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友情

陈都文一边递茶,一边笑道:“这么说来,允明兄是天水城前来沛县探亲啊,不知是哪户人家。

允明兄莫要介意,只是允明兄此等风采,不似市井小民,沛县有名的祝姓大家我也都认识,说不定上一辈还是世交呢。”

叶安摇头苦笑:“此次不过是来探寻以前一表兄,但是来了沛县才发现表兄早已仙去,哎。”

“竟是如此,还请允明兄节哀。”陈都文面露感慨之色。

叶安道:“无妨,早已经看开许多,倒是都文兄与夏家之事更令人唏嘘,我来沛县时,便听伙计说起,都文兄如此痴情,令人敬仰,可惜天不遂人愿。”

陈都文眼眶微红,似是想起什么,默然不语。

叶安只得多加宽慰。

少许,陈都文收拾心情,又道:“我最喜结交如允明兄这般人物,不知允明兄在何处高就?”

“小小人物,不足挂齿。”

“哈哈,允明兄莫要谦虚,实不相瞒,一旁是我伯父隋老,他已经达到六品武道境界。

方才他便感知到允明兄的不凡,我看允明兄也是读书人,能让隋老另眼相看,只怕也是进士人物,却不知哪年高中,又任职何处?”

陈都文依旧面带笑意,叶安心里却是一叹。

“今年春闱刚中的进士,不过任诏还未下来,也是趁着这次时机出来探亲,不曾想能与都文兄结识。”

“缘分缘分!哈哈!”

两人相视大笑,各怀心思。

聊至傍晚,叶安借口要走,但陈都文极力挽留,又道是第二日要引荐姥爷相识,叶安推脱不得,心中也有新的计较,便留了下来。

是夜,陈都文屋内。

陈都文与隋老正在下着围棋,隋老手持白子,陈都文持黑子,撕战正醇。

一名小厮跑了进来。

“少爷,打听到了,今年春闱确实有一人名唤祝允明,是天水人士。”

陈都文点了点头,挥手让他离去。

一旁隋老开口道:“有什么奇怪之处?”

陈都文摇了摇头:“没有,只不过沛县虽大,但忽然来了一个堪比进士的人物,终归有些奇怪,不过确定他没有问题便好,多结交一名进士没有坏处。”

隋老沙哑的笑了笑:“你这小心劲,与你姥爷极像。”

陈都文哈哈一笑:“我比姥爷差远了,明日引荐姥爷认识,来日京都姥爷就又能得一助手,至于夏家那边,今日亲信来报,先前培养的山匪已经被人剿灭,诘问鬼神的祭祀物只能亲自动手了。”

隋老摇头:“我一生杀人无数,倒不忌讳,不过我很好奇,那幽都人你是如何认识的,要知道幽都人曾被圣人屠戮,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剩多少了。”

“隋老,这件事没办法告诉你,我与那人立过契约。”陈都文抱歉道。

陈府客房,叶安手持经义,但却始终没读进去。

叶安之所以敢留下,一是猜测对方并不知晓自己的存在,第二也是因为此刻真容相见,对于叶安等同于多了个身份。

敌在明,自己在暗,也算是优势之一,原先计划投靠青羊知府刘岁山,现在看来可以先作为备选,毕竟自己在这里还可以时刻观察陈都文的动向。

而陈都文的动机叶安也能猜到一二。

时值大周动荡,各家各户权势者,都会期望增加自身羽毛,以求乱世到来的自保,今日看情况应是陈都文想要邀请自己作为客卿,只不过必要的试探还是会有。

幸好自己也时刻关注每年的春闱,进士已然是功名的佼佼者,天阳省每年都会宣扬当年中选的进士,是以叶安尤其关注。

这个祝允明他听闻过,苦寒出身,家中并无亲戚,也无力上文院,都靠自学成才,独来独往,作为年轻时的叶安身份最是合适。

“对不住了,背锅侠祝兄。”

