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鞑靼一事,众大文官磨磨唧唧,无人出言。
他们只会在弹劾朱植的事上,尽情的挖苦。
对于鞑靼之事,很显然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紧接着,满朝文官纷纷将目光投向武将行列。
什么人做什么事,行军打仗的事自然要交给武将们去做。
耿炳文、瞿能等武将,对文官弹劾朱植的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
在他们眼里,只有谈到打仗的时候,才有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耿炳文走出列队,对朱元璋一拜:
“陛下,如今草原天气恶劣,我军暂时休养,待暴雪风沙结束之后,百万明军北上,一举歼灭鞑靼!”
耿炳文说完,瞿能又站出来道:
“陛下,臣认为歼灭鞑靼并不难,他们能如此嚣张,一来草原是他们骑兵的战场。”
“但是草原上并非没有洼地,臣已经在调查草原地形,到时候只要将其诱引洼地,一举歼灭!”
郭英一听,站出来笑道:
“陛下,臣认为那鞑靼蛮族根本不足为惧!”
“我们能大胜他们一次,就能胜第二次。”
“这次我大明军队的实力,可不比以往,只要出兵北伐,定全歼鞑靼。”
朱元璋听完众武将的话,龙颜大悦。
明军如今今昔非比,这是朱元璋最高兴的地方。
但是众武将说的办法,都没有说道重点。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一直低着头,全程像是吃了屎一样的方孝孺,看到朱元璋大悦之后,眼珠子一转,开口献媚道:
“陛下,臣认为您已经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方孝孺作为大明的文曲星,自然知道如何让皇帝高兴。
果不其然,朱元璋眼前一亮看向方孝孺,笑容一直挂在嘴角上:
“我大明朝乃是战火中建立,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驱南蛮,歼北元余孽,屡次出征草原。”
“这一件件战事虽说我大明打得漂亮,但朕实在不愿啊!”
“每逢战事,吃苦的都是平民百姓!”
“为了明年的北伐,今年河西干旱,地方官员尽好增收赋税!百姓们苦不堪言!”
“咱家也是从百姓里走出来,那种滋味咱知道!”
“朕要的是开疆拓土的同时,让大明百姓安居乐业!”
此话一出。
大殿内顿时陷入寂静之中。
当朝百官,无论文武,一个个都震惊不已,似乎都忘了呼吸。
尤其是不支持再起战事的齐泰和黄子澄等文官集团。
他们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话是朱元璋说出来的。
毕竟大明是刚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
本朝上武将居多,就连朱元璋本人,都是怀有好战之心。
每逢战事,朱元璋都十分果断出兵,要不是碍于身体,他本人都恨不得御驾亲征!
但是现在,朱元璋竟在考虑战事的同事,也考虑到了民生问题。
只要朱元璋有这个想法,齐泰和黄子澄等文官在治理民生问题上,将会顺利很多!
不过,有些武官就是一根筋。
只见耿炳文回过神来之后,开口说道:
“陛下,你说的我们都知道,百姓固然重要,但是不除掉鞑靼,边关不稳,百姓何来的安居乐业。”
“鞑靼不除,我边关百姓也连连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再说了,鞑靼嚣张至极,即便我们教训过他们一次,还是不知悔改!这种蛮族就该全部歼灭!”
耿炳文虽然一根筋。但是说的并不无道理。
如果鞑靼不灭,边关百姓难以生存,届时又何谈安居乐业!
瞿能郭英等武将听此,都纷纷点头。
而朱元璋则大笑起来,很是欣赏耿炳文:
“耿将军言之有理。”
“鞑靼,要灭!边关百姓也要安居乐业。”
“在朕看来,两者并不相矛盾!”
“何不让士兵坚守边关,保关内百姓安然,在不费一兵一卒灭了鞑靼呢?”
朱元璋刚刚说完,大殿内又一次陷入寂静。
文武百官都一脸难以相信。
不费一兵一卒歼灭鞑靼,哪怕是不懂军事的文官,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更别说身经百战的武将们了。
在耿炳文瞿能郭英等武将眼里。
朱元璋应该是老了,开始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事。
“耿炳文,瞿能,你们这些武将是不相信朕吧?”
朱元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并不在意。
毕竟他在没有听过朱植的心声之前,也不敢有这种天方夜谭的想法。
“陛下,臣等不敢!”众武将跪在地上。
耿炳文带头说道:
“陛下,臣是觉得像鞑靼这种冥顽之徒,不费一兵一卒怎么让他们臣服?”
“你们起来吧!”朱元璋让众武将起身,之后继续说道:
“鞑靼乃是游牧名族,内部并非只有一个部落,一个统领。”
“他们能团结在一起,就是因为有利可图,但如今草原天灾,牛羊必然损失严重,这个时候他们要是利益分赃不均呢?”
朱元璋的话,就犹如一刻天雷,在众臣的脑海内轰然炸开。
众臣面色沉凝,仔细思索朱元璋说的话似乎……真的能做到不费一兵一卒!
众臣屏息凝神,全神贯注的听朱元璋往下说。
“草原这场天灾,比往年来的更早,更严重,更久!”
“鞑靼畜牧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只需坚守边关,一来防止鞑靼狗急跳墙进犯我边关,二来保证关内百姓安居乐业,三则静观其变!”
“待时机一道,我大明派出使臣给鞑靼内部任意统领送去粮食,在向其他统领送去挑拨信封。”
“此等离间,你们说鞑靼会怎么样?”
众臣一听,再傻的人都听懂朱元璋的计谋!
妥妥的千古连环计!
反间计之后,坐虎观山,最后不费一兵一卒渔翁得利!
在绝对利益面前根本没有什么盟友,鞑靼联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