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沃尔顿走到街对面的台阶上坐下,默默地看着络绎不绝地进出二铜店的客人。  这家店的商品,与这些客人……至少在沃尔顿看来,是不相衬的。  造型精巧大方、把手舒适的折叠剃须刀拿在农民又粗糙又脏的手掌里,色彩鲜艳的漂亮纱巾系在村姑黑漆漆的脖子上,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这些商品应该被摆在更加讲究的货架上,放在更有格调的商场里,以十倍……不,二十倍的价格卖给更体面的人。  这些商品,本可以赚到更多钱。  但查理雷克斯没有这么干。  他把这些商品放在乡镇集市上,以低廉到不可思议的价格,卖给他的领民。  沃尔顿脑子里,那个仅有过一面之缘的、似乎在暗中酝酿着可怕阴谋的银发阴郁青年的形象,面目渐渐模糊……  沃尔顿甚至都不敢断定他所见过的查理雷克斯究竟是不是他认知里的那个私生子领主了。  沃尔顿沉默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威斯特姆人,忽然迷茫起来。  在沃尔顿看不到的地方……有个骑着自行车的男性文员,满头大汗地停在二铜店后门的巷子里。  把自行车靠墙挺好,这名男性文员便抽下车架上系着的厚帆布袋,急匆匆地跑进二铜店后门:“快快,把铜币银币都拿过来,镇政厅那边的钱币不够用了!”  “来了来了。”同样满头是汗的两名男女文员合力抱着个沉重的钱箱子过来。  用快速数硬币的木制模子将钱箱里的货币过了一遍,女性文员擦了把汗,摸出账本:“合共是180枚银币和2800枚铜币,你在收据上签个名。”  男文员签了名,三个都没什么力气的文员又合力把满箱子的铜币银币装进帆布袋子里,将帆布袋绑到自行车车架上,又由那名男文员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把钱送回镇政厅……  “今天尽干数钱这活儿了。”负责做账的女文员收好账本,和同伴开着玩笑道,“我小时候做梦都想每天啥也不干,就数钱币玩,现在才知道,数钱也难着呢。”  男文员也笑:“可不是呢,这钱可真沉。”  随意说笑两句,两名体型仍然瘦削的文员又再度投身到二铜大卖场的战场中……  二铜店的商品,是雷克斯从杨那儿“批发”过来的。  这些来自世界工厂的日用百货,出厂单价大多在rmb一块~到两块钱左右,投入这个世界的二铜卖场,除了赚钱外,还要担负起回收铜币、保证威斯特姆货币流通的重任毕竟钱这个东西只有流通起来才有价值,如果本地人赚到钱却把钱装罐子里往土里一埋,那就毫无价值。  嗯,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虽然赵蓁蓁领着休闲玩家们赚回来大量金币、可用于结算威斯特姆本地的所有税收,但威斯特姆还是很缺铜币和银币金币这玩意儿面额太大,在回收农户粮食上面是派不上用场的。  没有足够的商品尽可能把流向民间的货币流转回来,镇政厅就得闹钱荒了。  和这些日用百货一样承担起货币流通重任的,还有鸡蛋。  镇里的鸡鸭孵化场目前只有提供大量鸡鸭苗、为民众提供家庭散养鸡鸭补充肉类消耗的作用,离大批量产蛋还远着,所以吧……鸡蛋店里卖的蛋,其实都来自华夏国g省各大养殖场。  华夏国的鸡蛋市场饱和到什么程度呢?只看那些层出不穷的欺诈团伙拼命送鸡蛋拉人头就知道了华夏国蛋鸡存栏量与鸡蛋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39. 25%和42. 04%,鸡蛋出口比重却很低,仅仅占0.5%,绝大部分养殖场出的鸡蛋都只能指望内销。  2015年起,华夏国的鸡蛋市场就饱和到供求平衡失衡的程度15年春节期间,部分地区的鸡蛋的“身价”就跌破了四元大关……注意,是一斤四块钱。  杨秋表示要吃下大批量鸡蛋,个头不论、不要求农家蛋、储存时间久点的陈蛋也没关系时,肉联厂的业务员差点没抱着他的大腿喊亲哥……  当然,哪怕出现在威斯特姆市场上的商品最主要的功能都是为了回收货币,这些商品的流入对本地人的生活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大量的廉价鸡蛋。  这一点,即使是对威斯特姆心存偏见的沃尔顿,也不得不承认。  