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德宗和密宗

没有了旧时代的顽固份子,陈元化终于可以在一张白纸的佛门上做出自己的修改。

对于佛门,他原本是准备彻底扫除的,毕竟他现在身具大隋卫王、真传道道主、楼观道护道客卿数个身份,佛门这个麻烦的事物还是消失比较好。

但世上没有无用之物,大隋境内容不下他们,但是塞外草原、青藏高原,乃至往中东那边都可以安置佛门。

佛门这种东西,用在自己身上自然是不好,但要是把它用在那些那些武德充沛的敌人身上就再好不过了。

早期的佛门自然是一群猛男,但经过数百年的安稳发展之后,这帮人除了传教手段变得越发高明之外,其余方面越来越拉,腐朽的速度让道门都自愧不如。

尤其是此时还没有出现藏密,在堕落腐朽方面更是翘楚,自从这些佛爷们出现在高原和草原之后,这两个地方就再也没有真正的雄主。

陈元化准备在新生的道门德宗内部再开一脉密宗,毕竟禅宗四祖都做了,再当个密宗祖师也没什么。

让德宗和密宗这两帮人去祸害那些大隋潜在的敌人。

那帮自己不好好努力,想办法抵御风险,一遇到天灾人祸就动歪心思,想着靠劫掠他人的努力成果来填补自己的盗匪正需要得到教化。

德宗和密宗他们将自身自带的消极观念带入高原、草原和大漠,将他们变成安心念经的躺平咸鱼,对于全天下来说都是大好事。

根据后世的先进经验,陈元化为德宗、密宗在传教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方案。

首先是将他们的经文进行修改,去除一系列有启发心智意义的内容,只保留赞颂仙神的篇章。

未来的塞外德士们只需要安心念经就好了,不用思考太复杂的问题,一切都有爱民如子的大隋官员处理。

第二是进行分散传教,传教区域依据大隋规划的部落固定草场来划分,保证两家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相互纠缠在一起,保证两家关系不会过于和谐。

第三是保障德士们在塞外的特权,免除兵役、差役的特权,寺庙内有庙产、领地和庙丁,最好是做到比在中原时还过分,让这帮人乐不思蜀,安心过自己的腐朽生活。也给那些蛮人们一个梦想,只要成为德士就能成为人上人。

第四是对于德士的选拔进行高标准,严要求,最好是按照科举那样搞,让原本手握马刀的手改拿转经筒,过上晨钟暮鼓,整日背诵经文的生活。

使其消磨掉身上的戾气,也消磨了抗争的精神,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善信。

将手中写好的条陈放在一边,陈元化拿起另一沓关于禅宗的处治方略。

禅宗终究是不同的,因为僧璨大师的关系,陈元化对于禅宗也不好下黑手。

索性现在禅宗内他道衍最大,禅宗的性质都是他说了算。

他陈元化说教外别传指的是禅宗是道门的一支,那就是真的,连道门内部都没人有意见,谁还敢反对?

反正禅宗大部分内容都是由魏晋时的玄学所填充,离道门只差换件道袍而已。

眼下,大隋已经君临天下,四夷臣服。

真传道洗白了身份,重回了道门。

楼观道得到了大隋的支持,暂时没有衰落的危险,田谷十老剩下的时间能够安心培养下一代接班人。

裴矩也和祝玉妍开起了夫妻店,一起经营初生的百家学派,好不快活。

把这些事情了结,陈元化也算是做到了自己这些身份应该尽到的义务。

之后他在秦岭找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安置在这几次灭国之战中踊跃报名的志愿者,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闭关。

一年之后

“本来已经没打算去找这个了,没想到还是被人找来了巴结我!”

陈元化看着书案上摆着的由入水不湿、遇火不焚的玄金丝线铸成的秘籍摇摇头。

他在一年前就看过留存在道门之中的《长生诀》副本。

毕竟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了,对于这本神奇功法好奇的人也不少,在有心人的追寻之下,这本神功早就在许多人中不断地转手,直到大家都无法破解其中的奥秘,不再关注后,这本神功才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不过既然有人把它送到了自己的眼前,陈元化也不会错过,毕竟是四大奇书,就当是满足好奇心了。

翻开长生诀,里面的内容和副本上一样,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甲骨文组成,书内还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曾看过此书的先贤所留下的注译。

从各个批注的笔风中可以看出,除了道门,还有魔门和儒门的高人曾钻研过这部典籍,各种注释从自己所学的角度出发,各抒己见,隐隐有种针锋相对的感觉,看这些注释比看原文还让人头大。

整部典籍宛如道门、魔门、儒门的学术战场,各种观点暗中针对,尤其是其中一位魔门的前辈,直接将前面的注释批了个遍,好像他不是来钻研奥义,而是专门来挑事的。

继续往下看,是各位先人破译出来的甲骨文图形,全书一共七千四百种字形,但只有三千多个字形算是被破译了出来,根据这些破译出来的文字来长生诀,能得出很多混乱的信息,仿佛都未能走上正途。

接着向后翻,出现了七副人形图,姿态无一相向,并以各项各样的符号例如红点,箭头等指引,似在述说某种修炼的法门。

旁边有一条很是古朴的注释,提醒后来者不谙其意者不练犹可,若勉强依其中某种符号催动内气,立时气血翻腾,随着更会走火入魔,危险之极。

《长生诀》的七幅图的箭咀分作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标记,每色箭咀看来都像说出一套完全不同的功法,不但路径有异,选取的穴脉亦大不相同。

得益于狗哥的先进经验,陈元化没有先去看前面的文字,而是直接翻阅起后面的图画。

依着顺序,陈元化从第一幅图开始看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