:“明哲此事做的却也有些不对,不过他从来都是性子极好,此事应也是有些难处,玉儿你先别着急;明哲刚赶回来,,先容他坐下喝口茶”。说完朝陆明使了个眼色
陆明马上心领神会,连忙扶着母亲坐到一旁椅子上,自己也在旁边坐下,“娘亲,您别着急,先喝口茶,您要是气坏了身子,儿子便真是大不孝了,这要是放在几百年前,不孝是要被杀头的”
房里三位老人此时面上都有些奇怪,这儿子以往言语虽不是满口之乎者也,但也是极为正派的,怎的今天如此油嘴滑舌了。不过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没怎么多想。
玉娘(陆明母亲)听完,又在陆明脑袋上敲了一下,“这么大人了,说话还没个正形,什么杀不杀头的”。
陆明端起茶喝了一口,正准备开口说话,那边大娘有抢先了,却是接着先前的话,“大娘丑话也说在前头,宋家丫头这个事,我和你爹你娘都不插手,毕竟理亏在先,也是给你个教训;你好好解释,想个法子看看怎么跟你岳父岳母交代,青儿我也是顶喜欢的,此事你如果处理不好,就算你娘不责罚你,大娘手上着拐杖也是饶不了你”。
玉娘也点了点头,很赞同姐姐的说法。
“咳….咳”,坐在桌前的老头显然是不乐意了,这个家到底是谁当家来着,我这还没开口呢,你一嘴我一嘴的,都说完了我还说什么,老头心里如此想着。
“此时你打算如何处理”,老人缓缓开口。
“明天我带青儿回岳父家,负荆请罪?或者父亲这边有什么好的法子”,陆明有些尴尬,此事确实没有经验。
“你一个人去就行了?”
“呃…带上青儿一起,至少他可以拦着岳父少打我几下”
三位长辈又是一脸古怪,这孩子自从病了之后,就今天说的话多些,但是怎么感觉跟以前不像一个人了,说话一点君子气度都没有。
“青儿不在府上,当晚便被你岳父接回去了,说是要把婚退了,此时我还未同意”;
“嗯,那便退了吧”,陆明此时也没有想太多,脑子里关于青儿的印象太模糊,以前的事也大多不记得,此时宋青儿对他来说就是路人。
陆明刚说完,三道仿佛能杀了他的目光,向他看来;陆明便感觉不对了,确实有点过分了,刚刚没想那么多,下意识就这么说了,感受这三道锐利的目光,陆明只能强装镇定;然后便要开口解释。只是还不等他开口,头上就遭了一记巴掌,母亲满脸怒容:“我看你是疯了,你是真要气死老娘是不是”。
同一时间,父亲也生气的开口道:“你这个逆子,你是病了一场,脑子病糊涂了吧;你这种做法与污了人家丫头清白何异,你让青儿丫头以后怎么做人,你让老夫以后如何出去见人”。
………..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个书房上演,快中午的时候,陆明才走出书房。
而在远处,一群苦于剥削久矣的人们,也在等待着秋天的到来。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