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是不想做院线的。
重资产,没有简单途径,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
他也不想做全产业链,甚至一直避免去做全产业链。
一方面,实在没有精力。
另一方面,沈三通内心有危机感。
怕自我封闭。
封闭成为谁也进不去的圈子。
或者有进无出的圈子,那就臭了。
首先,前世娱乐圈就臭不可闻。
其次,他明白,国内各个领域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吓人。
一个圈子成了闭环,换个角度,相当于自己挖了坑,把边边角角都给切断了。
可以轻易被一窝端走,或者腾笼换鸟。
现在,实在没有办法。
宁昊这件事,有院线暗中支持。
还让火车头的发行部门,找到了路演期间,私下谈话的证据。
想想也算正常。
沈三通的戏,中小成本都是独资,而且不断提高分成。
《生快2》这部戏,和院线五五分账,他觉得自己应得的。
甚至还搭上了《赤壁12》,也只要了五五分成。
但是对于院线来说,只会觉得他贪婪。
宁昊的表现,也足以说明他有底气。
小马奔腾,最多让宁昊不缺投资。
宁昊是业内老人,很清楚电影光是有钱玩不转,
在庆功宴上有恃无恐,必然是更加真实的支持。
也就是院线了。
沈三通道:“在院线业务,我们只是新人,不能着急,要有一个完整规划。”
一听沈三通终于要做院线。
参会的众人大大松了一口气,劲头起来了。
火车头电影公司发行理念、营销里面,在业内很先进。
统一发行、统一排片、统一放映,还是沈三通自己提倡的。
仅是内生动力,也一直促使电影公司触角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数字技术部门负责人道:“我们早就该做院线,沈导一直提倡的电影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要进行市场技术实验,七成技术实验在影院放映端。”
“之前只能和中影合作,它们也算配合我们,但总归不如我们自己来。”
“现在拍摄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RedOne数字摄影机,不输于胶片摄像机。”
“自有院线配合技术实验,能尽快进行迭代,尤其是3d有关的技术,好莱坞也没快多少。”
沈三通听取意见。
技术部门尤其想要涉足院线业务。
不掌握院线,就没有安全感。
有了自有院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技术实验。
数字化不只是在拍摄,在电脑后期,更多是在放映端。
不比好莱坞差不是假话。
随着沈三通持续用电影养电影数字部门,人才开始回流。
一些在好莱坞工作的国人、华人,也有学成之后的留学生,陆续回来。
只要做好项目规划,持续的给项目,把人才梯队建好,是不差的。
技术人员是很单纯的。
想着把自己的想法,在大荧幕上实现。
沈三通越深入数字技术,越发现之前小看了国内人才优势。
03年国内就有了特效公司,外国人开的。
利用国人高素质、低价格本硕博人才,进口设备。
通过好莱坞关系承包好莱坞工作室的外包单。
主要是重复玩轮子的工作,和一些工作量大而细的活。
后世,特效工作室对于员工的压榨,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
来活就是通宵达旦,没活就是基础工资。
没有管理规划,导致工作环境很不好。
所以不怪同类型专业的,毕业一窝蜂去游戏公司,也不去特效公司。
实在是待遇、从业环境差距大。
而Cg特效05年后的新技术新专利,大部分是华人或者说国人做的。
无论是从软还是硬,说得难听点,好莱坞特效帝国的基础是建立在剥削,国内低价、高素质人才身上的。
后世全世界特效很大一部分由国内特效公司承包,只是结果,趋势现在已经有了。
技术不缺。
缺少的是整合。
为什么直到《流浪地球》的时候,国内特效才一举成名,打出了品牌效果?
《独行月球》受益于《流浪地球》,国内电影特效明显高了一个档次。
原因就在起决定作用的导演身上。
有些导演,脑子还是老一套。
国外特效就是好的。
哪怕国外工作大量外包给了国内,早已证明国内有技术。
只需要他进行整合。
只要想,有这个想法,国内工作室,是非常愿意配合的。
甚至愿意降薪。
老中不缺有情怀的人!
