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我要继位了?

“皇爷爷是在叫我?”

听到朱元璋大喊,朱允炆顿时一脸疑惑。

刚还在挥剑斩人!

怎么突然就大叫起来了吗?

皇爷爷失心疯了吗?!

我要继位了?

而李想则是几近崩溃,同样有些不明。

明明就差一点了!

结果老朱却突然停下了,急冲冲走了?

是有什么要急的事。

不能斩了自己再去做?

大家都疑惑的看着失心疯一般大叫大喊。冲出御花园的朱元璋

只有贴身太监能听到他口中呼唤着蓝玉的名字。

“小兔崽子给咱出来!”

“咱要和蓝玉说话!”

其实此时朱元璋一口一个小兔崽子大叫。

是在尝试联系着朱由检。

因为他发现朱由检在听完李想的话后,就直接挂断了他的视频电话。

如今更是对他发去的消息视而不见。

这才让朱元璋变得如此失态的大喊大叫。

看没有任何回复。

他只好对朱由检发出了命令。

明太祖朱元璋:“朱由检!咱命令你,立刻让所有宗室返回自己封地!”

“遵旨!遵旨!”

“你不要装作没看到!”

“就当咱求你也好,命令也罢!”

“你也不能让他们上战场!”

“他们可是跟你一样流淌着咱朱家血的族人啊!”

朱元璋是真的急了。

破天荒的给朱由检发了许多消息。

却没得到任何回复。

过了许久,朱由检才回复了他。

崇祯皇帝朱由检:“祖爷爷,由检罪无可恕,待平定关外之乱后,由检会退位请罪,到了九泉之下,任由祖爷爷处置。”

明太祖朱元璋回道:“你在说些什么胡话!”

“他们可都是你的血亲啊!”

“你这个混蛋别动这些歪念!”

“咱要见蓝玉,快让他来见咱!”

在朱元璋眼中。

这些宗室都是他老朱血脉的传承,是他的子子孙孙。

然而在朱由检看来。

自己与秦王府这些人的血缘。

甚至比朱元璋与句容朱家的还要疏远。

可能朱元璋不知道。

刚才他望那数十万宗室,笑得合不拢嘴时。

这边的朱由检。

其实是惊得浑身在颤抖的。

快五十万的宗室!

这需要多少民力财力才供养得出来?

听到李想这么说,他才意识到了其中的严重性。

若是宗室败了。

他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没收他们家产。

但胜了。

即便大明倾尽所有,也不够奖赏他们!

所以对朱由检而言,最好的法子就是让他们与关外跶掳玉石俱焚。

“小兔崽子,快回我!”

“咱真的生气了!”

老朱不停嚷嚷着,可朱由检已无心关注。

于他而言。

宗室皇亲百十人足矣。

念及如此。

他面带沉重的步入了乾清宫。

乾清宫内。

此时蓝玉换好了甲胄战甲,正候着他到来。

“标下蓝玉,参见陛下!”

朱由检点了点头,笑着亲自上前将他扶起,打量了一番后,不禁赞赏道:“是条好汉!”

“就是,不知将军是否练过兵?”

蓝玉低头回答:“练过!”

“若给末将三年,定能为陛下练就一支精锐之师!”

朱由检却轻轻摇头,冷冷地看着蓝玉说:“朕只给你一个月。”

“一个月?”

蓝玉顿时露出惊讶之色,“陛下,一个月恐怕才堪堪能教会他们学会列阵。”

蓝玉身经百战,击败的敌军无数。

这还是第一次听到。

要将仅练一个月的军队送上战场的。

“能列阵便足够了。”

朱由检抬头看着他说道。

“是!”

蓝玉虽然不知道所谓何意,但还会遵命点头。

只是他刚说完。

却又看到朱由检面露狠厉的说道:“还有。”

“此战,只准败不准胜!”

此话一出。

蓝玉再也蚌埠住了。

打仗怎有只准败不准胜之理?

于是急忙提醒道:“可,陛下,太祖皇帝曾言,这些都是朱家血亲……”

“朕自然明白!”

没等他说完,朱由检就打断了蓝玉的话。

随后静静的凝视着他。

此时,蓝玉才明白了朱由检的意图。

想到其中关节后,他当场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他娘的,不愧是朱家人!

下手是真的狠啊!

“此战,朕有两个要求。”

这时朱由检紧盯着蓝玉,继续说道:“第一,只准败,不准胜。”

“第二,将军必须确保自身安全,大明正值用人之际,将军切勿轻身涉险。”

“只要做到这两点。”

“将军依旧是我大明的凉国公。”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声音突然降低。

而后看着蓝玉,语气深沉的说道:“不,是梁国公!”

