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归降与否,全在太子殿下一言!
吐蕃的国师还在大明的国都应天府,本来朱棣已经忘掉这事儿了,现在科格勒更是要来见自己,难道鞑靼还没有打消归降大明的念头?
这不应该啊!
按照朱棣对吐蕃的了解,对吉拉德这个人的了解,吉拉德并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就认输的人啊!就算是吉拉德已经向大明递交了国书,但是按照吐蕃这一向白眼儿狼的个性,现在吐蕃还没有完全的掌握在大明的手中,恐怕其中还有变数!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朱棣眼眸深深的一眯,思索了片刻,才说道:“本宫知道了,让科格勒进来吧,请他.....去正厅吧,毕竟科格勒也是吐蕃的国师,而且......本宫对他还是比较佩服的,就好生的招待他一下吧!”
古代的府邸,都是正厅和偏厅分开的。偏厅,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招待一些比自己身份地位比较低,或者比较私密的客人;而正厅呢,则是用来招待一些身份比较尊贵比较重要的客人。
故此,朱棣用正厅来招待科格勒,已经很能显示朱棣对于吐蕃的这位国师科格勒的礼遇了!于是,纪刚在听到朱棣的命令之后,直接点头,转身就离开了。daqu.org 西瓜小说网
而朱棣,则是眼眸深深的一眯,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微微的自语说道:“科格勒啊,能够以他国的国师,在华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这绝对是一个人才,要是能把他挖过来给大明效力的话,那对大明而言,对本宫而言,都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啊,吐蕃能从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能与叫板的国家,自然是跟这个国家的反复无常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中的领导人的智慧也是不能忽略的!”
“这样说来......挖人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
想着,朱棣的眼中精光一闪,转而就看到他的嘴角微微翘起,眼眸微微的一敛,对这个名声在外的科格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此时,东宫正厅。
科格勒正在正厅当中来回的踱步着,他脸上的愁容不断,眼中的神色充满了焦虑,好像有什么事情让他非常发愁一样。而就在这时,一阵笃定的脚步声忽然就从外面传来,紧接着,就是一道爽朗的笑声,陡然传来......
“鞑靼的国师在此,本宫未能远迎,还望科格勒大人见谅啊!”朱棣一边儿笑,一边儿就走进了正厅当中。
科格勒见到朱棣,脸上的一切愁容瞬间消失,只见他连忙快步的向朱棣走过去两步,转而就笑着拱手说道:“太子殿下这么说,可是折煞了老臣啊,鞑靼乃是大明的下国,今日科格勒能见到殿下,能在正厅当中被殿下这样迎接,对下官而言,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下官怎么敢奢求其他的事情呢?”
朱棣闻言,眼眸微微的一挑,看了科格勒一样,转而就笑着说道:“科格勒大人对我汉家的人文事故很是了解啊!”
科格勒闻言,躬身更低了,说道:“大明乃是继承了汉家文明的千年古国,下官自幼就非常崇拜汉家文化,曾经研习日久,而且不仅仅是下官,我吐蕃的赞普吉拉德陛下对汉家的文化也是非常的敬仰,一直以来都想要来大明求一些汉家文化的经典回去,但是年来事多情杂,不能脱身,无法亲身来会!”
朱棣听到科格勒这样的话,只是呵呵的一笑,并没有接茬。
竟然还想要求大明的书籍?被你们偷学过去,然后用来对付大明吗?也许那些草原莽汉子有几个会玩的,但是他们毕竟上不了台面,但是你吐蕃什么尿性,本宫能不清楚吗?
之前大明犯过的错误,你们以为本宫还会再犯吗?
朱棣眼眸微微一眯,还是不搭话,转身就笑着走回到了主座上。
科格勒见状,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虽然只是和朱棣随意的交谈了几句,可是朱棣的反应和应变,以及对自己看似亲密,实则疏远的事实,都让他心里有些紧张。
大明太子的名声,他早就听过无数遍了,可是这么近距离的面对面,他还是第一次。到这会儿,科格勒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人言大明太子英名盖世,所言非虚啊!
这大明太子,十分难缠。
朱棣坐到主座之上,拿起桌子上的一杯热茶,轻轻的吹了一口气,慢悠悠的喝了一口,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科格勒大人,本宫知道,你呢,是吐蕃国当中少有的智者,所以本宫认为呢,我们聪明人只见,还是少一些少一些没必要的寒暄吧!”
“本宫是个直爽的人,喜欢开门见山的说话,直来直去,所以你有什么话,就请直说吧!”
科格勒听到朱棣的话,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眼角深处闪过一丝惊慌的神色,但是表面上,却是没有丝毫的表现。
只见他直接就说道:“太子殿下,其实此事已经拖了一个月了,只是下官知道太子殿下一直忙于大明的国事,就没有前来叨扰。”
“之前我吐蕃,因为受到奸人的挑拨,使得我们在鞑靼,令太子殿下置身险地,后来我吐蕃痛定思痛,知道自身的错误,就斩杀了那些奸佞之徒,后来为吐蕃和大明的百姓们着想,我吐蕃赞普作出万难的决定,决定归降大明,希望大明能像对待朝鲜国一样,可以收下吐蕃,并且让吐蕃王室和朝廷得以保全。”
说着,科格勒顿了一下,他抬起头来看着朱棣,说道:“此事本官曾经向大明皇帝陛下说过,皇帝陛下说,这一切都是殿下之所为,故此,理应应该由太子殿下亲自来决定!”
“所以,下官才到此前来,就是希望能得到大明太子殿下的回复,毕竟此事就这样拖下去,对大明而言,对吐蕃而言,都是没有好处的!百姓们人心惶惶,恐而生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