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东南巨寇乃心腹大患

第174章 东南巨寇乃心腹大患

天亮之后,那些没有成功突围,躲藏在山上和城周内外的残余清兵很快就被部署各处,严阵以待的郑军优势兵马清剿一空,数百名清兵从漳平城北面的各个山口被接连押出,甚至还有一些是八旗甲兵。

而大神庙-佛子山堡垒南面和西面的满地尸体,也终于直观地展现在了郑成功的面前,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第二年进军福州的时候,调周全斌所部大军主力来援的决心——南海卫和增城的防御体系可没有那么简单。

很快,一直在郑军大营里面待命的近千民夫也随即行动了起来,配合甲兵一起打扫战场,原本散落各处的兵器铠甲迅速被收集分类,放置到了大营的空地上。至于战场之上的清兵尸体,除了满蒙八旗兵会被斩首之外,其他的都是直接被搬走焚烧。

郑成功在第二日午时,处理了城内外的基本军务之后,随即在銮仪镇的护卫下,领着参谋总部进入了漳平城中,他原本以为这场仗最起码要打大半年,没想到如今不到三个月,就已经解决了。

不过,他也能理解济哈席的突围,清军在漳平城内外毕竟还有三千余兵马,如果“大神庙-佛子山堡垒”上没有部署那么多火器,没有三道改良过的土墙,济哈席或许可以带走两千多人。zusi.org 狐狸小说网

但问题是,这些都超出了他的认知,济哈席以往的战场经验面对郑军的时候,无论攻守,都几近失效,这将在心理上彻底摧毁这个曾经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满人将领,使得其不敢再面对郑军。而这,也就是郑成功要放他回福州的原因了。

在每年巨大的投入下,军情司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郑成功早就知道了蓝拜和济哈席两人对于陈泰的重要性,蓝拜死了之后,济哈席就无可代替了。这个丧胆的将领,回去之后虽然一定会被处罚,但也一定能继续被重用,郑成功需要他将来在战场之上落荒而逃,为明郑大军的胜利创造条件。

顺利收复漳平城之后,郑成功并没有停下来,他随即派出塘马,传令驻守长泰的右冲营和驻守同安等地的余新所部开拔北上,王秀奇,陈魁将会领兵先行一步,而万礼所率的虎卫营则是南下休整,恢复元气。

济哈席主力尽丧,延平,汀州,邵武等地的清军只剩下了一部分算不得精锐的绿营兵,郑成功已经没什么好顾虑的了。他现如今要的就是乘胜追击,不给清军反应的机会,把济哈席继续往福州方向赶。

而局势也正如他所料,或者说是和参谋总部推演的一样,王秀奇和陈魁两部大军先行,基本上没带什么辎重,在当地人的配合下,轻松攻下了永安,然后又在当地征集舟船粮草,顺江而下,只一战便攻克了沙县,紧接着很快就控制住了闽江南岸的各个州县。

与此同时,北上的苏明,余新两部兵马分别攻取了宁洋和龙岩,而后他们又通过永安,进入了汀州和邵武二府,两个地区的各州县基本上望风而降。

到了这年十月,郑军几乎控制了闽江以南的半个福建,郭廷和赫文兴也同时出兵,迅速拿下了清军防守薄弱的闽清。至此,除了长乐,永福两地之外,清廷在闽江以南再无依托,便是这二城,也已经是岌岌可危。

陈泰面对局势的崩坏,已经无可奈何,痛斥了狼狈逃回的济哈席一番之后,他只能派出兵马扼守南平,以免闽江上游被明郑完全控制,然后便是收缩兵马,坚守福州府城,等待北方的援军。

这个时候,陈泰手中的兵马已经少得可怜,这使得他能采取的行动所剩无几,所幸郑军一下子吞下太多地盘,也没有进一步进军的能力了。

毕竟,明郑五军便是满编,然后再加上农兵,水师的陆战兵马,总数也还没超过五万。

随着战事的结束,明郑五军数万兵马几乎无一例外,都经历过了战火的洗礼,成为了真正的士兵,便是和李定国一起围攻广州城的后军各部,甚至是前往拉练,其实也就是临阵列队行军的新兵,农兵,在见识到了战场上的枪炮声之后,也不可同日而语。

说到广州,李定国这边的局势就没有那么好了。他虽然最终在清廷援军南下之前就撤军了,但此战消耗巨大,和尚可喜的交锋使得他损失了上千老本兵,积累的火炮更是因为轮番轰炸城墙,近半都已经接近报废。

不过,李定国大军的根本还未伤及,他依旧手握三四万强军,只是见攻城无望,而永州-桂林方向的清军又蠢蠢欲动,担心自己在广州被拖住之后,后方有失,才最终放弃了围城。

李定国很清楚,一旦广西出事,孙可望不仅不会帮他,还会像之前一样趁火打劫,背后捅刀子,所以他必须要小心,也不得不束手束脚,谨慎行事。

而周全斌和明郑的水师他也并不完全信任,且不说李定国已经察觉到了周全斌保存实力,来看热闹的意图,就单单是说周全斌手中真正能战的兵马不过数千,水师又不堪陆战,若是真的打起来,恐怕也是他李定国自己和清军硬碰硬而已。

