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皇位只传嫡长子,嫡长孙

“启禀陛下,历朝历代都有前车之鉴,为何陛下还要一意孤行?”

“封王戍边,固然是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可能终有一死。”

“如若在百年之后呢?”

“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继承人,是否能够真正抵抗住在封地无数年的诸侯王?”

“任何王朝都有鼎盛时期和衰落时期,并且历朝历代皇帝当中有昏君、有明君、有能君。”

“谁又能够真正保证这大明江山将来的继承者,真的一定是一个仁义明君呢?”

“汉朝汉武帝算是个能君,但是大汉王朝在他手上差点颠覆。”

“谁又能够保证,后世之君不会出现汉武帝这样的能君?”

“汉武帝时期,大汉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百姓被迫逃亡,人口十不存一,史书历历在目。”

“如若大明王朝后世之君,出现一个优柔寡断之君,让诸侯王不断做大,最终成为周朝的下场。”

“王朝慢慢被吞噬,最终付之一炬。”

“陛下,真到如此地步,大明王朝,该何去何从?”

“一旦分封制的圣旨下达,那将无法改变,而这一些诸侯王生孩子,朝廷是否要供养?”

“这一年,两年,10年100年,那会有多少诸侯王的子孙,到时候恐怕光光这一些子孙的供养,都足够掏空一个王朝的积蓄。”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一个王朝沦落,连积蓄都被掏空了,那有什么钱财来供养士卒,保家卫国?”

“微臣请陛下收回成命,万万不可,封王戍边。”

“诸王封王戍边,就能够掌控兵权。”

“陛下,这可是边关啊,原本就是诸王的封地,他们可以大肆招兵买马,训练兵马之后,将其遣散,在重新进行招募,如此反复,可得多少兵马?”

“历朝历代,所有的王朝覆灭,根本就不是因为外来的因素,都是因为内部开始瓦解。”

“而册封诸侯王,就是王朝覆灭最大的因素。”

“祸乱不在边关,逆朝历代兵官被迫直插皇都者,少之又少啊,陛下。”

“历朝历代能够打入皇城者,也是因为王朝内部的纷争内部出现诸侯王,藩王之乱。”

“汉朝董卓,封疆大吏,也是送大汉王朝最后一层的罪魁祸首。”

“汉朝曹操、刘备、孙权之流,皆是为了一己之力,成为诸侯王,征伐天下。”

“这一些祸乱完完全全都是因为封疆大吏、藩王、诸侯王。”

“微臣冒死进谏,希望陛下收回成命。”

叶伯巨也上前冒死进谏,跪地叩拜,眼神坚定,他早就已经抱着必死之心,他知道朱元璋的性格,他自然也清楚自己说这些话,到底最后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但是这就是他自己的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遵循的道路,死忠,就是他的道路。

他宁愿被在劝谏的路上被杀,也不愿意看见大明王朝因为自己没有劝谏而走向末路。

“叶伯巨,周衡。”

“你们两个是说,大明王朝会因为封王戍边的政策,走向灭亡吗?”

“历史之上,你们说说诸侯王之乱和武将之乱,到底哪个多哪个少。”

“难道你们这意思,就是要让咱将所有的武将全都清理的一干二净吗?”

“咱封王戍边和武将戍边,有何不同?”

“如若说封王戍边都会导致诸侯王之乱,那么武将戍边就不会出现武将之乱吗?”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许多将领在边关固守之时,如若起了异心,那,该当如何?”

“如若咱连自己儿子都信不过,如何能够信得过这一些将领?”

朱元璋背着双手,走到了叶伯巨和周衡面前,蹲了下来,语气冰冷。

这句话说的非常明白,如果他自己连儿子都信不过,那为何要去信得过这些武将?他既然能够信得过这些武将,就不能够信自己的儿子吗?

自己儿子难道,还会比武将还要更不值得信任吗?

“吼...!”

巨大的黑龙冲天而起,双眼通红,满是杀意,一股无形的威压直接压在了在场所有人的身上。

“吼...!”

“吟...!”

一只金凤和金龙冲天而起,立在朱标和马秀英的头顶,才让他们不受这黑龙威压的影响。

这便是国运,大明王朝的国运都汇聚在了他们三人的身上。

而因为朱元璋杀戮太多,所以将这气运金龙直接染成了黑色,极为暴虐。

“吟...!”

金凤鸣叫了几声,黑龙原本通红的双眼,有了些许抑制,慢慢转回了黑色,不得不说,在整个大明王朝也就只有马秀英一人能够压制住朱元璋内心的杀意。

“嗡...!”