自幼在宫中长大的朱由检。

对蓝玉的历史事迹已了如指掌。

而听到朱由检这般称呼。

蓝玉当场怔在了原地。

随即,跪倒在朱由检面前,低声领命:“末将遵旨!”

朱由检满意点头。

随后看向了一旁的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好好招待蓝大将军。”

“遵命!”

王承恩当即搀扶起了蓝玉。

然后缓缓向门口走去。

回头看着朱由检时,蓝玉心中有些恍惚。

一样的乾清宫。

一样的语气。

看着此刻的朱由检。

让蓝玉想起了一个人——

朱标!

跟朱元璋过着戎马倥惚生活的朱标,自幼深受儒家经典熏陶。

可以说是加强版的朱元璋。

而朱由检亦是自幼熟读史书,又被朱元璋亲自教导过,加之面对内忧外患,他的举止间已隐约有了朱标的影子。

这让他感觉无比的惊喜!

有了跟随之心。

..

与此同时。

随着朱由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

城外也开始了繁忙的动工。

此时一众藩王看着远处扬起的尘土。

紧李之色放松了几分。

晋王朱审烜冷冷一哼,说道:“这样才对嘛!这行宫应该在我们来前,就要给我们预备好行宫才对的!这样我们的孩子们就不用在京营里和那些士兵挤这么久了!”

“陛下之前太失礼了!”

旁边的唐王朱聿键却皱着眉头,望着城外。

感觉有些不安:“我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

“城内地方有限,陛下在城外帮我们建立行宫已很不错了!”朱审烜不以为然地回应:“不过我们朱家确实都是有福之人!”

“若是太祖还在!”

“看到这么多子孙,肯定高兴得合不拢嘴。”

“对了,中间挖个大池塘就对了,我喜欢在池塘边听听曲子,不然连饭都吃不香。”

看着京城外大规模的动工建设。

平时很少能看到施工场面的一众藩王,都在惊叹连连。

仅唐王朱聿键心存疑虑。

在他看来。

城外的施工现场,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建行宫。

中间挖掘的区域也并非修池塘。

更像是军营布局!

正当藩王们远眺着城外的工地时。

两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赶来,高声说道:“各位殿下,陛下有令,明天京郊举行祭天,告祭祖宗,请各位殿下提前准备衮服。”

朱审烜皱着眉头,低声问道:“公公,陛下可有提及我们路上开销,以及各藩名字之事……?”

根据祖训。

宗室子弟从起名之日起。

就可以按月在朝中领取俸禄。

可随着他们宗室人口的日益增长,这项政策逐渐变得难以为继。

因为只有得到赐名才能领取。

不过祖训上并没有规定,多少岁就必须起名。

所以他还想争取一下的。

因为自万历朝起。

宗人府便限制了他们宗室成员起名。

让他这一旁系不少的宗室成员,终其一生都没得到正式的名字。

这次进朝要是能达成这件事。

那么他朱审烜这一系,每月从朝廷领取的俸禄。

至少能增加两倍!

“关于路费的事,我倒没听陛下说起过。”

听到朱审烜的话,小太监也坦诚地笑道:“因为最近户部和礼部实在太忙了。”

“不过命名的事情应该很快有着落了,咱家已经看到礼部那边这几天都在忙着给藩王的子嗣们起名,名字应该会在祭天后,陛下亲自赐予!”

听到这里。

朱审烜不由得一愣。

与每月能多得到的俸禄相比,路费显得微不足道。

在场的三十位藩王听后都喜笑颜开。

“哈哈,那我在此代本府的子嗣感谢陛下圣恩!”

“好了,好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祭天大典了,得赶紧去礼部熟悉一下礼仪了!”

“免得在陛下面前出丑。”

在场的藩王们这才突然意识到,别说忘记了祭天的礼仪。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乡。

根本不知道应有的礼节是什么。

只能继续打听学习。

翌日清晨。

京城九门,火炮齐鸣。

隆隆炮声中。

代表朱由检的黄龙旗和三十面藩王府大旗,在天坛周围随风飘逸。

朱由检身着皇帝衮服,头戴十二旒的冕冠,而身后的三十位藩王,不论大小,也都身着蟒袍,头戴九旒冕冠,紧随其后。

一番三跪九叩后。

朱由检朗读起了祭文,随后将其投入火坛。

看着火坛熊熊烈火。

他仿佛看到了烈火中出现了朱元璋的脸,不由地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祖爷爷,由检这么做,全为了大明…”

“呈,玉碟!”

