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喧闹的大殿之中,嬴政的声音并不大。
可是此时却宛若隆钟一般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
朕是在通告尔等,而非与尔等商议。
这样的一句话,让所有议论者都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
“宣赵毅进殿!”
等到群臣都安静下来之后,嬴政的目光扫视了一圈。
最终在蒙毅的身上停留了一下。
而感受到了陛下注视的蒙毅,很有默契的点了点头。
表示赵毅已经在殿外等候了之后,嬴政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随后,当庭宣布,让赵毅登堂入室。
“传陛下旨意、宣赵毅进殿!”
得到嬴政的旨意之后,传令太监开始宣读起了旨意。
而大殿之外,听到叫自己的名字之后。
在殿外等候的赵毅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只要他踏出这一步,那么将来的一切,就都将变的不一样了。
不过、将来发生的事,与他又有什么关系那?
“儿臣赵毅、拜见陛下!”
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赵毅抬脚便踏进了章台宫大殿的门槛。
这一道殿门,就宛若人间龙门一般。
但凡有资格踏足大殿者,无不是朝中有头有脸之人。
而今天,他赵毅,便要跨过这道龙门而去。
“这就是陛下所认之义子吗!好生俊俏的小郎!”
“此人不凡啊、你看他天庭饱满,目光锐利入剑、眉宇间的自信着实罕见啊!”
“陛下不愧是陛下啊!竟为我大秦寻来如此一人中龙凤。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既是陛下义子,必然有过人之处啊!”
...
随着赵毅一步步走到大殿之前,文武阔道两边,夸赞声就未停止过。
嬴政刚才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
赵毅这个义子,十分受陛下看重。
而赵毅登堂入室之后,这些人老成精的群臣自然是知道此时该如何说话的了。
正如嬴政想的那样、
若是赵毅以他义子的身份入朝。
追捧他的人,必然数不胜数。
深得陛下喜爱,只要不是真的是个酒囊饭袋、一无是处之人。
那将来都将成为朝堂新秀。
和这样的人打好关系,远比交恶更为符合在场多数人的利益。
“平身吧!”
嬴政看着今日一身正装出行,简直判若两人的赵毅。
他眼中的欣赏之意更是溢于言表。
英姿飒爽、风华绝代!
这样的两个词近乎是下意识的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不愧是朕的儿子!’
而一想到儿子这事儿,嬴政的视线便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扶苏的方向。
同样都是朕的子嗣、赵毅从风浪之中成长起来,不管是眼神还是举止,下意识之中都透露着一股成熟稳重的感觉。
但是再看看扶苏。
虽虚长几岁,可是看着却幼稚不堪。
哎...
“赵毅,今日,朕亲自为您行加冠之礼。朕之义子,便是我大秦的公子,享有与公子扶苏同等爵位、食邑待遇。位居九卿之礼、拜三公之数!”
“上冠、今日朕便在这章台宫之上,为你加冠!”
..
嬴政的命令一下达之后。
群臣几乎是同一时间将目光都看向了在场的一人。
长公子扶苏...
赵毅这个义子,待遇与爵位和长公子同等!
若是刚才知道陛下收了个义子只能说是惊讶的话。
那此时就是妥妥的惊吓了。
一个义子,在众人心中,其实压根就没有太过当会事儿。
义子这种身份,其实说来是十分尴尬的。
你说你尊贵吧?
你的尊贵,都是建立在当权者对你的喜爱程度上的。
就好比此时的赵毅,陛下如今对他的喜爱程度肉眼可见。
那他必然就是大秦最为尊贵的始皇帝陛下的义子。
而若是某天他失宠了。
那不好意思,你也许连一个普通将领都比不上。
甚至,皇宫守卫都可以随意把你拦下来盘查。
但是若是赵毅享有和长公子相同的爵位、食邑。
那可就不是一回事儿了。
就算赵毅倒是不得宠了,光是爵位,就足以压倒在场绝大多数人一头。
而且,赵毅年纪比长公子还要小了不少。
而陛下突然多出来这么一个义子,并且还如此看重他。
这其中的含义,就很容易引起旁人的遐想了。
而他们想的最多的一个可能便是。
这个赵毅,是否是陛下在为长公子铺路,替他培养心腹之人?
若是如此,恐怕扶苏将来的太子之位就再也无人可撼动了啊!
“陛下、臣有一言需进谏!”
在满朝文武还在入想非非的时候,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位居文官之首、大秦左相李斯皱着眉头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陛下,您收义子,这本是陛下家是、我等臣子自是不可干预评价、但公子毅初入朝堂,既无战功,也无功绩。军功制乃是我大秦立国之本。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而公子毅并无功绩在身,此时封爵,有违秦法、还望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