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打谷场脱谷

苏东年的话,让黄羊吃了定心丸,他开口道:

“好的,我知道怎么做了,这块区域黄粘土资源丰富,我们先建设一个砖窑,以后根据情况进行增设,最多可以建设四个。”

根据黄羊窑厂建设方案,窑厂生产初期,只需开启窑厂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每个月就能出厂五万块砖,这样的生产规模,绝对是一个大型窑厂。

苏臣非常高兴,黄窑的设计,似乎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产队只能建设一座砖窑,两年之内还无法提高产能。

一旦农村实行变革,生产队将被解散,农村将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所有资产将进行处置,包括这个轮窑厂。

到时候自己可以将窑厂买下,扩大生产规模,添置制砖设备,大力发展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时天气晴好,地面已经晒干,麦子已经成熟,微风吹过,广阔的田野泛起了金色的麦浪。

生产队渐渐忙碌起来,队长开始发动群众,进行麦子收割。

收获的季节总是让人热情高涨,此时的田野,到处都是社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收割麦子,割倒的麦子被捆好,挑到生产队的打谷场上,暂时堆放在一起。

学校里已经放了农忙假,孩子们不用上学,成群的孩子便到麦地里捡拾麦子,手脚快的一天捡拾几斤麦子,是没有问题的。

孩子们将麦穗捡回去之后,家长们将麦子搓下来,作为家中的口粮。

可孩子们希望能将拾来的麦子拿到街上换桃子,那些又大又红的桃子,让人无法抗拒。

麦子收割后,接下来便是脱谷,相比较前几年,现在的情况明显好多了,脱谷基本上不用人工了,可以使用脱谷机来脱谷。

公社里有一个农机队,他们有大型的脱谷机,专门为各个生产队的农作物进行脱谷。

由于生产队太多,脱谷需要排队,有时要等候多日,才能将脱谷机等来。

有些生产队的麦子不多,或者是等不及,便进行人工脱谷。

这时生产队里所有社员齐上阵,他们将麦穗均匀的铺在打谷场上,让老牛拉着石磙在上面滚动,利用石磙的重力,将麦粒碾下来。

新建生产队在麦子收割后的第三天,便等来了农机队的脱谷机。

脱谷时,社员们找来了几张大桌子排成一排,将整捆的麦子解开摊平,推向轰鸣的脱谷机,飞速的转轮,将麦穗转进机膛,然后抛向天空。

在此过程中,便完成了脱谷工作,脱谷机的前面,很快掉落下成堆的麦子,这个时候要安排人,及时将麦子推开。

这种脱谷机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将生产队里所有的麦子脱谷完毕。

由于还有其他生产队在排队等候脱谷机,完成这边的工作后,脱谷机便转移阵地。

接下来,社员们对脱谷后的小麦进行清理,除去杂物,留足交公粮的小麦,将剩下的麦子分给各家各户。

此时已是月底,已经有十多天没有去红星大队了,苏臣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准备过去看看。

这天一大早,苏臣便骑上自行车,带着苏宁,前往红星大队。

一个小时之后,他们来到红星大队,时间还没有到早晨七点。

此时刘惠正好站在院子门口,向村口张望,应该是在等候上门收货的车辆。

当看到苏臣带着苏宁,骑车赶来时,刘惠便是一阵惊喜,赶忙迎了上去。

“苏臣哥哥,你来啦。”刘惠兴奋开口。

苏臣打量了一下刘惠,发现她还是那么漂亮,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活力。

与之前卖鸡蛋的时候相比,刘惠变化很大,整个人都充满着自信。

苏臣看着刘惠,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

“刘惠,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苏臣哥哥客气了,一点也不辛苦,我喜欢做这件事情。”刘惠笑着开口。

见刘惠与苏臣一见面就这么客气,苏宁感觉他们将自己给忘了,便上前一步,拉住刘惠的手,开口道:

“刘惠姐,我也来了,你怎么没有看见。”

刘惠笑了笑,开口道:

“我怎么可能没有看见苏宁妹妹呢,我知道你们这两天肯定会过来,买了许多汽水放在院子里,骑了这么多路,应该口干了,正好去喝汽水。”

“是吗,我确实有点口干了,先来一瓶。”苏宁开口道。

“好的,汽水在院子,我给你拿汽水。”刘惠拉着苏宁,向院子里走去。

苏臣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走进院子。

院子里,刘惠的父母正在忙碌,他们正在分装水产品,为过秤装车作准备。

见苏臣兄妹来了,两人便热情的打招呼,但没有停下手中的活。

“大叔大婶,你们辛苦了。”苏臣上前问候。

“都是手边的活,一点也不辛苦,早饭已经做好了,等会一道去吃。”刘惠妈笑着开口。

“好的婶子,麻烦您了。”苏宁在一旁回答道。

在院子的拐角处,有一个木桶,里面有半桶水,刘惠从水里拿出两瓶水,将瓶盖打开,递给苏臣和苏宁。

“木桶里是井水,非常清凉,我估计你们这几天要过来,每天早晨都在井水里放几瓶汽水,一旦你们过来,就能喝上冰凉的汽水。”

看来刘惠是用心了,兄妹俩还有点小感动。

两人正大口的喝着汽水,院子外面传来了汽车的马达声,收购站拉货的车子来了。

刘惠赶忙向院外走去,苏臣也跟着出去。

货车在门口停下,随即从车上下来几个年轻人,他们走到刘惠面前,开口道:

“今天有多少货?”

“有九百多斤。”

“不错嘛,快达到一千斤了,你这里是站里的供货大户,水产品不仅个头大,而且鲜活无比,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说话间,又从车上下来一个年轻人,身材微胖,手中拿着一个大饭盒,走到刘惠身边,低声开口:

“刘惠,我给你带来了小笼包子,非常好吃,还热呼着呢,你快吃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