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啊!”
震天的喊杀声在黄河之滨响起,响彻云霄,震彻四野!
这已经不知道是赵军的第几次内战,自相残杀的内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各自的将领的号令之下,叛军与官军短兵相接,首先发起进攻的是叛军。叛军以五千骑兵横冲直撞,携一股一往无前之势,宛如海啸一般往官军的方阵冲击而去。
“轰隆隆!……”当马蹄踏在盾牌上的时候,发出了一阵阵的巨响,恍若惊涛拍岸。
“啊!嗷呜!”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纷乱的马蹄打在盾牌阵上,不是人仰马翻,就是盾牌被压垮,然后马上的骑士一记突刺,带走了持盾敌人的性命!
“冲啊!”
“跟我杀!”
天下没有打不破的壁垒。再坚固的盾牌阵也抵不住骑卒强大的冲劲。绕是如此,这阵前的第一道防线,盾牌阵已经减缓了叛军骑军进击的势头!
官军这里,在石闵的发号施令之下,开始撤开盾牌阵,放这五千骑卒进来。
同时,石闵令旗一挥!
“索超、文泰!”
“末将在!”跟在石闵身边的索超、文泰二将顿时应声而出。
“你二人各率骑兵二千,从左右两翼,迂回包抄敌阵之两侧,只许骚扰,不得恋战!”
“诺!”
二将轰然唱诺,随后各自点起二千骑兵,策马奔腾,从官军的两侧杀出,扑向敌军方阵的两翼。
来的好!
石冲虽是酒囊饭袋,但是其麾下也有能征惯战,深谙谋略之人,陈暹便是其中一个。
陈暹道:“大王,敌军两翼旌旗煽动,烟尘滚滚,似有骑卒运动!慎重起见,请大王派出重甲步卒护佑我军方阵之两翼!”
“好!”
随着石冲一声令下,叛军派出重甲步卒五千人,分别往军阵的两翼走动。
与此同时,叛军的五千骑卒已经杀入官军飞方阵当中,似乎想从中撕开一个口子,好对官军分割包围。
石闵不慌不忙,官军的战阵再次变化,呈现一个倒三角形。但凡是冲入官军方阵的敌兵,不是被割了马腿,摔得人仰马翻,就是被活生生的拉到地上,然后乱刃分尸!
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在于其机动力,宽阔的平原是他们的主场,在这里,骑兵的优势明显大于步兵。但是石闵显然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任凭这五千敌军骑兵冲入自己的军阵,然后整个方阵都开始变化,步卒配合盾牌手、武士,骑兵游走,挡住了骑卒的势头。
“去死吧!”
一个马上的叛军骑兵挥着长枪,杀死了一名盾牌手,但是随后,一名一手持圆盾,一手拿着长剑的官军武士便挥剑而来,一剑封喉,杀死了敌人。
“噗嗤!”
鲜血淋漓!
从高处俯瞰下去,这五千骑卒陷入了层层包围,以他们的突击力,根本无法突破官军的方阵。而官军的方阵,早在叛军杀进来的时候,便已经分散开来,叛军的力量开始一点一点的消耗,最终如石沉大海,没了声息。
而文泰和索超所率的二千骑兵,受到了叛军重甲步卒的顽强抵抗。官军骑军没敢硬碰硬,只是在那里弯弓射箭。
眼看着叛军已经陷入了劣势,但石冲并没有着急,因为他还留有后手!
“报——”
官军的中军大纛那里,一名小校飞骑而来。
“大都督!大事不妙了!我军后方,突然出现数千叛军精骑!”
闻言,石闵的眉头一皱,但是稳如老狗,一点都不慌张。
众所周知的,打仗的时候石闵比任何人都要谨慎。
许多统兵大将,在战争中,一般的统兵大将会派出斥候在军队的方圆十余里之内侦察,但是石闵就不一样,他大力培养斥候部队,所以他所率的军队,连方圆三十里之内的风吹草动都能打探得到。
“叛军距离我军战阵还有多远?”
“已经不足十里了!”
“什么?”石闵终于动容了。
“斥候部队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敌军到了十里之内才有消息传来?”石闵非常不满。
小校一脸愧色:“大都督,我军派出去的斥候被敌军逐一猎杀,要不是有精锐的斥候拼死杀出重围,回来报信,可能到现在咱们都不能得知后方叛军的动向!”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石闵当机立断:“李农!”
“末将在!”李农当即站出来。
“你坐镇中军大纛,指挥全军作战!”
“遵命!”
“且慢!”
这时,在一侧的董匡忽然出声。
“嗯?”
董匡叉手道:“大都督可是要亲自统军迎战将来的叛军?”
“不错。”石闵并没有隐瞒。
“不可。”
“有何不可?”
