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赶到崖边,已是晚了一步,望着被浓浓雾气埋没的断崖,个个都是紧锁锁眉。
尽管知道姜海晏能够幸存的几率不足万一,但毕竟在临行前,贯只哥曾吩咐过他们,最好是能捉个活的,实在不行,至少得将他的尸体带回。
当下伍烈身为这一队人的领头人,妄自做出了决定:“先回去告之公子,看公子是否别有吩咐吧。”
他望了望李学鹏,又问道:“你伤势如何?”
李学鹏只想着姜海晏粉身碎骨,便是微微一笑:“我不碍事。”
于是一行人亦不管姜海晏的尸身,驾马回去。
贯只哥已将身边的七位好手都派了出去,便径自从深潭处打道回府了——他虽然见过太多杀戮之事,但姜海晏在水潭边似恶魔一般,着实令他惊骇。
接下来的事情,便都交由了伍烈七人。
尽管这七人在竟陵一事上没有将事情办成,令他颇为恼怒,但毕竟此行只是对付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他们再怎么无用,也不至于拿不下来。
待到七人与一众骑兵回来,贯只哥才发现,他们竟然没有将姜海晏带回,不论是活人还是死尸。
再听完伍烈的讲述,他异常恼怒,忍不住将手里的茶杯摔个粉碎,对七人破口大骂:“七个人,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妥,养你们还不如养一条猎犬!”
只是考虑到他们言之凿凿,称姜海晏已经死去,贯只哥这才勉强遏制住了怒火。
眼下天色已晚,又是大雾天气,贯只哥对着白茫茫的天地一阵思索后,下达了他的命令:“今日天色已晚,不便行事。明日再差些人,去崖下将那小子的尸体给我带回来。不管摔成什么样子,我都要见到!”
贯只哥说得不容置喙,众人只得答应下来。
他们心中却是不解——为何公子会如此在意姜海晏的尸体,莫不是还有什么用途?
只听得贯只哥感慨一般自语道:“姜海晏啊姜海晏,你如此便死了,可真是太便宜你啦!”
……
一名年过花甲的老农,一手拄着拐杖,一扛着着一只二十余斤中的獐子,从晚蜿蜒的小道上下来。
在他前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飞一般往下直冲。
“阿志啊,你慢些,小心摔着了。”老农语重心长。
但前方雾气很浓,很快便没了小男孩的身影,只有他的声音传来:“我知道的,爷爷!”
老农笑着摇了摇头。
因为上了年纪,老农已经不能上山逮野味了。但他却记得一个笨法子——在山上埋了一个捕兽夹。今日带着小孙儿上山查看,这一直未能捕获野物的捕兽夹,却夹住了一只倒霉的獐子。
獐子已经没了温度,浑身湿漉漉的,理该死了一段时间了。
好在伤口处还没有发臭。
老农想得今晚有久违的野味吃,亦是十分欢喜。只是他体力有限,下了坡,便放下獐子预备歇上一会。
便在这时,跑入浓雾当中的小男孩忽然发出一声尖锐的叫唤声。
“阿志,你怎么啦?”老农担心孙儿出意外,也来不及拾起放在地上的獐子,径自奔着声音的方向跑去。
实则,便只有一条被野草埋没的路,亦是他们回家的路。
穿过浓雾,小男孩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农急忙上前扶起他:“叫你走慢点的,不听话,现在摔疼……”
老农说着,忽然停了下来,因为小男孩手里多了一个物件。
一柄剑刃,带着鲜红血渍的剑刃。
老农一慌,又见得小男孩吓得失了魂一般的脸上,竟然也有血渍。
“你怎么啦,伤到了哪里?”老农急忙询问。
小男孩抬起脑袋,看了看头顶:“爷爷,你看……”
老农循着望过去,也是吃了一惊——路旁有一株大榕树,枝繁叶茂,将整个从底而过的小径遮住。在那密密麻麻的树枝上,却有一个人被倒吊在那里,血滴隔上一会,便掉落一滴。
小男孩在路上捡到那柄剑刃,正感觉好奇,往上一看,一滴血正好落在他的脸颊上。他由此见到了被挂在树上的人,才发出了那声尖叫。
那人距离地面,尚有一丈多高,枝繁叶茂,加上雾气,使人看得并不清晰。
即便如此,荒野之地,忽然发现一具尸体,也足以让人震惊。
老农即便上了年纪,看到此般情景,也感瘆人,连忙遮住小男孩的眼睛,道:“不要看!”
