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出书计划

有了涂优的即兴坐诊,客厅里的几组人很快便熟络了起来。

恰好,这个时候,饭菜开始陆续上桌。

一群人围坐在临时拼起来的长条桌上,把酒言欢,吃的不亦乐乎。

由于有张龙祥和杨立明的存在,米馨和几个同宿舍的闺蜜全程都在后院中用餐。

女同学们不能喝酒,李大国为她们准备的是橙味汽水。

期间,客厅中的大佬们,包括张龙祥在内,也抽空过来敬了她们一圈酒,姐妹们也皆大欢喜。

一顿热闹的暖房酒席吃完,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半。

宾客陆续起身离开,秦文静则是为各自送上一套精美的手工瓷器作为伴手礼。

张龙祥最为尴尬。

他精心挑选的礼物规格,还不及伴手礼的一半儿。

好在李大国不计较这些凡文俗节。

不出意外的意外。

李大国再次喝多了。

他本来就酒量一般,再加上在场的每个人全都压他一头,想不喝都难。

宿醉醒来,已是第二天的清早。

吃罢早饭,几人分头忙碌。

几人当中,最忙的居然是麦冬。

她不光抽调了两组守卫,悄悄加强了四合院的安保,而且还自作主张盘下了左右两处宅院。

这之后,她一是撺掇着秦文静继续设计和重装另外两套宅院,再有就是,组织工人,将三套宅院之间挖了一条地道。

说是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在地下避难,或是从另外的出口撤离。

李大国觉得这样的规格有些多余,但挡不住麦冬执拗的坚持,只好任由着她折腾。

有了额外的设计工作,秦文静的工作也很忙碌。

她一边张罗着几处宅院的装修,还得推进着自己在帝都的装修业务。

忙里偷闲,她还在四处搜集文玩字画。

肉眼可见的,李大国带过来的两皮箱钞票每天都在减少。

李大国每日则是奔波于航天院和燕大之间,他的专题培训持续在进行。

而且,电研所和燕大合作的手机和数据库项目已经启动。

他每天忙到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好在各个项目的进展非常的顺利,完全没什么磕绊。

时间很快来到了五月底,天气开始炎热。

这一天,李大国在燕大上完课,刚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不想却被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拦住了去路。

“大国你好,我是清北出版社的许明,最近一直在听你的讲座,你的每一堂课都非常精彩。”

来人自报家门,李大国则是满是疑惑:“许主编,不知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你的专题课都快结束了,可是学员们却连本像样的教材都没有,可不可以把最近的讲义整理一下,我们社可以帮着出版。”

许明搓搓手,试探性的询问道。

李大国的课程,尤其是编程课,讲的非常精彩,每次课,听课的学员恨不得都能把诺大的阶梯教室挤爆。

许明从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嗅到了商机。

如果将这些讲义出版,肯定能受到大批计算机爱好者的追捧。

“费用怎么算?”

李大国随口多问了一句。

关于出书,他早就有过打算,计算机和编程的推广离不开书籍出版。

之前,他也有叮嘱邱伯军,将自己所有的讲义全都整理归档。

不过在这个年代,图书出版应该赚不了太多。

当然,这是相对于李大国当前的收入来说的,要换做一般人,那出一本书的收入,肯定要比上班强太多了。

“以你的名气,我们社可以给到每千字30元的顶格稿费,如果你的书能有30万字,那至少可以收入9000块。”

九千块,在当今只有三四十块工资的年代,已经相当于普通人近二十年的收入了。

但是对于李大国来说,完全没有一点心动的感觉。

“许主编,可不可以这样,我不要稿费,但是贵社要按照发行数量,支付我3%的版税。”

李大国思考片刻,悠悠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以他想要出版的《C语言编程》为例,后续那可是每年会出版的,据说合计销量得有几千万册。

一次性给个万八千的,简直是巨亏。

“大国同志,稿费是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的,您提的这种方式没有相关的依据,恐怕没法满足您的要求。”

