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家有良田三千亩》全本免费阅读

气氛瞬间僵住了,张百花看看宣文霞又看看陈家宝,最终什么都没有说,自家孙女的性子她还是有些了解的,犟驴一头,从小到大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

陈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僵局。

“小姨今天有买烤地瓜回来吗?我想吃烤地瓜。”

“买了,你外婆边上的袋子里头装的就是烤红薯。”陈家宝伸出手指了指宣文霞面前的袋子。

陈雪轻快的站起身扑向宣文霞,撒娇的喊道:“外婆,我可以吃烤红薯吗?天天吃饭好腻哦。”

她边撒娇还边用手朝着陈家宝的方向比了个耶的手势,陈家宝成功被逗乐了,无奈的笑了起来。

“偶尔一次可以,不可以天天这样子知道吗?”宣文霞伸出手摸了摸陈雪的脑袋,将一盒烤红薯从袋子里取出来递给陈雪,看着这熟悉的包装,宣文霞疑惑极了。

“这不是我上次赶集的时候买的烤红薯吗?我尝过一次,味道比你之前买的差远了。”宣文霞打开一盒烤红薯,凑近了闻味道,闻了几遍才肯定的点了点头。

“包装虽然一样,可这香甜的味道可比我之前买的好闻多了。”

陈家宝松了一口气:“可能是买的店不一样,只是用的包装是相同的。”

心中则是笑道,别说味道不一样了,就连商城的回收价格都天差地别,一分钱一分货适用于大部分情况。

“可能是店主看别人生意好,故意学的,上回买的价格不也便宜么?我估计啊,用的红薯都不是同一款。”张百花笑着打趣,买之前她俩还在寻思孙女报假账,买之后才发现不是同一家店。

“也不便宜,十块钱在咱这边买红薯都可以买几十斤了。”宣文霞反驳道。

平日里她拿来喂猪的红薯就是五毛钱一斤,不过宣文霞都是捡那些卖不出去的小红薯拿来喂猪,大的都留着卖钱,别看红薯价格便宜,一个大的红薯有个俩三斤很正常,而且红薯产量很高,一亩地种的好的时候能收小万斤,自家吃的话一年都吃不完。

“红薯品种不一样,你先前不是也买过贵的红薯苗吗?产量别说跟种苗比了,就连本地红薯都比不过。”张百花打趣道。

她记得很清楚,宣文霞那段时间勤勤恳恳的在地里干了小半年,结果一亩地总共才产了俩千多斤的红薯,去掉收购商不收的小红薯,堪堪达到俩千出头,这产量,一块七的高价一亩地才卖了三千四百多,去掉种苗和肥料钱,就剩下个一千多块,气的宣文霞一边在地里收红薯一边骂卖苗的奸商。

那点钱还不如种点青菜拿到县里卖呢,青菜短熟的品种二十多天就能收,一亩地起码能卖个几千块,累是累了点,但钱是真不少。

宣文霞光是听脸上就涨得通红,不是害臊,纯粹是气的,一提起这一茬,她就气的直发抖,当时那个奸商一株苗卖她一块钱,还说什么肯定能赚大钱,结果浪费了她小半年的时间,后面她想找人算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就被拉黑了。

“别提那个黑心的家伙,我想想就来气,还说是我老乡呢,亏我还给她送了俩只鸡才换来买苗的机会。”宣文霞怒气冲冲的抓过玉米汁喝了起来。

张百花笑眯眯的补刀:“我先前都劝过你,那个红薯不适合我们这边的气候,结果你硬是不听劝,我都怀疑你那时候被人下了降头。”

说到这件事,张百花还有些纳闷,平日里看小儿媳脑子挺好使的,怎么偏偏是她被人诓骗了。

宣文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解释道:“主要是当时家里急着用钱,一门心思想着挣大钱,才会被她骗了去。”

那段时间,家里欠了不少钱,宣文霞都很难形容当时自己的赌徒心态,聊着聊着,俩人同时转过头看向陈家宝,异口同声的说道。

“你可不要遭人骗了去,你得特别小心那些主动找你搭讪的人晓得伐?”

陈家宝一脸茫然的看向婆媳俩,不是,她俩聊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扯到她这里了?种子她肯定是用自己空间的啊,怎么可能买外面的种子?产量有她的高还是比她的好吃?看着她俩直勾勾的眼神,陈家宝只能无奈的举起手。

“我发誓,绝对不会跟那些主动搭讪的人多说一句话。”说完她还不忘朝着婆媳俩看去,直到看到她俩赞同的眼神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你要是遇到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回来问问你奶奶,你奶奶当年可是村里最能干的劳模,每天都是拿满工分的。”宣文霞笑着打趣道。

她可一点没瞎说,张百花能在那个年代,靠俩个人养活了一大家子,那是真的非常牛,那时候,家里夭折几个孩子再正常不过了,因为资源太匮乏了,能顾着大人吃饱就不错了。

张百花无奈的摆了摆手:“可拉到吧,能干可不是什么好词,都是家里穷才这样拼,因为不拼命真的活不下来。”

想起那段日子,张百花的脸上还有些后怕,她小的时候真的啥都没有,那时候从地里捞几个小螃蟹都到不了她嘴里,全都要给家里的劳动力吃,饿肚子在她成年之前,几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直到成年后能干农活了,她才有资格吃上干饭。

刚结婚那会还好,后面孩子越来越多,不拼命干活,孩子是真的活不下来。

陈家宝默默的支起耳朵,光明正大的听起了奶奶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张百花经常跟她说这些,不过那时候张百花都是挑有趣的说,比如说怎么在鱼塘钓小虾,又或者是去哪条路放牛能摘到果子吃。

“那时候太惨了,不努力真的不行,我们这边不像你妈那边可以赶海,干旱的时候,池塘里的水都彻底干了,别说鱼了,连野菜都找不到几根,那时候是真的太苦了,我都不敢想老了能过这么好,不止可以每天都吃上肉,还能每天都吃白米饭。”张百花感慨道。

陈家宝煞有兴致的听了许久,才在心里偷偷感慨:“你以前绑定的都是那个年代的人吗?”

怪不得叫知青改造,听说那时候村里特别讨厌知青,因为知青们干活不行,还必须给知青们分工分,可闹腾了,后面知青们返乡的时候更夸张,很多人抛妻弃子回了城里,直到现在都没个音讯。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