原本活蹦乱跳的小男孩已被吓得老实多了,连着点头。
老农一把拉着他,道:“我们把獐子带回去。”
“嗯……”小男孩有些魂不守舍。
老农看了看他手里的剑刃,拿了过来,随意丢了,随即拉着他往回走,找到獐子后,便低着头,从那住大树下绕了过去。
可没走多远,老农忽地又见到了一个人趴在地上。
“分明上山的时候都没有的!”老农心中惶恐,暗想着,或许这两个人都是从断崖上掉下来的。
断崖有十余丈高,如此摔在地上,定是一命呜呼的。
老农便舍了拐杖,一手扛着獐子,一手捂住孙儿的眼睛,从旁边绕过去。
但老农自己,却仍是忍不住朝那人望了过去。
——蒙古兵的装束。
这是地上那尸体给老农的所有印象。
“死得好!”老农心中有了这般念头,忽又想起方才挂在树上的那个人——那人身上并无铠甲,理该不是蒙古兵。既然那人与这蒙古兵是一块掉下来的,便说明在二人坠崖之前,或是经历过一番殊死搏斗。
也便意味着,这个蒙古兵是树上那人杀死的。
想到此处,老农心里忽然有了不同的想法——杀死蒙古人的义士,怎么能暴尸荒野呢?
他急忙带着小男孩走到一片茂密的灌木前,拨开一丛草,灌木丛下露出来一条只有三尺余高的小道。
老农让小男孩钻进去,随后把獐子往里一放、一推,对小男孩道:“回去叫你奶奶把獐子带回去。”
“爷爷你要做什么?”小男孩尚未平息惊恐的情绪。
老农将草丛往回拨动,遮住了小径:“我看看就回来。”
再次从那蒙古兵身侧走过,老农见到了只露出一截刀柄的蒙古刀,想着等下子可能用得着,他便拾了去。
回到树下,老农又朝树上的人看了看,仍旧看得不真切。
他一把年纪要爬树,着实有些艰难,但让他将整株树都砍掉,便更是难以做到。
所幸这棵树是一棵大榕树,离地两三尺便开始开枝。
老农小心翼翼,爬了许久,终于爬到挂住那人的树枝上。挑了一处约摸只有手腕大小的地方,老农用刚刚拾来的蒙古刀,开始一刀一刀地砍这跟树枝。
不一会,“咔嚓”一声,尚未砍断的树枝因负担不起那人的重量,径自断了,带着那人的尸体坠落下去。
但老农彷佛间,似是听到了一声呻吟。
他没有多想,顺着树干退了下去。
那人是仰着落地的,老农走过去一看,忽见得那人嘴里又流出来一股血沫子,不由得吃了一惊,上前摸了摸对方脸颊,发现尚有体温,再探鼻息,竟未断绝。
这个已被鲜血染透的人,竟然还未断气!
老农大吃一惊,暗骂自己刚刚竟然莽撞地砍断树枝、让他径自坠落,若非雨后的泥地松软,只怕刚刚摔的那一下,也足以让他性命不保。
不过,这人伤成这样都未断气,着实有些匪夷所思了。
他不会医术,自然不能救治此人。可若要带去镇子里找大夫,一来他隐居深山,不欲外人知晓;二来,以此人目前的状况,只怕是熬不到那时候了……
便在他考虑该如何处置这人时,一名老妪慌忙走了过来,正是他的发妻、小男孩的祖母。
“老头子,你……”老妪说着,目光也被地上的人吸引:“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理该是义军,与蒙古兵交战一番,双双从断崖上坠落。”
老妪一听,紧张的神色稍有缓和。方才过来时,她已见过那蒙古兵的尸体。仔细打量了姜海晏一眼,她忍不住感慨道:“这么年轻,怕是连二十都不到,可惜了……”
老农一怔,道:“他……他落在树上,现在还有一口气……”
“啊?”老妪也吃了一惊,忙上前查看,果然发现这少年还有微弱的鼻息,忙道:“那你还杵着作甚?快救人啊!”
老农痴痴道:“怎么救?”
老妪忽也想得自家情形,登时踌躇起来。
安葬一名义士,自是比救一个人会省去许多麻烦。他们二人均是普通人家,考虑到带此人去集镇上找大夫可能会招来的麻烦,便有了一丝胆怯。
稍有思索,老妪似是做出了决定:“这娃娃年纪轻轻的,便敢和鞑子们打仗,我们理该救他。只是,我也知道你的担忧。我们姑且将他带回家里去,就看他自己能不能挺过来吧。若是挺得过来,那是他的造化;挺不过,我们也算是尽了心啦,给他挑一块好一点的墓地便是。”
老农一想,点了点头。
二人砍了两株小树,用藤蔓制造成了一个担架。想了想,老农将蒙古刀丢在了那蒙古兵的身边,又将那柄带血的剑捡了起来。
两个银发苍苍的老人,便一前一后,一步一步,抬着这个濒死的陌生人进入了那条被灌木遮住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