许明双眉微皱,委婉的拒绝道。

他以为,李大国完全是不懂图书出版的规定。

“我建议你可以回去商量一下,如果可以,那书稿我会尽快提供,否则,那就只好以后有机会合作了。”

李大国打了个哈欠,准备驱车离开。

他完全不担心找不到出版社合作。

再说了,电研所的级别可不低,大不了自己成立个出版社,单独发行就是了。

“大国同志,我想你可能是不了解出版界的规则,业内真没这么干的。”

许明面露难色。

他是真喜欢李大国的课程,但破坏规则的事儿,他真没那么大的影响力。

“你们还是商量好了再谈吧。我手里不光有编程有关的书稿,还有计算机运维、机械原理、数据库设计等稿子。

如果合作的话,我可以一次性提供三份书稿先。”

李大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如果能达成合作也不错,清北出版社,毕竟是技术圈中数一数二的大社。

不过,他也没想一次能谈成。

做生意,总得有几轮的拉锯。

辞别许明,李大国没再停留,回家休息。

第二天一早,许明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他连夜将李大国的要求报给了社领导,社里又和清北加急汇报了一下,最终破天荒的同意了李大国,三个点的版税诉求。

接下来,就等着李大国提供书稿了。

之后的几天,李大国像个真正的讲师一般,专著的做着自己的培训工作。

时间来到六月初。

燕大、航天院的专题讲座,终于告一段落。

不过,这之后还排了清北和夏科大的两场讲座,那就得再看他的档期了。

简单和老师、几位师兄打了招呼,确认没什么其它的工作,李大国带了秦文静和麦冬,再次踏上了返回南山村的道路。

路途单调,除了疲惫,没什么事情发生。

不过车子驶过长山的时候,道路却发生了变化。

经过一个多月的征地、拆迁、整修,长山到柏岭之间,愣是开出了一条宽约十几米,双向六车道的大马路。

虽然这条路的路面只是铺了一层三合土,不是柏油路,而且中间有些桥梁和隧道没有通车,但已经可以正常行驶了。

这无形中将帝都到南山村的路程,缩短了一小时左右。

南山村到长山,更是只需一个小时不到。

有了好走的道路,几人的心情也变得舒畅轻松。

不过车子刚过柏岭县城,李大国却被一阵扑面而来的刺鼻的味道给呛到了。

“这是什么情况?”

李大国示意将车子停靠在路边,下车观察。

气味儿是在路旁的饮马河飘过来的,肉眼可见的,之前清澈的河流,如今已经被染成了五颜六色。

“河水怎么会是这种颜色?”

秦文静也很是惊讶。

饮马河可是她最喜欢的河流,平时没事的时候,她经常会在河边漫步。

可如今,它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完犊子了,棉纺厂投产了。”

李大国转眼就有了答案,他惊慌失措的上了车,催促着司机赶紧往陈庄开。

河流污染如今算不上什么大事,

但有着后世思维的李大国可不这么想。

饮马河可是整个饮马河乡的母亲河,河流两岸的村民更是靠着它灌溉、生活。

这要是污染到不能饮用可就麻烦大了。

尤其是它的下游是黄村大水库,那个水库可是整个省城的水源地,要是出了问题,可不是小事。

几人匆匆赶到杜俊彦的办公楼下。

这次,那个行政小姐姐倒是没再为难李大国,一是她已经知道眼前的年轻人身份不一般,二是旁边的秦文静她是认识的。

不过,不巧的是,杜俊彦没在。

这几天棉纺厂在试产,他几乎全天都在那边盯着。

好在现在有对讲机可以联系。

李大国一个通话便确认了他的位置。

几人匆匆赶到巨大的棉纺厂,果不其然的,杜俊彦正在指导一群女工进行操作。

“呦,大国,今天可是稀奇,一回来就先奔我这儿来了。”

杜俊彦一眼就看出了李大国是刚返回南山村,随口开了句玩笑。

“棉纺厂把整个饮马河都污染了,我要是再不来就出大事了。”