只能说,当前局势下,真正可以放心出兵,没有后顾之忧的,其实就是按兵不动的孙可望,他的缺席使得李定国在战略上极度被动。

在原本历史上,这也是李定国第二次东征广东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两兄弟政治上的不成熟最终也都必将反噬他们自身。

与此同时,另一个方向上的张名振,陈六御和钱达三部兵马,终于熬过了千难万险的秋天,参与围剿的各部清军最终筋疲力尽,不得不撤兵休整。

但是张名振和陈六御为了牵制清军,救援钱达,也同样损失惨重,钱达这两年刚刚扩充起来的兵马,在上万清军的围剿下,再度减员到了千人左右。

郑成功收到崇明送来的军报之后,也颇为头疼,崇明-太湖-舟山战场意义非凡,是他牵制江南清军所必须的,甚至是第二年进军福州,和十有八九要南下的八旗主力决战的重要支撑。

但他这个时候手中的资源并不充裕,也不可能全力支持这几支损失惨重的第二战场兵马恢复。换言之,和是否调周全斌所部参与福州大战一样,郑成功又面临了资源调度的选择难题。

不过,明郑的参谋总部也不是摆设,郑成功在这样的问题上,并不会自己决策,集思广益是必须的,这能有效避免一些原本可以不犯的错误。

当然,这个时候,并不仅仅是郑成功面临兵马调度,资源倾斜,以及各地战事轻重缓急如何抉择的判断难题,远在北京,同样被局势所困扰的满清顺治皇帝福临,也同样如此。

“叔王,朕收到洪承畴和陈泰的军报之后,一月来都难以入眠,东南和西南,当前皆是大患,郑成功现在已成巨寇,孙可望和李定国又分别盘踞西南两广,朕如今是真的不知道到底该先打哪一个好了!”

紫禁城后花园的一处凉亭,此时不过十六七岁的福临看着面色有些苍白,距离归西还有不到半年的济尔哈朗,直接喊起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心甘情愿,亲自册封,表示无尽恩宠和信任的称呼。

“洪承畴给出了‘两广合剿之策’,口口声声称不攻取两广,云贵必难平定,绝不能坐任西贼壮大;陈泰又连连败退,屡屡告急,福建一旦有失,浙江,甚至是江南,便完全暴露在郑贼的攻击之下了,这满朝文武......”

和往常一样,不时点头表示赞同,时而应声附和,耐心听完了眼前这个已经破显急躁的年轻皇帝诉完苦之后,济尔哈朗才缓缓开口说道:

“皇上,奴才倒是觉得,他们说的都有几分道理。明帝如今就在孙可望手中,他和李定国手下雄兵十数万,占据五六省之地,乃是我朝的第一大患。郑成功虽为海寇,但近来日益猖獗,占地日广,也不得不重视,两边都不能不顾。便是夔东和崇明,也还有顺贼,鲁贼残部。”

“难道叔王也和朝中那些大臣一样,想要四线同时出兵,妄图一劳永逸?”顺治有些不敢相信,济尔哈朗在他心中一直都是十分稳妥可靠的人,不会不知道如今和六七年前已经不一样了,和十年前更是天差地别,大清能打的宗室王爷,几乎都已经死光了,便是济尔哈朗自己,也病得快动不行了。

“皇上,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全线出击必不可取,如今我大清广有天下,钱粮亿巨,雄兵百万,没必要和那些不知死活的逆贼硬拼。”济尔哈朗拱手抱拳,毕恭毕敬道:“但有些地方,却是不能不打的。”

“继续说!”顺治挥了挥手道。

“奴才刚刚说西南孙李二贼乃是首患,故此陛下派了洪承畴,吴三桂,以及三藩前往围剿,乃是高瞻远瞩,思虑周全之举。可数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毕竟是要消耗无数钱粮的,如今户部每年已经有了上百万两白银的亏空,前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盈余,转眼间便已消耗殆尽......咳咳咳......”

济尔哈朗说着,忽然咳嗽了起来,顺治见状,当即让身边服侍的两个太监上前照看。

“叔王,你的身子不是已经恢复了吗,怎么......”顺治皱眉问道,他其实心中有答案。

济尔哈朗倒是不在意这些,他的身体什么情况,他心里最清楚,还能活多久,完全就是看天意。只见他缓了口气之后,又继续道:“奴才谢过皇上关心,奴才没事,还能为皇上,为大清尽忠。”

顺治见他这么说,也只好点头安抚了几句,随即便又让他继续说下去了。

“大军作战,打的终究是钱粮,这也是奴才为何说孙李必然耗不过我大清的根本所在。一隅之地抗衡天下,除非是神仙,不然都绝对做不到,我大清与那明廷,是根本不同的。皇上英明神武,也绝非汉人皇帝可比。”济哈席顿了顿,然后又道:

“因此,奴才倒是觉得,孙李虽然是我大清最大之祸患,但并非是要首先解决的。东南的郑成功,以及当前受他操控的张名振等人,屡禁不止,直接威胁到了江南腹地,才是我大清真真正正的大敌。

而且,若是东南局势不稳,钱粮不畅,西南军需难以供应,整个南方局势也必然动荡。西南防线上所部署的,皆是汉人兵马,终究是不能完全相信的。若是东南真的不可抑制,他们必然能察觉到了局势不对,进而产生别的心思。

但西南完全不同,只要守住了广州,桂林,长沙几处关键要地,那孙李便能暂时遏制住。他们不像郑成功一般,在海上畅通无阻,来去无踪,还是很好围困的。”

“可一群海贼,就算让他占了整个福建,崇山峻岭,行军困难重重,他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顺治之所以一直犹豫不决,明郑的实力并没有让他感到紧张便是其中最大的原因。毕竟,郑成功从来没有正面堂而皇之击败过满八旗主力。但后者又切实崛起太快,威胁着江南。

“可孙可望若是拿下来湖广,便能直接顺流而下,亦或是北伐进入中原。李定国若是占了广州,恐怕进军江西,也并非难事。特别是李定国,此人进攻欲望十分强烈,今年虽然无功而返,明年他一定还会再来攻打广州。”

“皇上想得透彻,奴才佩服。”济尔哈朗拍了一个硬邦邦的马屁之后,又道:

“但孙李两人实力雄厚,便是再派我八旗神兵南下,一时之间也很难击败。可郑成功的实力远不如他们,一直打的也都是福建当地的绿营军,便是金砺所部,蓝拜等部,也都是遇袭而败。只要我八旗大军南下,必能将其击败,进而迅速平定福建局势。”

“叔王的意思是先易后难,打一个时间差?”顺治小小年纪就能驾驭群臣,除了背后一直在支招,影响力巨大的孝庄之外,本身的能耐也十分之强。

“奴才正是这个意思。”济尔哈朗闻言,脸上随即挤出了笑容,只不过因为面色惨白,面容苍老,看起来有些吓人。

“南征大军平定福建之后,倚西南局势,或直接东进,平定粤东,和尚可喜汇合,或者就是进入湖广,迎击孙可望。就算李定国真的趁着这个时机,拿下了广州,以尚可喜的本事,他也绝对无力北上,那广州一座废墟,让他拿下又如何?”

顺治一边听,一边点头,济尔哈朗是说到了点子上,而且这其实也是个折中之策。郑成功虽然动静闹得很大,但他还是觉得不难平定,这也是原本历史上顺治一直纵容郑成功收复漳泉二府许多城池,但却一直迟迟没有出兵的原因。

但现在和原本历史上又有了很大的不同,郑成功的实力远远要强得多,顺治的重心虽然还在西南,但也不得不兼顾和考虑一下福建了。

“除此之外,湖广也还是要派去一支万人左右的大军,稳定人心,一旦孙可望趁机出兵,也能守住那些关键的城池关隘,统领起那些绿营军。必要的时候,还能南下广东,汇合尚可喜合击李定国所部兵马。”

“皇上英明,如此既能避免我大清八旗主力尽出,北方空虚,也能彻底巩固西南防线。只要福建的郑贼一灭,崇明-太湖-舟山等地的明军也必然随之消亡,到时候皇上也能投入更多钱粮,全心全意平定西南了。”

“不过,还有一事要确定。”顺治看着济尔哈朗,他很清楚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也知道对方是有私心的,但他也正好是这个意思。

“陈泰在福建屡屡失利,南征大军的统帅必不能是他,朕想要派济度领兵前往,代朕平定郑贼,叔王意下如何?”

“皇上不可,奴才......咳咳咳......”济尔哈朗在这个关键时候,又咳了起来。

顺治见状,赶紧道:“叔王莫要激动,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福建还有陈泰,朕也会派得力的大将辅佐他的,尼堪命陨沙场,屯齐又不堪用,岳乐还需要留在京中,宗室能用之才,济度是首当其推的。”

“可......”济尔哈朗一脸忧虑,他当然不想拒绝,但是样子还是要有的。

要知道,不仅仅是顺治不把郑成功放在眼里,他也一样。而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了多久了,要想保住子孙的荣华富贵,就必须在死之前,给济度争取到立功的机会,南征平定福建,便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反正,后面再去打孙可望和李定国的时候,再找借口退回来就是了,只要不和那两支真正的强军对决,济尔哈朗便不担心。他的这个儿子本事也还是有一点的,对付不了李定国和孙可望,对付一个郑成功,却是绰绰有余。

“此事就那么定了,东南巨寇如今乃是我朝之心腹大患,朕相信济度能为朕分忧!”顺治摆了摆手,算是把此事彻底定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