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乡镇,都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问题走在街上,是看不到几个胖子的。  丰饶的秋天结束,紧随其后的是冬天。  哪怕莱茵王国位于大陆中部靠南位置、冬天并不漫长,但对于存在长期性营养不良、风险承受力低下的底层民众而言,冬季这两个多月仍然是一年中最难渡过的时日,比青黄不接的四、五月还要难熬。  一铜币能买到三到四个的廉价鸡蛋,两个铜币就能买到的充饥面饼(没料包的方便面面饼)和小包装袋装盐,不知能救回多少命来。  只是这两类保命商品,就能为威斯特姆换来巨大的、丰厚的无形资产来自民众的信任。  而民众信任,才是任何位面、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统治者,最重要的财富。  当威斯特姆的人们欢喜地享受着这个比以往的每一年都更加让人喜悦的秋季时,相邻的因纳得立城,却是另一番景象。  因纳得立北城门外的骡马市场,往东面走两百米左右,便能看到一大片由极其简陋的木头棚户构成的贫民区。  这些密集搭建的棚屋,紧挨着因纳得立城,但又不属于因纳得立因纳得立的市民是不会承认这些人跟他们是同乡的,同样,这里的人无需像市民那样按家中最年长男主人的收入缴纳人口税……他们基本是拿不出钱来的,最大的财富,不过是木头、石块、泥巴、竹片和草席搭建起来的棚屋。  此外,这里的人也不用缴纳农税……因为他们并没有土地。  住在这片棚户区的人,有的是失地农民欠了当地领主粮税或是别的债务且无力偿还、被收走土地抵押借款,因而失地。  有的是因年老、身体残疾、疾病、或是犯下过错而被城中雇主解雇赶走的仆人、小工、工人年轻力壮的人还能找到下家,哪怕身上有点小毛病也行;可若是失去劳动力,那就走投无路了。  有的,是有过不光彩记录的罪犯偷过东西、伤过人、又或是有别的负面记录的人,便很难在城中找到正式的工作。  有的,是因穷困而无法在城中找到居所,不得不一步步退到城外棚户区来的穷人北城区最便宜的日租公寓每天也需要支付五个铜币的床位费,对于日收入低于十铜币的穷困群体而言,交了这笔床位费,也许他们就没钱填饱肚子了。  每年的秋天,这个贫民区中还有劳动力的人也会结伴组团,像是威斯特姆的部分镇民那样去周边乡下为农户打秋收零工,努力攒够能让他们熬过冬天的生活费用。  到了十月份,这些打秋收零工的人,便会陆续回来。带着钱币,和农户雇主给的一些粮食半袋子小麦、一袋子土豆或是玉米之类的东西。  今天,就有这么一群打秋收零工的人结伴返回贫民区。  在地里忙了大半个秋季的约翰被多日连续的苦工熬得又黑又瘦,肩头上扛着的满满一麻袋玉米压得他直不起腰,但他依然走得又急又快,不时抬头,看向贫民区方向。  贫民区前已等着不少人,看见打秋收零工的人出现在路上,便站起来往来人张望。  走在返乡人群前方的约翰,被他的弟弟认出来了,小男孩欢呼着“哥哥”,张开双臂往约翰跑来。  和同样吃了许多苦、也赚回来不少钱和粮食的同伴们那样,回到棚屋家中的约翰,受到了一家人的热烈欢迎。  “你这几天哪儿都别去了,在家里好好休息。”约翰的母亲心疼地拿来洗干净的衣服让儿子换上,又忙不迭地开柜子,拿出木碗,往里面倒水。  “知道了妈妈。”约翰顺从地换上衣服,兴奋地对母亲道,“今年达克大叔家的收成很好,结算工钱后他额外送给我一袋子玉米,把这些玉米编起来晒一晒,再找个时间拿去城里的磨坊磨好,天气冷时就有玉米粥吃了。”  母亲笑着点头,见门外没有人经过,迅速掀开床头堆着的衣服,从衣服堆里藏着的小袋子里捏出几粒盐,洒在装着水的木碗里。  约翰开始没明白母亲加的是什么,接过木碗来喝了一口,才惊讶地道:“这、这是……妈妈?”  母亲做了个“嘘”的手势,走两步把草席门帘放下来、关上木门,才小声道:“小声些,不要说出去。”  约翰连忙压低声音:“妈妈,这是哪来的盐?”  “一位好心的先生给的。”母亲从衣服下把那一小包盐拿出来给儿子看,“你看,多好的盐啊,这么一袋子省点儿可以用很久了。”  约翰凑近看了下,借着窗外投进来的微光,他发现这些盐居然很白、很精细,比城中杂货店卖的还要好上许多,不由倒吸了口冷气:“这么好的盐,是谁给的?他为什么要给我们盐?”  “是个从未见过的人。”母亲摇摇头,把声音压得更低,“那位先生是昨晚才出现的……很晚的时候,扛着一个很大的背包。”  “我都睡着了,听到有人敲我们家的门,又从窗户里塞了东西进来。