“臣等不敢。”

听见朱元璋的话,这些文官倒是没什么,这些武将,一听背后发凉,额头之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水,立刻跪地叩拜道。

他们没想到朱元璋说着说着直接就将矛头转向了他们这一些武将,他们这些武将,为国效力,只为了保家卫国,可从未有过称王称霸之心。

现在朱元璋突然说这些话,真是让他们担惊受怕,感觉到一股冰冷的寒意袭来。

叶伯巨和周衡则直接趴在了地上,那股威压,二人最为巨大,直接被压得站不起身,可他们眼神却非常的坚毅。

“咱现在也告诉你们,咱内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也许你们觉得咱封王戍边的策略并不可取。”

“可咱已经想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今日就同你们说道说道。”

“刚才说到了封王戍边,咱会将咱所有的儿子都封王,并且给予他们封地,还有兵权,让他们为大明王朝固守边关。”

“但是,一旦有下一任大明王朝的皇帝继任,他们必须得交出兵权,而且收回他们的封地,分封其他地方作为封地。”

“如若胆敢有不交回兵权和封地者,格杀勿论。”

“不仅如此,下一任大明王朝的皇帝继任,他身边的兄弟,也能够前往各自的封地,封王戍边。”

“如此一来,掌控兵权者皆为皇帝的亲兄弟。”

“你们觉得,你们在场有哪一个人敢造太子的反?”

“你吗?”

“还是你?”

“还是你?”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说出了自己策略的另外一个计划,他将这公之于众。

告诉,他们任何一个诸侯王,只能够担当一任,之后他们会交出兵权,并且前往其他的封地。

没有兵权的王爷,就相当于没了牙的老虎,再凶猛,你依旧咬不动肉。

并且朱元璋还拿朱标举例,眼神看向汤和、常遇春、俞通源等人,怒斥道。

在朱元璋内心的想法,就是在场所有人都不敢造朱标的,反因为朱标他也是大明王朝的祭奠者,他并非没有功劳。

虽然说朱标没有亲自上过战场,可是他出谋划策,所有的武将全都有目共睹,在大明王朝要说军功第一人,实则,就是朱标。

朱标不仅仅提供了各种火器,还建造了神机营,神机营上战场之后,所向披靡,无数火器,让敌人闻风丧胆。

在场根本没有一个武将胆敢造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是神机营的对手,他们造反无非就是找死。

“臣等惶恐,臣等惶恐......!”

“臣等对大明王朝绝对忠诚,对陛下,对太子殿下,绝对不敢拥有丝毫不敬之意。”

“请陛下明察。”

俞通源等人,听见朱元璋拿自己等人做比喻,那恐怖的眼神,立刻吓了他们头顶着地面,大声呼喊道。

朱元璋这一句话,直接将周衡和叶伯巨说懵逼了。

毕竟这样的计策,在历朝历代可从未出现过,哪有让诸王只担当一次的?

他们一时之间,也想不出这机车到底是好还是坏,到底有用还是没用。

“咱想的比你们清楚,比你们透彻,咱自然也清楚,历朝历代分封制,绝非是一件好事。”

“可咱会动脑子,你们呢?你们却觉得咱分封诸侯王,就是会让大明王朝生乱。”

“只要一直按照这一个策略执行下去,那么,刚刚被封为诸侯的这一些王爷刚刚掌控兵权,他们又能够拥有多少力量,去反抗朝廷?”

“咱已经将这条策略记录在皇明祖训当中,任何诸侯王只能够担当一任,之后就回家养老。”

“并且皇位永远只会传给嫡长子,嫡长孙,之后者,永远不可为皇。”

“如有违反者,人神共愤,必诛之。”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沉声道,她自然也非常清楚诸王之乱。

为了杜绝这一个问题,他已经将这一条策略记录在皇明祖训当中,任何人都必须去执行。

当然他也知道,其实自己多加的这一条很可能依旧还会出现暴乱,毕竟那一些人掌控了权力,真的愿意卸掉自己手中的权利吗?

他们就算没办法对抗大明王朝,他们垂死挣扎也能够让大明王朝损失惨重。

当然任何计策都有好处和坏处,都有能预测和不能预测。

就算他不封王戍边,那让王朝继续执行下去,难道就一定能够保证不会出现权臣吗?

任何策略都拥有失败率,这一点朱元璋比谁都清楚,所以这一条策略下去,能够成功的话,那他自然也非常的欣慰。

“什么?”

“该死,该死,该死。”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就是因为他是嫡长子,就能够夺走属于我的一切嘛?”

“父皇你不公平,为什么你如此不公,为什么,为什么?”

“历朝历代皇位能者居之,大哥虽然有能力,但是我坚信我绝对不会比大哥要差。”

“我一定会证明给你们看,我绝对不会比大哥差,而且我一定会比大哥做得更好。”

“我一定会让你们所有人都知道。”

朱棣双拳紧握,低下头,眼眸之中闪过无尽的愤怒。

刚才朱元璋一句话直接断了他称帝的念头,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是嫡长子,根本没办法继承大明王朝的皇位,如若他造反,根本就没有理由登上这皇位,因为他不是嫡长子。

就光光这一条,他都没办法继任皇位。

哪怕他真的攻破了大明王朝的皇都,又有何用?他依旧是一个造反的逆贼。

注定内心感觉到十分愤怒,他不服,为什么自己哥哥只比他出生早几年就能够拥有这样的待遇?