祭祀结束,朱由检沉声开口。

王承恩随即高声宣读起了,他为宗室子弟所起的名字。

这是朱由检为这些宗亲做的最后一件事。

听着一个个名字。

晋王朱审烜笑得合不拢嘴。

对他来说,这些名字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所有藩王为此感恩戴德。

可这时,朱由检突然拿出了祖训。

对着他们高声喊道:“《皇明祖训》有言。”

“太祖立藩王,以朱家人守护朱家天下。”

“面对边境强敌和辽东战火,朕虽不才,但承天命,决心练就十万宗室军,出征抗敌。”

“现颁诏,所有朱家壮年子弟编入京营羽林卫!”

“共卫朱家天下!”

这番话一出。

整个天坛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所有藩王都惊讶得李大了嘴,一脸不敢相信。

朱审烜震惊地望着朱由检,结结巴巴的说着:“陛下,这,这在历史上可没有先例!

朱由检紧盯着朱审烜,咬牙切齿说道:“从今日起,就有了!”

“一切先例,从我大明朝开始!”

朱审烜情绪激动,正欲争辩。

旁边的锦衣卫,纷纷迅速抽出了腰间的绣春刀。

而骆养性也来到了他面前。

面对泛着寒光的绣春刀,朱审烜艰难地吞了口唾沫,最后跪地服从:

“臣,领旨!”

朱审烜知道,自己毕竟还是晋王。

即便宗室子弟全部被编入军队,也轮不到他亲自上战场。

他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然而。

一众宗室子弟听到这番话,立刻哗然。

来的时候。

他们都来京城本来是当做一次出外游玩而已。

顺便让朱由检起名,赚点俸禄。

没想到。

朱由检竟将他们直接纳入了抗战大军。

“我要回去!”

“我不要赐名了!”

“我要回老家,回老家!”

“谁愿姓朱,谁姓去……”

……

顿时。

祭坛内如菜市场一般吵杂起来。

听着这些声音。

朱由检缓缓闭上眼睛,不禁深呼吸了一口气。

不管如何。

这都是他的族人。

要是有选择,他自然不愿。

不过他的安排。

明显也没有顺利。

一些怕于上战场的宗室子弟,在他说完话之后,便开始了反抗。

纷纷抢夺起锦衣卫的绣春刀。

但这一幕。

朱由检怎会想不到?

“都别动!”

“若有反抗着,格杀勿论!”

蓝玉一声令下后。

三千穿戴盔甲的武阉,便气势汹涌冲进了天坛。

举着钢刀将众宗室子弟围住。

一时间。

全场缓缓安静了下来。

可在场有十几万人,即便三千武阉都有武装。

但面对这么多人反扑。

自然是有些吃力的!

蓝玉看此其实也挺无奈的。

因为他巡视京营时,才震惊地发现,这些武阉竟是朱由检最后的依靠了。

所以他也能理解朱由检这样做的原因。

“滚开!”

这时,一名宗亲在慌乱中夺过了一名锦衣卫的绣春刀,大声对着锦衣卫威胁道:“我等是太祖后裔,谁敢动手,我等便杀出去!”

“宁死不服!”

听到此话。

周围大面积的宗亲也开始了反抗。

他们不要命似的,拼命抢夺武阉和锦衣卫的刀。

“违抗圣命者!”

“杀!”

可正当他们挥刀叫嚣时。

一道冷寒的声音传了出来。

话落。

在场的人只看到一阵刀光闪过。

紧接着有人脖子一热。

一道道瞪着眼睛,捂着脖子的尸体接连倒下。

浓重的血腥味也缓缓在人群中弥漫....

顷刻间!

喧嚣的天坛变得死一般寂静。

“杀,杀人了!”

在场的人,一个个都不敢置信的看着朱由检。

明显他们没想到。

朱由检竟会下令杀人!

“朱由检!你竟敢杀害亲族!你就不怕列祖列宗找你算账!”楚王朱华奎看到自己的子嗣被杀,立刻冲上前,指着朱由检的鼻子怒骂道。

“大明若亡,朕更无脸见列祖列宗!”

朱由检紧盯着朱华奎冷哼了一声,而后厉声道:“朕乃迫不得已,若有人认为皇位易坐,朕愿让贤!”

“立回中原做朕的信王去!”

朱华奎也紧盯着朱由检,悲愤欲绝的跪在朱由检面前,哭诉道:“可,那些娃儿才十八岁,得名也不过一刻钟啊!你怎么能.....”

“十八又如何?”

朱由检立即打断了朱华奎的话,深吸一口气,眼神严肃地说道:“叔祖可看到他们精壮的体格?相比于你们来路时所见的百姓健壮多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