董匡义正词严的道:“大都督乃万金之躯,又是我军主帅,岂可为了逞匹夫之勇,抛弃全军,以身犯险?”
听到这话,石闵有些不悦地蹙眉道:“叛军来势汹汹,我军战阵后方大多是新兵,战力不强,一旦被叛军精骑冲击,成溃败之势,后果将不堪设想!”
全线崩溃这个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石闵的忧虑不无道理。
后方突然出现的数千敌军战骑,必是精锐,而官军方阵后面的将士,绝大多数还是刚刚上战场,还没经过血与火的磨砺,骤然碰上那冲击力极强的叛军精骑,只怕会溃不成军!
而后军溃不成军,所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这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连带着中军、前军都会猝不及防,然后惨遭分割包围!官军就此一败涂地都不是不可能的!
想想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八十万大军又如何?兵马太多了,反而难以应对突发状况。
石闵有所忧虑,所以打算亲自出战,率领最精锐的破军营杀出去,硬刚这即将冲来的叛军精骑。
不料,李农也有不同的见解:“大都督,董将军说的有道理。冲锋陷阵的事情自有麾下的将士去做,大都督贵为一军主帅,理应坐镇中军,岂不闻项籍、孙策之事乎?”
项籍?孙策?
董匡又道:“是啊。大都督,项籍、孙策号称万人敌,自身更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匹夫之勇,何以敌万人?大都督是想做项籍还是刘邦?”
楚霸王与汉高祖,孰优孰劣?
撇开人品不说,石闵当然更愿意做作为成功者的刘邦。
项羽和刘邦算得上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在后人对项羽和刘邦的评价中,很多人把项羽定位为英雄,而把刘邦看成一个混混,然而正是这个混混却把英雄人物项羽打败了。
说项羽是一位英雄一点也不为过,他27岁时就已经是一位锐不可挡的霸主了。
在消灭秦国的战争中,项羽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诸将皆慑服”,东救齐地,西破章邯,而在巨鹿一战中,更是置生死不顾,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关键性胜利,“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气概可谓雄伟英武,声势如日中天。
《史记》中记载说,项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而刘邦也确实是个混混,年轻时不太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下地劳动,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
后人对项羽和刘邦的成败分析的观点有很多,对他们二人性格的评价也很多。
很多人认为项羽目光短浅、自满自得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认为刘邦则狡黠、油滑,工于心计,善于吸引他人为己所用。项羽和刘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我。在项羽的心中,他一直都把自己看作英雄,他也一直以英雄的气概来要求自己。
项羽出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中,小时候一定听了很多楚国大将们的英雄事迹,而他本人也“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是名将后羿,可以说项羽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作为英雄人物的。长大后,他又取得了那么大的战功,有那么多人敬畏,因此英雄的形象在他内心深处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他排斥才华过人的韩信,因为韩信受过胯下之辱。
他欣赏敌对的樊哙,因为樊哙忠勇豪爽,他认为樊哙是个壮士。
这两个例子说明英雄在他的心中多么重要。但他内心的英雄,只是武力上的英雄,而不是智勇双全的英雄。
因为在项羽的内心中,他早已把自己定位成英雄,于是他不爱学习,也不喜欢总结自己,他的才华只停留在带兵打仗的层次上。而且,他放纵自己的情感,凭自己的喜好奖罚部下,凭自己的喜好杀人。
他没有把心思放在国家的管理上,没有把心思放在招揽人才上。
项羽的人生一直都很顺,似乎没受过什么挫折。当他经历人生中的挫折时,就是乌江兵败,而他处理这次挫折的方法却是采用了自刎。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很悲的结局,但项羽却死得很有英雄气概。
也许在项羽的内心深处,他的英雄形象是不能受损的,他不会象韩信那样能忍受胯下之辱,也不会象刘邦那样鸿门宴上请罪,他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天之亡我”,是上天要他灭亡。
刘邦是个草根,是个混混。
在他的成长经历中,他一定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他在与人打道的过程中,也一定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刘邦似乎没有什么经典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有斩白蛇、鸿门宴和不拿一钱,却以名义上的“贺万钱”进谒吕公,并得到吕公的女儿做媳妇。
从这几个故事中,看出刘邦的魄力,看出刘邦是个心理承受力强的人,而且不感情用事。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更加说明了这点。
最终,石闵还是被董匡说服了。
“叱罗那!”
“末将在!”
“你即刻率五千骑兵,绕开方阵,直扑我军后方,阻击叛军精骑!”
“遵命!”
骑兵冲锋的势头是很迅猛的,石闵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打算速战速决了!
在叱罗那点起自己的五千胡汉并存的玄甲骑兵的时候,石闵又拔出手中的立即,高声道:“破军营何在!”
“在!”背后武装到牙齿的一千破军营的将士轰然唱诺。
“随我冲阵!”
“全军出击!”
“杀啊——”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215章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