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安营扎寨

最后,懒懒一行人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村子,踏上了前往京都的路途。

这一次出门,懒懒心头的不舍达到了顶峰,隐隐让她生出几分想把落溪一村搬进锦鲤空间的冲动来。

虽然是一时兴起,但是仔细想来,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摆在眼前的有几个问题。

最要紧的,当然村民们的想法,得找个合适的机会探探底。

这里面也还有个问题在,带多少人进去合适呢?

年长的进锦鲤空间,肯定是利大于弊,可年轻人呢?

进了锦鲤空间,他们的抱负怎么实现呢?

另一方面,就是锦鲤空间虽然也陆陆续续建了不少房子,却还远远达不到能同时让几百人都进去生活的程度。

锦鲤空间的基础建设,得抓紧了。

在离开村子的时候,懒懒回头看了一眼,看到了站在村口的村民们,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让懒懒感到无比温暖。

“再见了,大家这段时间要吃好喝好哈,我一定早早的把京都的祸害都处理了,回来吃婶婶们做的吃食。”懒懒双手作喇叭状,朝着送行的人群大声喊道。

随着马车渐行渐远,懒懒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远方。

而她在京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放心吧,京都的烂事咱们速战速决!”蓝老大看不得懒懒不开心,拍着胸脯保证道。

不相信别的他也得相信自家丫头的战斗力啊!

别人一个顶俩,自家这小丫头可是有着大杀四方的能力。

谁惹着她,可算是踢到了铁板,不死也得废了。

在京城,等待他们的将是未知的挑战和机遇。

但他相信,只要迎难直上,便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而落溪村的村民们,则在后方默默支持着他们,期待他们早日归来。

紧赶慢赶着,宁隼一行人总算在四月的最后一天踏上了京都的土地。

“终于到了!”

“是啊,总算是到了!”

众人看着远处隐隐约约巍峨高耸的城墙,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

城门近在眼前,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十一年前,宁隼是被甲一等人趁着夜黑风高在睡梦里抱着翻墙出的京都城门,这一路,他走的轻松又不轻松。

说轻松,因着一路走来都有懒懒相助,倒是没什么捉襟见肘的时候出现。

但是,这一路,他们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

每一次面对敌人的追杀、围攻,他们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逃脱。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陷入绝境,但最终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坚持了下来。

而现在,他们终于回到了京都。

这个曾经让他们无比向往的地方,如今却显得如此陌生。

夜已深,城门怕是早已关闭,城里城外似两个世界。

“安营!扎寨!”

宁隼一声令下,手下众人就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一座座行军营帐,似胡人的蒙古包一样散落在城外一处空地上。

吐得昏天暗地、七荤八素的朱大人,这才清醒几分在自家小厮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上前一步,声音虚弱但态度诚恳地向宁隼告罪道。

“太子殿下恕罪啊,都是老臣的过错,这几日晕车太过,一直昏昏沉沉的躺在马车里,竟一时忘了时刻关注着,未能提前让人来城外迎接殿下,老臣罪该万死!”

说起这朱大人也是倒霉,去的时候还好好的,一路上偶有闲暇时光,都是游山玩水的过,兴致来了再作作画,过得好不惬意。

也正因如此,他竟误以为自己多年来的晕车毛病已经不药而愈了。

然而,当他坐上宁隼队伍里的马车后,一切都变了。

马车一路飞驰,让朱大人每天都处于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仿佛灵魂出窍一般。

晕到极致,他整个人都是漂着的,四肢不着地,一整个不知今夕是何年。

每日浑浑噩噩的过,一日三餐都是小厮硬拖着他起来喂下去的。

还不能喂多了,喂多了又得吐个昏天暗地的。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更别提记得要安排人到城外迎接宁隼了。

直到今日,他收到小厮急匆匆送来的消息时,整个人都懵了。

这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愤怒和自责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晕倒过去。

最后,他只好硬着头皮,顶着一张老脸,来到宁隼面前请罪。

该说不说,京都那帮子老家伙真是不顶用啊!

他没有写信回去及时告知一行人抵达的时间的确有错在先,但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派人时刻留意着些吗?

这会儿,不正该是他们表现的大好机会吗?

就没想着好好把握住吗?

还是说,这里面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算计呢?

“无妨!本宫本就不欲同他们有太多接触。

那些人心里想着些什么,本宫自是清楚明白。

不论他们打的什么主意,本宫不关心也不在意。

本宫来京都,只是怜悯天下万民所受之苦,想尽己所能地改变这等民不聊生的境况。

至于那些朝臣们,本宫还不放在眼里,更不会将其放在心上。

若能用得上,便用一用,若不能用,那便只能让你们那皇后娘娘在本宫和他们之间做出选择。

就是嘛……

本宫这人自小霸道惯了,绝不会成为别人的选择之一!”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

“朱大人若是有要事去办,尽管去办,本宫既然不远千里拖家带口来了这京都城外,绝计不会因为那所谓的怠慢而临时反口。”

宁隼看了朱大人一眼,读懂了他眼里的纠结。

想到这一个多月来的相处,这个礼部尚书大人虽然于礼法上近乎苛求了些,却也是个能干实事又不矫情,能体恤民间疾苦的少有的保留着几分读书人风骨之人。

索性喂他吃了颗定心丸。

他知道这位礼部尚书大人可能面临着一些压力,再不进宫复命的话,怕是这怠慢太子的责任会被人尽数怪罪到他身上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