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褒有贬

1981年二月,《收获》第一期上市,和往期不一样,这一期一上市,就显露出了大卖的潜质。

首周销量就达到了五万六千册,甚至赶上了往期一个月的销量了。

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一期的《收获》刊登了姜玉楼的新作《扬名立万》。姜玉楼+新作品,如今已经成了八十年代的流量密码。

还别不服气,只要有姜玉楼的名字,别管是杂志还是小说,他就是好卖。

相比晦涩的现代文学,还有充斥着伤痕文学的文坛,姜玉楼的小说简直是一股清流。没有痛斥过去,没有感伤,反而通俗易懂,而且每部作品的题材都不一样,新鲜感十足。

也正因此,现在姜玉楼的小说就是销量的保证,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关于姜玉楼这部《扬名立万》的评价,文坛的意见不算统一。

近两年,姜玉楼太红了,红得让许多人眼热,这也为他招来了不少嫉妒心强的作家的敌视。

其中,就有一位老作家在《燕京文艺》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要评价1981年最令人失望的作家,那一定非姜玉楼莫属。姜玉楼最早写过短篇小说《李十三推磨》之后又发表了大中篇小说《黄土地》。这两部作品无论是故事的深度,还是对陕西民俗的探讨都让人眼前一亮。当时,我本以为华夏大地要出现另一个柳青似的作家。

但,可惜的是,当一个人成名后,他会很容易迷失自己,迷失在名利之下。尤其是像姜玉楼这样的年轻人,更是很难抵受住诱惑。这从他最近的几部作品就能看出来。如今我们的国家,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需要我辈作家为民众奔走疾呼,高声呐喊,姜玉楼却沉醉于写通俗小说,迎合普通民众,忘记了作家的职责,这无疑是一个作家的堕落。

尤其是新作《扬名立万》问世后,更是让人失望不已。一度让人怀疑,姜玉楼是不是彻底变了。”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单调且乏味,尤其是缺乏深度。相比于其他经典作品,这部小说的主题显得单薄无力,没有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性。

写三老,似乎想要影射民国时期的上海滩,结果也只是浅尝辄止。同时,角色的塑造过于刻板,缺乏立体感,仿佛只是为了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存在,没有真正深入探究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整个故事仿佛真的如同小说的名字,全部都是为了扬名立万。”

这位老作家的评论,犹如一篇檄文,或者战书,引得不少眼红的人纷纷下场评论。

“姜玉楼,盛名之下,难副其实。《扬名立万》是一部悬疑小说,但是小说的结构和节奏却颇为混乱无章,我作为读者,很难沉浸其中。”

“这是一部故弄玄虚的小说,让人失望,所谓的伏笔,暗线,不过是作者的噱头而已。”

“本年度最令人失望的作品,姜玉楼需要向老一辈作家学习。”

此外,还有人对小说的主题提出了质疑,并大声疾呼,“《扬名立万》是在赤裸裸的宣扬对名利的追求,这部作品应该被封杀,不能在让他荼毒民众的思想了!”

“小说中的主角刻板化也就罢了,但是他们都是什么人啊,全都是人格低劣的人,这样的主角真的好吗?”

乍一看,姜玉楼仿佛陷入了水深火热中,翻开报纸,全都是对他的批评声。

这种情况,跟姜玉楼的预想差不多,每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它不同的受众,他又不是美金,怎么敢奢求自己的作品会受到所有人的喜欢。

然而,尽管《扬名立万》在许多思想腐朽的老作家们的眼中一无是处,但在很大一部分普通读者心中,它却是难得的悬疑佳作。

许多读者纷纷写信给本市的报纸,声援姜玉楼,为《扬名立万》这部作品鸣不平。

其中,姜玉楼的新晋迷妹,佟丽丽就在《燕京日报》上为他正名,

“《扬名立万》是一部令人瞩目的作品,不仅因为其精彩的故事和人物刻画,更因为它所探讨的主题。

这部小说在描述一群失意的电影人如何通过拍摄一部关于轰动一时的“三老案”的电影而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也深入地探讨了诸如名声、真相、道德和人性的主题。

首先,小说中的“扬名立万”这一概念不仅仅是对名声的追求,更是对个体价值的探索和肯定。在小说中,这些主角团的电影人或许已经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但他们的内心仍然有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真实的追求。通过拍摄这部电影,他们不仅希望能够找回自己的名声,更是希望找到对自己价值的重新认可。

这其实也反映了当代社会中很多人所面临的困境: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其次,小说中所探讨的真相主题也令人深思。在“三老案”这一核心案件中,真相被层层掩盖,使得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而主角团为了追求真相,不惜冒险深入其中,挖掘出案件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也引发了我们对真相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真相是否总是那么容易被发现?而我们对于真相的追求,是否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本人身为一名记者,读了小说后更是大受震撼,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再者,《扬名立万》也对道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一些角色,虽然在电影界有所建树,但他们的行为和道德标准却饱受争议。而当他们面对“三老案”时,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这也让我们思考:在面对名利和权力的诱惑时,我们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最后,这部电影也探索了人性。在面对生死、权力和利益等考验时,每个人的人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的人选择追求名利,有的人选择坚守正义,还有的人选择逃避。而正是这些选择,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

因此,我认为这部作品不仅不会让姜玉楼跌入深渊,反而是他的又一部经典代表作。另外说一句题外话,这部作品最先出的是话剧剧本,并且已经被人艺采用,并早已面向观众表演。”

此文一出,对姜玉楼新作的贬低声音立时消散了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