为什么他出生之后,就注定要低人一等?

他原本还想要自己有奋斗的希望,可没想到朱元璋直接将自己最大的希望给断绝了,不仅仅只能让他当一任的诸侯王。

并且还特地将这一条放入皇明祖训,让自己失去竞争皇位的资格。

他自认自己绝对不输于自己大哥,自己大哥只不过比自己早生几年罢了,自己如若坐在他那位置上也不会比他差。

他一定会向世人证明,自己绝对不会比任何人差。

“就算只能够当一次诸侯王,我也能够拥有机会,迟早能够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爹,难道你真的以为,你下了这样的指令,我就会束手就擒,就会任人宰割吗?”

“那就看我和大哥谁活得更久,等到大哥不行了,难道朱雄英这小娃娃,还能够玩得过我?”

“想要撤藩,呵呵...!”

“那就看看,到底谁先赢这一仗再说。”

“最后谁输谁赢,咱们就走着瞧吧!”

“不成功便成仁,就看谁能够笑到最后。”

朱棣眼眸之中闪过无尽的野心,他的野心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够认输,就算朱元璋现在将这一条策略纳入了明皇祖训,那又如何呢?自己真的能够任人宰割吗?

难道这皇明祖训一旦设立之后,自己就一定要听从吗?

自己可不是死物,自己是人,一个活生生有思想有抱负的人。

他绝对不会认输,哪怕朱元璋现在已经将以后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自己也要拼死挣扎一次。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胡惟庸听见朱元璋这般说来,微微一愣,随后轻笑一声,连忙上前,大声喊道,跪地叩拜。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听见胡惟庸带头说话,其余文臣武将也反应了过来,立刻为立叩拜,高声大喊。

而刚才跪下来的那些武将也松了一口气,刚才朱元璋说的那话,简直能吓死人。

唯有叶伯巨和周衡二人,眉头紧锁,在内心似乎陷入了沉思。

分封制只能够维持一任,这可是从未有之,古今未见的存在。

如若真的能够按照这般实行下去,所有人如若听命行事,倒也就罢了。

“叶伯巨,周衡,你们觉得,这个策略,如何?”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叶伯巨和周衡,眼眸之中的怒火并未被平息,冷声道。

“陛下,微臣思来想去,这个方案依旧不可行。”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

“历朝历代那些藩王,谁又能够想到他们会密谋造反呢?”

“唐玄宗李隆基宠信杨贵妃,任用安禄山,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难道安禄山,乃是先皇留给唐玄宗的不成?”

“安禄山依旧是李隆基扶持起来的,而唐玄宗李隆基最终没办法管束的了他,导致了安史之乱。”

“谁又能够保证,这一些王爷在前往边境之后,有圣旨下达,让他们交出兵权,他们真的愿意吗?”

“知人知面不知心,陛下绝对不能够将这一丝希望留给人心。”

“诸王之乱史书可绝?”

“他们这些藩王难道不是一任的藩王吗?”

“真的等到新皇登基,他们可还甘愿平凡?”

“如若朝廷派遣,下达圣旨,他们却将下达圣旨之人直接斩杀,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兵出征进攻皇城,那该当如何?”

“他们能够拿着圣旨,假装是奉陛下之命,前往皇城,在城头之上看见圣旨,谁知真假?”

“如若有人放行,一路势如破竹,大明王朝王朝岌岌可危。”

“陛下,万万不可封王戍边,万万不可啊!”

“微臣如若之而不言,就是对大明王朝的不忠。”

“请陛下收回成命,请陛下收回成命。”

叶伯巨看向朱元璋拱手跪拜,眼眸之中闪过视死如归之色。

他原先听见朱元璋说的那些话后,似乎在心里想过很多种可能,但是最终还是将这一些可能全部除去,依旧只剩下了藩王祸乱。

朱元璋此时说的确实好听任何,一个新皇登基之后,他们可以直接将原先封王戍边的这一些皇叔全部撤离。

可是这一些诸侯王真的愿意吗?他们到手的势力,到手的地位,治理的封地,难道真的愿意拱手相让吗?

恐怕到时候逼急的这一些人,什么事情他们都能够做得出来。

如果这一条策略下达,他觉得不仅仅会让这封王戍边的政策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实施,还会给大明王朝制造永无止境的麻烦。

谁愿意放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和权力不要,而去皇朝之内做一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呢?

原先自己能够掌控权势,在整个大明王朝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可没想到新皇登基就要开始削藩,让他们成为混吃等死的皇帝,收回他们所有权力和荣华富贵。

这些权力就像肉一样,长在他们的身上永远也不可能消除。

而且这样的策略一旦下达,那么就没办法去更改,导致后代皇帝不遵循祖制,很可能会被按上违背祖训的名头,诸侯王都能够出兵清君侧。

到时候,国将不国,天下大乱,必定群雄并起,大明王朝,还能够存在多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