念头不止,叶安干脆翻出在那密室里寻到的另一件物事。

《因果鉴》

“万物可结因,万事可立缘,因缘建立,契约成立,种下因果后,双方相隔万里亦可感知,冥冥之中,气运将...”后面的字迹被焚毁,无法串联。

叶安沉吟,幽都法师是个极度神秘的职业,来日若是有机会,可进文院好好了解一番。

吱吱。

窗外有鼠爷熟悉的声音。

叶安让它留在了客栈,不曾想此刻寻了上来。

“不是让你呆在客栈么,你身上有微弱妖气,容易让人起疑。”叶安打开窗户,训斥道。

“你就这点不好,大惊小怪,胆子都没我鼠辈大。”鼠爷哼哼唧唧的跳了进来。

“赶紧回去!”

“不要,客栈好生无聊,还不如这里的伙食好。”小家伙拍了拍肚皮,圆鼓鼓的,估计又上陈家厨房享受了一顿。

叶安翻白眼,随后忽的笑道:“我今日与陈都文品茗时,听说他最爱吃大貂。”

“...你少吓唬我,我这肉又干又柴的...”鼠爷明显有些害怕,眼里有了退意:“罢了罢了,还是回客栈里睡吧。”

它跃上窗户,忽的转头道:“对了叶骗子,忘告诉你一件事,我听到陈都文在和别人交谈,好像要动手了,正让人准备诘问鬼神的祭祀物品,不知道哪家人要遭殃了哦。”

叶安一怔,问道:“他和谁说的?”

鼠爷摇头:“不知道,没看见,是一个老人声音,我离得比较远,但是耳朵听得清楚。”

“还说了什么?”

鼠爷想了想,道:“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只听到那老人不断督促陈都文说:你快一点,动作太慢了。”

“陈都文说不能急,要有节奏。”

话落,一跃而出。

“...”

叶安愕然。

而叶安不知道的是,在他方才翻开因果鉴的时候,天阳省地界,某一处密林深处。

一黑色斗篷人正画地为圈,刻画阵法,栩栩如生的夜叉鬼形象刻画在地上。

忽的他心有所感,望向沛县方向。

“麻烦了...”

他的话语带着森然,凛冽的杀意弥漫。

------

竖日,陈都文直到午后才来邀请叶安。

茶室。

“允明兄见谅,早晨姥爷便赶往京城了。”陈都文叹道。

叶安一怔,奇道:“昨日便听都文兄说姥爷省亲,怎么会这么快?”

陈都文摇头:“我听说不仅白蛇神像碎裂,各地的神像皆有异故发生,朝廷八百里加急召唤各地省亲的京城官员回京,今早刚到的沛县。”

陈都文复又叹道:“西方战事打了近五十年,却始终胶着,现如今又出现这样的事情,只怕朝堂现在也很头疼。”

叶安点头:“我本是清寒子弟,最是体会得到,尤其是这十年来,流民越来越多,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但朝堂自有深意,有些事我们揣测不了。”

陈都文也点头称是,二人又喝了会茶。

叶安内心也算松了一口气,李思启一走,压力便没有那么大了。

半晌,陈都文叹了口气,道:“忽然忆起在夏府的时光,岳父身死,仇人始终没有抓到,不免难过。对了允明兄,你初来沛县,咱们出去转转散散心吧。”

叶安点头。

陈都文备了马车,带着叶安在沛县游历。

路上,陈都文向叶安介绍了沛县的风土人情,事无巨细,聊起民生更是侃侃而谈,感慨民间疾苦。

不得不说陈都文的交友手段,若非叶安知其为人,只怕当下也颇为感激。

路上,陈都文赠了叶安信物,让其京城述职时可让李思启多为照料。

临别之时,陈都文再三挽留,但叶安去意已决,两人于街上抱首惜别,便连路人都感慨二人友情。

当天叶安便乘坐马车往村子里走,在马车里他给自己重新易容成衰老模样。

到了家里,他推开大门,见夏雨柔坐在院里闭眼假寐。

见到叶安回来,她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