李大国顾不上寒暄,直接拽了杜俊彦就奔印染车间。

其实,陈庄自打第一天开始投产,污染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其它工厂排放的都是泥沙,只有造纸厂和棉纺厂有很大的化工污染。

“不就是些废水吗,没啥大问题吧。”

别说是杜俊彦,就连秦文静和麦冬都觉得李大国有些小题大做了。

这年头搞生产,哪儿能没有废水产出。

“一时半会儿也给你们解释不清。”

李大国没空多说,带着几人在车间附近转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一块合适的空地。

“俊彦,你找几台设备,在这里挖两个大坑。我现在设计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你们照着图纸抓紧施工,争取三天内,将污水问题处理了。”

污水处理的流程不复杂,类似后世的饮水机的过滤系统。

主要靠砂石和活性炭对污水进行处理。

处理完后,再排放到河水当中,这样不说有多干净,起码不会过多的影响河水的水质。

李大国说完,不待几人点头,径自找了个临时办公室,勾勾画画半小时,一套简单的污水处理系统便设计完成了。

“俊彦,棉纺厂的试产情况怎么样?”

解决完要紧的事情,李大国随口问了一下棉纺厂的情况。

“总体还算不错,招了两千女工,现如今整个流程已经走通了,估计要不了半个月,就可以正式投产运行。”

与其它工厂不同。

棉纺厂主要以女工为主,这无形当中给上五村和附近的妇女找了一条稳定的财路,现在,整个饮马河乡都在拍手称赞。

“那第一批布料就用来加工电研所、陈庄、长山的工装吧。”

李大国期盼棉纺厂投产已经太久太久了。

现在的南山村,哪怕是有钱,也买不到太多布料,因为没有对应的布票。

“我也是这么想的。”

杜俊彦咧着嘴大笑。

他这几天的心情非常不错。

衣食住行,吃饱饭的问题早已解决,住房现在更不用说了。

至于出行,别说是南山村,整个饮马河乡估计都是人手一辆自行车,而且汽车也已经在稳定生产。

眼下急需要解决的就是穿衣问题了。

有了棉纺厂,估计到不了年底,整个乡都会有新衣服穿。

“文静,回头你和你那几个闺蜜一人帮着设计几套工服吧,让工友们也选选,到时候春秋、夏、冬,一人来上三套。”

李大国豪横的说到。

一人三套工服,在如今的年代,那可是巨大的福利。

甚至比发一百斤猪肉也不次。

“那一人得给我们做条裙子。”

秦文静趁机坐地起价。

现在已经进入夏天,每个妙龄女子都渴望有条梦寐以求的连衣裙。

“少不了你们的。”李大国宠溺的点头应允。

别说是裙子了,到时候搞几条黑丝、肉丝都可以,反正到最后也是便宜了自己。

“大国,能不能帮我们侦查大队也设计一套作战服?”

麦冬清晰的记得,李大国曾说过,作战服也有不小的改进空间。

既然已经有了布料,那就可以考虑新型作战服的事情了。

“别说是作战服了,被褥也都全部更换。而且,还可以额外帮你们设计一套吉列服,能大大提升单兵伪装能力。”

侦查大队是最辛苦的,理应优先考虑。

但是作战服则只能是先应付一版出来,毕竟,棉纺织品不能防火。

到时候可以让材料组那边研究一款防火、耐磨的面料,专门针对侦查大队供应。

“谢谢。”

麦冬虽然面儿上瞧不顺眼李大国,但心里对他是由衷的感激。

自从组建了侦查大队,李大国已经不止一次的帮着升级作战装备了。

现在这支队伍的侦查作战能力,简直可以用逆天来形容。

以最近的几场实战演习为例,侦查大队作为蓝军进行对抗,其战损比一直保持在1:50的水平。

也就是说,红方损失50人,才能换蓝方1人。

往往是,演习刚刚开始,连蓝方的影子都没看到,战斗就结束了。

现在,麦冬的大队简直可以用“恶名昭著”来形容,人送外号“魔鬼军团”。

而这一切,全都离不开李大国的功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