我起来一看,发现是这袋盐。”  “我悄悄开了门往外看,看到了那个人……他披着一件很宽大的斗篷,背着一个大背包,一路敲门,往每户人家的窗子里塞盐。”  “我看到他的时候,他也看到我了,他长得很高大,但却很友善,还冲我比了个安静的手势,让我不要叫出声……”  “早上我起来去周围找人问,我们家这一块儿的人家,都收到了盐……大家都叫他‘盐先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来。”  约翰接过母亲手里的盐,这一小袋盐份量不多,大约只有一斤盐的五分之一。  虽然不多,这么好的盐也够他们家俭省着用上一个月了。  “是什么人会给我们这样的人家送盐呢?”约翰满肚子的疑惑,在母亲的示意下把盐重新藏回衣服堆里,暗暗做决定,“晚上我可得看看,这个盐先生到底是什么人。”开诚布公  第一百五十四章  秋天的因纳得立, 六点多时天色就暗下来了。  一名因纳得立税务司的的官员和两名干员,骑着健壮的地蜥马出现在北城门外某条小道上,往城门方向打马疾驰。  走在这条路上的、白天时在城中打工、夜里出城回家过夜的郊区农民, 老远看到这三人身上的制服, 忙不迭让开道路。  直到税务司三人的身影消失不见, 这些诚惶诚恐让路的郊区农民才敢小声地唾了一口,低声暗骂:“撞见黄皮狗了, 真晦气!”  税务司的制服通常以接近金子的黄色为主, 无论是城市里的居民,还是乡下的农户, 对“黄皮狗”都相当不待见……辛辛苦苦攒下的收入得从兜里掏出来交给这些人, 谁要喜欢看见税务司的人才叫咄咄怪事。  当然, 税务司的人从来也不在乎他们是否受民众欢迎,那又不可能让他们多领几个月的月薪。  转出小路,遥遥看见高大的北城门,体型有些肥胖的税务官挥动马鞭的动作明显缓了下来。  高耐力高负重的地蜥马, 骑乘的舒适度并没比普通马匹好到哪去, 只在马背上颠了一个多小时, 税务官便感觉到大腿内侧的皮肉隐隐作痛。  看了眼天色, 离天黑关城门还有好会儿,税务官更不着急了,嘴里嘀咕着抱怨了几句抗税的农民如何讨厌, 把马停在路边, 下马解皮带……从镇上回来时喝了酒,他早就觉得下腹坠涨了。  两名干员同样喝了不少朗姆酒, 也跟税务官一样将马勒停。  三个男人正面对着路边的树林子, 折腾出一阵哗哗水声。  解脱一番, 三人正准备重新上马进城,一名干员眼角余光发现了什么,猛然回头。  树林深处,有个鬼祟身影一闪而没。  “谁?!”  干员当即抽出腰间转轮手枪,大步冲进林内。  税务司的干员与别部门不同,每位正式干员,除了常规刀具外,还能配备枪械。  这个世界的枪械发展和地球上一样,也是在工业时代来临后因应战争需求而诞生的。  与地球不同的是,这个世界的枪械工艺并没有进一步深挖,出现定装弹药和击发技术后就没有下一步了。  原因很简单,纯物理攻击的枪械并不适用于这个世界更为复杂的战争环境,绝大部分的非人怪物根本不在乎细小的子弹穿透伤,排队枪毙对大体型魔兽的作用远远不如重装骑士集群冲锋。  就算是人类内部战争,枪械的作用也很有限……绝大部分施法者都拥有能影响区域空间内物理规则的精神领域,从枪管里射出去的子弹,附带的纯物理动能想突破施法者的精神领域是个很有难度的事儿。  没法儿应用于正面战场,拿来打治安战倒是很合适,对平民和未完成进阶的职业级强者来说,枪械仍然是相当有威慑力的武器。  能装配枪械的税务司干员,对平民的威慑力比教会的人还要大哪怕拿着枪的干员其实根本不可能是任何一名守夜人的对手。  大步追入林中的两名配枪干员,很快便发现了那个便鬼鬼祟祟地藏头露尾的家伙。  看清这个“人”,原本气势汹汹的两名干员同步发出短促惊叫,并以比追进来时还要敏捷的身形急速地往树林外退……  树林中站着的,是个……没有头颅的怪物!  逃出林子的干员完全不做停留,迅速上马,狂奔而去。  这种超出他们手中配枪能力范围的诡异事件,可不归他们管。  林中的“怪物”,沉默地“目送”三匹地蜥马狼狈远去。  随后……“它”缓缓地蹲下来,从桂花树下疯长的草丛中,抱出一颗光溜溜的骷髅脑袋,放到自己的脖子上……  “下次还是找个离路边远点儿的地方下线。”赵蓁蓁嘀咕了句,又蹲到草丛里面扒拉了下,把背包拖了出来。  背好背包,用斗篷上自带的兜帽把显眼的骷髅光头盖上,赵蓁蓁遥望因纳得立城方向,叹了口气:“把‘冯阿尔方斯’塑造成悲剧英雄倒是不难……但镇里的事儿不就耽搁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