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灵躬身向“项羽”说道:“臣愿为大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项羽”闻言大悦,得此智囊,如获至宝。
他笑道:“得孙先生,我大楚如虎添翼,望先生能如古之名将,再创辉煌!”
孙伯灵再拜,目光掠过孙枭姬,轻叹:“枭姬,二叔将你托付于大王,望你随侍左右。”
孙枭姬愕然,欲拒还迎,心中却生出一丝期待。
“项羽”非但勇猛,更兼智谋,武艺超群。
孙枭姬脸颊微红,思绪万千。
孙枭姬轻声问:“二叔,我离去后,谁来照料您?”
孙伯灵微笑宽慰:“无需忧虑,大王必会安排,你父亲与兄长们亦会赞同此举,安心随大王去吧。”
在晨曦微露的营帐内,一声低沉的呼唤打破了宁静。
“嘿,你站在那里,脸色阴沉得像是乌云压顶,意欲何为?还不速速过来,叫声姐姐听听!”言语间,带着几分戏谑与不解。
被唤作“项羽”的男子,眉头紧锁,仿佛正承受着无形的压力,他迅速向身旁投去一个眼色。
虞姬心领神会,以她那标志性的温婉微笑,轻轻牵引着蔡文姬与孙枭姬,悄然退出了这微妙的氛围。
“亚父,军师,如今孤已坐拥会稽、庐江二郡,前路茫茫,诸位以为,下一步棋当如何落子?”
“项羽”的声音在空旷的营帐中回荡,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孙伯灵,这位智计百出的军师,微微一笑,反问道:“大王心中,可有计较?”
“孤?”“项羽”指了指自己,旋即沉吟片刻,道出了心中的宏图大略:“孤意已决,欲挥师直指鄣郡、闽中郡,继而与黥布一决雌雄,一统江东,成就霸业!”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陷入沉思。
“项羽”的雄心壮志自不必言,但现实却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将他紧紧束缚。
与刘邦订立的攻守同盟,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而此刻,刘邦正与杨李联军激战正酣,韩信更是死守dong海郡,形势岌岌可危。
“大王,若刘邦来求援,您又当如何?”范十翼的提问,如同寒风中的一缕清醒,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项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自然是帮!”
“项羽”的回答掷地有声,既源于对李玄霸一战的渴望,也出于对盟友的道义之责。
在“项羽”看来,攻守同盟非儿戏,岂能轻易背弃?
范十翼见状,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大王,吾有一计,既能助刘邦脱困,又能助大王一统江东。”
孙伯灵亦是点头赞同:“臣亦有良策献上。”
“项羽”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有灵光乍现,他提议道:“不如我们各自将计策写于掌心,看看是否不谋而合。”
三人相视一笑,各自执笔,在掌心书写。
片刻之后,掌心展开,只见“项羽”写的是“黥布”,范十翼写的是“九江”,而孙伯灵则简洁明了地写了一个“兵”字。
这三个字,如同三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黥布,这位曾经的败将,如今已整合长沙与九江之兵,势力不容小觑。
李老二必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定会诱使黥布背后插刀,攻击刘邦。
而“项羽”,却早已洞悉这一切,他深知此“项羽”非彼“项羽”,对李老二的算计早已了然于胸。
“所以,大王只需静待时机,养精蓄锐。待黥布出兵之时,大王便可效仿古人,围魏救赵,一举两得。”孙伯灵抚须笑道,其智谋之深,令人叹服。
“项羽”闻言,一拍桌案,豪气干云:“好!便依此计行事!但需加紧训练军队,特别是水军的建设,刻不容缓!”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