《流浪地球》的特效公司,不少赔钱做的。
然而,直到郭凡,国内的导演,愣是没人愿意怎么做。
哪怕这样做可以省下很多制作费用,也能提高业内地位,就是没人做。
下意识避开能提高国内发展水平的决定。
立场之坚定。
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数字技术部门表态之后。
其他几个部门,也相继表态。
发行部门,也有冲动。
自己没有院线,谈发行的时候,老是感觉少了一个筹码。
再加上沈三通主控的电影,独一份的票房收益。
这对于发展院线来说,将会是一柄利剑。
沈三通听取了意见。
发现大家一个个摩拳擦掌。
也就是他威望足够高,火车头电影公司,三通娱乐是他一手缔造的,到今天才发展院线已经是极限。
压不住了。
沈三通也不能压。
他感觉到了危机。
对抗西方叙事是有代价的,李兵兵要去好莱坞,宁昊出走也许就是代价之一。
以后可能还有。
沈三通还不是产业之争,处于意识形态之争,真金白银少。
相比之下,他有些理解韩三瓶的不容易,以及为何有那么大的权力。
没有从电影制作到影院放映的全产业链掌握,在这种弱小的时候,很容易被击破。
好莱坞集团,虎视眈眈吃下国内电影市场。
本子不怀好意,也是垂涎欲滴。
港岛不靠谱,胡乱坑,却也不得不依靠。
因为无人可用,大陆一帮导演更不靠谱。
需要等新一代成长起来。
只有亲自感受到了山呼海啸般的压力,才能明白在这种压力下,让国产电影保持自主是多么艰难。
沈三通相信韩三瓶面对更大压力,WTO告他,编造各种小道消息。
同时,也有很多诱惑。
只要退一步,就有很多人送他好处。
沈三通也面对很多诱惑,退一步,放弃自主,顺从西方叙事。
骂他的人,立刻会吹捧他。
然而,他不想跪,只想做自己的电影。
在一些人眼里,不跪就有罪。
沈三通不得不迈向全产业链。
至少要在12、13年的时候,踩国际电影节一脚,他要自己有自保之力。
广泛听取意见后,沈三通制定目标:“我们第一年,收购一家小院线,不要贪多,也不求快,有个体系就行。”
有之前做新业务积累的经验。
开拓院线业务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
沈三通希望入局后,搭个架子就行。
等到明年金融危机房价降低,扩张一波。
沈三通强调:“院线方面,我们不做第一,也做不了第一,像中影,本身就是影业巨无霸。万大,人家是做房地产的,影院、院线只是附带。”
“院线业务,我们保证自己有,做个第四、第五就行。”
做全产业链,沈三通有可以参考的对象。
比亚迪在汽车领域就是这个发展方向。
这样有好处,一般电影回本要成本和票房一比三。
全产业一比二,甚至一比一都可以。
票房不赚,可以通过版权和授权赚。
就好像,生产打火机,打火机不赚钱,广告赚钱。
沈三通最后道:“我也是被逼上梁山了,那就只能干了。”
前世电影行业,已经开始和电视剧差不多了,赶正常人。
靠一人一票的院线电影,开始赶人。
谁信啊?
但就是事实。
从业者,连幻想自己站着,都幻想不出来,和零零后精神世界差距太大。
零零后不怎么进入电影院。
主力观影群体还是八零后九零后。
大搞营销,蹭社会敏感议题。
头几部吃到的电影得了好处,但挖了电影行业的根。
前世电影行业到底什么成色,从《流浪地球1》成本三亿多一点,《满江红》剧本杀电影,成本五亿,就能窥见一二。
希望他们是在洗米。
要不是洗米,更可怕。
沈三通要给电影业上上强度,全产业链条,他有回本优势,肯定要大量生产。
卷,卷不过的就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