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化悲痛为力量

商斌死了,因为是战争时期,只能丧事从简。但是商斌毕竟是商界名流,所以政界,商界还是有不少人前来吊唁。

商斌的长子商侣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到了苏联,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苏联加入共产党,在抗战前夕回到延安,此时正在敌后战场参加打击日本的战斗。没有时间回来参加父亲的葬礼。

丧事由次子商佳主持,商佳特别从宝鸡赶回来,他在商斌的遗体前汇报他在宝鸡的成绩来告慰亡父:“爹,你放心地走吧,我们已经想出对付日本鬼子飞机轰炸的方法,利用宝鸡的黄土高坡,便于开挖窑洞的特点,开挖窑洞做车间,将机器搬进窑洞。这样我们就不怕日本飞机轰炸了。爹,你放心,日本人是炸不跨我们的。我们虽然没有飞机和日本人抗衡,但我们有遁地术。他们来了,我们就躲到地下去,看谁耗得过谁?”

商仁也说:“爹,日本人炸毁了我们的工厂,我也没闲着。我已经着手开办煤矿,挖煤供给其他工厂使用。爹,你放心,日本人抢了我们东北的产业。我们就在西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总之,我会和日本人死磕到底。”

商楚想到自己自小深受父母宠爱。却一直任性离家远住,少年远离父母到北京居住,后来又到德国,回国后,由于战乱一直住在四川,这次回来却成慈父的催命鬼。多年的内疚,多年的委屈。一下子倾泻出来,哭得天昏地暗。

伯仁夫妇得知噩耗后,决定由伯仁做代表奔丧,自己留在重庆安抚公婆,商斌毕竟是有名的工商人士,此事根本瞒不住中枢中。

中枢中知道后,气愤得心潮难伏:自己的手足兄弟,一个被日本人扣押在上海,一个被日本人活活气死。自己也是年过古稀了,自感时日不多的他,决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为振兴中国的实业尽最后一份力。

他吩咐儿子媳妇:“不要把舅舅过世的消息告诉你们母亲。以免她伤心过度,气坏身体。日本人炸了我们的工厂,我们就做贸易,眼光要放远一点。我老了,不能动了,我就留在重庆,你们应该往昆明这个方向发展。日本人把我们的对外贸易口全部堵死了,昆明是我们对外的最大窗口。你们多多留意昆明这个地方。”

“是。老爷,我们一定留心。我们走后,谁来照顾您和太太?”

“我还没有老到需要人照顾,欧美元现在在重庆。伯仁,仲才虽然不是你的亲弟弟,但我和他母亲成亲了,他也是我的儿子,我没有能力救他,大家互相照顾还是应该的。所以你要大度些。”

“是,爹。”

“我老了,时间不多了,我就不去参加你舅舅的葬礼,我想我在重庆多做些实业,你舅舅在天之灵更高兴,你就代表我们家去拜祭你的舅舅。去了多安慰你的舅母和表弟们。”

“是,爹。”

伯仁来到西安拜祭了舅舅,马上安慰舅妈贾金子:“舅妈节哀顺变,舅妈悲伤太过,舅舅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我娘年岁已大,为了防止意外没有告诉她,是爹派我来的,表弟若有难事,我爹答应负责解决,请您放心吧。”

贾金子叹息道:“如不是该千刀的日本鬼子,我还能和你娘在一起唠唠嗑,现在一家人生生被分到四面八方。想见一面都难啊。”

“舅妈要保重身体,活到我们胜利哪一天。”

“那是必须的。不看到日本人投降,我死都不会瞑目。”

“慧熹要陪娘,不能前来,她让我代问舅妈,表弟好。”

伯仁安慰完舅妈,又和两个表弟交流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美国对日本宣战了,看来日本人离失败不久了,抗战胜利后,大家压抑已久的创业热情会喷薄而出的,我们现在应该开始着手准备抗日胜利后的生产大发展。以免到时候被人抢占先机,落到下风。”

“大表哥放心,我在宝鸡的纱厂已经正常运行,商仁的煤矿也准备开始投产了,宝鸡的工厂不少,我现在准备建一个发电厂,为其他工厂提供电力。可惜技术力量不够。”

“重庆人才多,技术人员我可以在重庆帮你们物色。你需要的水泥我们也可以优先提供给你们。你就放心地干吧。”

商仁也说:“等我的煤矿出煤后,我们被毁的面粉厂也可以恢复了。到时候我们力争发展成为涉足棉毛纺织印染、面粉,发电、煤矿等行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伯仁惋惜地说:“可惜我在重庆的产业被日军炸光了,我爹在香港的产业也所剩无几了,否则,一定加大投资进来。不过,重庆达官贵人多,我回重庆了,马上为你们在重庆招商引资。解决你们的资金问题,消除你们的后顾之忧。”

“谢谢,大表哥。”

办完商斌的丧事后,商楚在为留在母亲身边好好尽孝还是回重庆照顾商欣为难,伯仁已知道中枢中的安排,他对商楚说:“你还是留在西安吧,一则可以照顾舅妈,二则,握住一部分中家的股份也可以为德祎将来做好安排。”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想利用这笔钱来在西安开办一所遗族学校。也算是为国分忧吧。”

“钱已经交给你了,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谢谢,大哥。”

伯仁本想带儿子州祎回重庆,谁知州祎在重庆目睹日本鬼子对中国人的残害后,萌生起杀敌报国的决心,他得知延安是抗日的革命圣地后,计划到延安去看看,所以,他对伯仁说:“爸爸,我想留在西安打鬼子。”

“你还小应该多学习,鬼子离失败不远了,到时候建设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不是打日本鬼子。”

看到伯仁反对,州祎就不告诉伯仁自己真实的想法:“是,爸爸,我还是想留在西安,西安比重庆开阔,比重庆安全。还有就是西安有表弟,表妹作伴。不像在四川这么孤单。”

“好,你就留在西安,要听长辈的话,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多跟两位表叔学怎么做人做事的。不要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了,就放纵自己。”

“是,爸爸。”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