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汤若望的信(3)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大明武夫 !

..这种景象大大出乎了我们的向导的预料,出于是中国人的原因,他甚至比我更加要对这些景象感到震惊。他不停地跟押送我们的人员问东问西,甚至都不怕引发他们的不满。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这么关心这里的事,他告诉我,他已经被这里的景象所打动了,甚至已经决定得到自由之后马上返回家乡,将自己的家人都接送到这边来,以便让他们也享受到这里的生活——哪怕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明帝国的反叛者带来的也无所谓。

我是能够理解他的想法的,不过我还是善意地提醒了他,因为迁居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算这里再怎么繁华,如果带着家人来到这里却没有谋生手段的话,那对他们一家恐怕是一种比留在家乡更可怕的煎熬。

而我的向导则说,他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已经跟人问清楚了,实际上这里非常缺乏劳动力。因为赵进势力打算大规模开发这一代的农业,甚至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农垦厅,在这个机构的统一规划和指挥下,附近的农业生产正以庞大的规模发展着。

而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徐州实际上最近一直都在招募劳力分配往他们的各处农庄,我的向导说赵进势力对农民的出产收取得并不多,至少比家中要承担的租税少很多,他只要和家人努力,就可以留存许多粮食,而且不用承担朝廷颁下的种种可怕的税赋。

说到这里,我就知道他的主意已定了,而我并不打算劝他改主意,只是代主祝福了他。

比起向导只想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来,我的想法要更加深一点。

在我看来,赵进势力的这种做法,无异于已经取代了朝廷,在这一代实现了有效统治——他重新规划了土地,并且承担了建设工作,甚至还已经完全取代了朝廷的收税权,可以说在这一带,他们才是政府,只是名义上还继续承服于明帝国朝廷的统治而已。

这种封建主拥有领地一切统治权、仅仅在名义上臣服于最高统治者的形势,在我们欧洲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在明帝国,除了遥远的边疆之外,几乎是难以看到的,甚至闻所未闻。在澳门熟悉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早早接近两千年之前,一位伟大的皇帝就已经取代了周王朝统一了中国,然后剥夺了这种封建主特权了。

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能够实现这样的事业呢?

我不由得对那个名叫赵进的人充满了兴趣。

带着这种兴趣,我开始怀着目的和押送我们的人交谈,不动声色地套取他们的信息。

好在,这些人都对赵进十分崇拜,因此我并没有费多大的功夫就得到了大量的信息。

听他们说,他们的领袖还十分年轻,甚至还不到三十岁。

对于这么宏伟的事业来讲,这个年纪年轻到过分了。以至于我们碰到的某些中国人还私下传言,给他们势力的急速蹿升附会上了一种神秘色彩,比如在他出生的时候,有一种神奇的动物或者有一种神秘的自然现象出现等等。

然而,就我的观察来看,这个势力的急速崛起并不十分神奇,而是有其脉络可循的——他实际上是中国第一个以工商业为主导的势力集团。

在它之前,中国有一些商人集团,某些甚至还富可敌国,但是还从未出现过这种同时实现了对土地、矿产、作坊、农业和资本同时进行控制的工商业集团。

这个叫赵进的年轻人,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徐州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工商业网络,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并且用这些利润来支撑他的政治利益,甚至还养出了一支军队——他就像美迪契家族那样,用商业财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其规模和速度,就我看来比美迪契家族还要惊人。

这是努力和天分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什么神秘主义的缘故。

而在我看来,努力比神迹更加值得敬佩。

随着我们一路北行,越接近于赵进势力的核心地带,我们愈发能够感受到这个地区异乎寻常的富裕,相比较于其他地方日渐凋零的农村,这里的乡民们显然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谋生手段,因而生活水平远远超出其他地方。

并不是纯粹农业上的原因。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片土地的土壤,然后发现并没有和一路上经过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说,相比较于气候更加温暖湿润的南部,对于作物来说这里的气候反而更加恶劣,按理来说,这里的农业条件显然是比不上我们一路所经过的那些地方的。

