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风波陡起事非常

虽然朝廷已经紧急下达命令,但是急递并没有带来什么好消息,倭寇在芜湖虽然受挫,但是并没有遏制倭寇向南京袭扰的步伐,南直隶急报:南陵倭流劫至芜湖,纵火烧南岸,突渡北岸,入市,各商民、义勇登屋,以瓦石、灰礶击之,贼多伤者,遂奔去。各商、兵下屋,生缚二倭,斩首十级。

接到芜湖传来的消息,大明君臣不禁有些哭笑不得,朝廷的官军、民壮遇贼即溃,反倒是百姓们组织起来,将这伙倭寇赶出了芜湖。强悍的倭寇登岸北岸时,无城垣可守的芜湖,商民、义勇登上屋顶,用最简单的瓦石、灰礶向敌人投掷。这样最原始的武器,却将倭贼打得昏头转向。

自浙江登岸以来,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彪悍的百姓,不计生死,奋不顾身。被砸伤多名的倭寇,觉得此地危险,竟然下船奔走。

越战越勇的芜湖百姓,看到敌人逃遁,商民、兵壮迅速追赶,生擒两人,打死十人。仅剩五十余人的倭寇,逃之夭夭。

倭寇自芜湖退走之后,尚余53人,他们继续北上,更加猖狂,给整个大明带来了巨大震撼。

这伙倭寇灰溜溜北上,继续沿着长江,抵达太平府。buhe.org 非凡小说网

此时,操江巡抚史褒善正在太平府城中,得知倭寇进犯后,他紧急派遣一名千户,率领数量众多的乡兵、义勇、杀虎手,出城剿敌,在马厂与倭寇作战。

又一次,毫无意外的“大败”。

在芜湖,倭寇被普通百姓打得落花流水;在太平府,与正规军作战,他们却虎虎生威。嘉靖和朝廷闻报,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嘉靖竟然没有召见一名大臣商量此事,而是冷眼旁观。

紧接着就是漕运都御史郑晓的急报来了,郑晓的奏疏是弹劾史褒善的,堂堂留都门户,偌大的太平府城,惊慌失措的府城内官员,竟然采取了最消极的办法,太平府城城高堑深,守城兵壮无心剿敌,却砍断护城河的河桥,让倭寇无法入城。以此来“御敌”。

史褒善一代名臣,位列封疆大吏,大敌当前,竟然能出此“良策”,智谋尚不及芜湖百姓,郑晓一面与漕运总兵临淮侯李庭竹提兵赶赴南京设防。

倭寇看到太平府城如此英勇,并未久留,继续北上,直接冲击留都城外的江宁镇。江宁镇乃是南京城外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张经并非不知兵的人,他知道江宁镇的重要性,亲自指挥朱襄统率官军镇守。

当然,张经如果知道朱襄是个什么货色的话,肯定能在南京兵部大堂就掐死他。

倭寇突入江宁镇时,这位指挥使朱襄竟然在饮酒作乐,不亦乐乎。倭寇杀入江宁镇,朱襄正袒裼纵酒。接到战报后,他仓猝率兵迎战,结果全军覆灭。官军与五十几名倭寇作战,官兵死者多达三百多人。他所率的官军崩溃,江宁镇惨败,最直接的后果:留都南京门户洞开,倭寇直驱留都城下。

这下大明朝的底裤连带着嘉靖的底裤都没有了,唐顺之、戚继光等都提兵赶赴南京,最先赶到的是总督漕运都御史郑晓和漕运总兵李庭竹,结果这二位连南京城都没进去。

南京戒严,十三城门尽锁。

城内有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张经、南京兵部侍郎李天宠,守备南京兼掌中军都督府事的魏国公徐鹏举,司礼监秉笔太监内守备冯保,有驻守兵马十二万。

这伙倭寇将南京的大明官军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把,南京锦衣卫的奏报称:贼遂直趋南京。其酋衣红乘马,张黄盖,整众犯大安德门。我兵自城上,以火铳击之,贼沿外城小安德门、夹冈等门,往来窥觇,会城中获其所遣谍者,贼乃引众,由铺岗趋秣陵关而去。

这伙倭寇的另一个秘密也揭露出来。

抵达南京城之前,倭寇提前派遣了间谍进入城内侦查,间谍应当对南京城相当熟悉,倭寇早已知悉城内动向。

倭寇队伍每次前进,都会派出间谍侦查前方信息。这些间谍很可能通晓中文,乍看起来,与大明人无异,以至于一直未被发现。

南京城大门紧闭,明兵自城上用火铳射击。倭寇头目竟然大模大样的“衣红乘马,张黄盖”。

如此招摇,就是要吸引城上注意。倭酋这样的装扮,就是仿照大明皇亲贵胄的銮仪卫的模样。

这伙倭寇本来准备自秣陵关向南逃窜,应天推官罗节卿、指挥徐承宗,率兵千人守关,望风奔溃。贼遂过关。南都应天府繁华之区,倭寇如入无人之境。十数万官军,对这伙倭寇无可奈何。

倭寇长驱直入溧水县杨林桥,大明的民壮又是同样的掉链子,典史林文景率兵迎遏,不能御。署县县丞赵珠臣,直接弃城而走。

这次是倭寇第二次进入县城。进入城中后,他们竟然如此“惬意”:

贼遂由小北门入城,宴饮民家,信宿乃去。

一路上的“所向披靡”,让他们放心在城内大吃大喝。住了一晚后,他们才不紧不慢的离开,此后,他们流劫溧阳,趋宜兴。其猖獗程度,已无以复加。

不过他们的好运也就此终结了,倭寇原本打算从紧邻宜兴的太湖,沿着水路,向大海逃窜。因为现在在陶宅港也有一伙倭寇,如果两支倭寇汇合,更难对付,将成大患。

这时自苏州提兵赶来的南直隶巡抚唐顺之在前方堵截,后面是郑晓、李庭竹所率的漕兵,在两路官军的夹击之下,这伙倭寇困兽犹斗,杀伤官军百余人后被官军阵斩,无一漏网。

消息经急递传到京师,科道言官疯狂上疏,从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南京守备徐鹏举、浙直总督赵文华、浙江巡抚胡宗宪、南直隶巡抚唐顺之,和各路总兵,都被言官们疯狂弹劾。

嘉靖对这些奏疏,一律留中,无逸殿内,嘉靖召集内阁和兵部,将这段时间的所有塘报拿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