那么,从逻辑上来看,这里的富庶,更应该归结到赵进集团和人们的努力上面。赵进集团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秩序,而且减轻了对领民——您应该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的压迫和负担,让这些勤劳的农民可以享受到自己劳作的成果。

在对徐州的一切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之后,我决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更加深入地观察这个急速发展的地区。

十分不幸的是,我们的俘虏身份限制了我们的行动自由,使得我无法去访问我感兴趣的地方并且同这里的人交流。不过,这个难题很快就因为一个意外而迎刃而解了。

作为传教士,我们都会一些医术手段,而这些我们辛苦学得的知识很快给我帮了大忙:在一路上行进的时候,我们经过了押送我们的巡逻队队长的家乡,而当他经过这里时,他突然从家里人那里听到了自己的弟弟得了急症的噩耗。在他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我们向他提出可以帮助治疗他的兄弟,并且因为他一路上给我们的照顾,我们不会收取他任何报酬。

上帝保佑,我们的治疗十分顺利,他弟弟的急病很快就痊愈了,这个队长十分感激我们,因此在之后的旅途上,巡逻队对我们的约束十分宽松,甚至还有意放慢了路程,让我们可以尽量多地和当地人交流,并且游览这些地方。

这种宽松,某种程度上也是自信的表现——他们绝对不相信我们这些人能够产生什么威胁。

是的,十分自信。

和其他地方被灾荒和赋税折磨得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的农夫不同,这里的人们大多有一种欢快的神气,很明显,他们相信自己会在赵进和他的亲信们的带领下,生活会越来越好,而且没有人能够干扰或者阻挠他们实现这一点。

赵进的部下还是一般的平民们都有这种奇特的自信,明明他们已经在明帝国的腹地,变成了一个只是名义上效忠于明朝廷的独立地区,他们却丝毫不担心帝国朝廷有可能随时会来到的镇压,这其中的原因,我不久之后才明白。

在徐州势力减轻了对农民的压榨的同时,我可以向您保证,徐州势力的收入不会降低,甚至反而会有提升——因为,他们有更加可靠的聚敛手段。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工坊。这些酿酒、制作木器、制作纺织品的工坊,沿着大路比比皆是。而且,这些工坊,并不需要经过多么细致的调查就可以发现,显然其中的大部分是属于赵进和他的亲信们个人所有的。

这些工坊都吸收了大量人员,源源不断地产出各种产品,供应着徐州地区的人们,同时又增加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于是使得他们过上了一种相对富足的生活。

如果说看到这些就足以让我们惊叹于赵进势力的庞大财富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所看到的才真正震撼了我们。

当我们在押送下来到徐州城的近郊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大批集中在了一起的铁器作坊。每天都有大量运货的马车进进出出,让这些作坊每天都吞入着大量矿石,然后将其冶炼成铁浆,最后吐出了难以计数的铁制产品和农具,甚至还有盔甲和兵器,这里的作坊已经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集镇,当地人甚至私下里都叫它铁城。

虽然我们都请求想要进去看看,但是巡逻队长说什么也不肯,他说他奉有严令,绝对不允许放任何无关的人进入那里,避免破坏活动,否则他就要遭受严厉处罚——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住赵进对这些作坊的重视程度。

在要求被拒绝之后,我们的恳求终于也在队长那里争取到了一些让步,他允许我们远远地旁观一下那些作坊,还可以和上工的工人们聊几句——当然,这些都必须经过巡逻队员的监视。

于是,得到了巡逻队长的允许之后,我们就来到了这些铁器作坊附近观察了起来。

在这种工坊集中的地方,每天都在充满了煤烟和焦臭味的空气当中,我们发现有时候天空甚至都好像被尘雾给弄得有些灰蒙蒙起来..

*************

月初涨票总是艰难,大家没月票了吗?

感谢“用户没有风的夏天,用户花笑云白,随心自我0”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