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又过去万年。
人族在东海之滨的发展的越来越好。
随着燧人取火。
人族又开始新的发展,结束了野蛮社会,人们开始享用熟食。
人族是后天生灵,身体孱弱,胸中没有先天五气,不是无漏之身,煮熟后的肉类,植物更易于吸收。
从此!
人族部落中发病的减少,入们也有了更多的力气。
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漫漫长夜,人族也有了一道火光,来抵御黑暗中的野兽。
可是!
人族还是面临很多考验。
他们过着穴居生活,与野兽几乎无异。
穴居生活的缺点很明显,无法抵御猛兽、蚊虫、蛇蚁的攻击侵扰,无法有效遮挡雨水,保温效果差等等。
一个部落的年轻人。
观察到!
鸟把巢穴建在树上。
他心有所悟!
如果人族把巢建在树上,不就能免于野兽侵扰,还不惧怕雨水的潮湿,夏天的酷热。
于是!
他带领族人把家建在树上,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族得到了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好的休息。
部落里的人族很钦佩他的才能,推举他做首领。
周边很多部落都来学习他的筑巢方式,都臣服他的部落。
一时间,声名远播!
他们的部落叫做巢族。
年轻人很满意,他娶了好几个妻子,生活的很快活。
直到!
有一天,他看见树上的鸟二的巢穴被大雨淋湿,大风让其从树上掉了下来。
落在地面的声音,让年轻人猛然惊醒。
他觉得人族,应该有更加坚固的巢穴才行,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好的办法。
他每天都在思考,逐渐消瘦。
妻子和孩子都来安慰他。
终于有一次他看见天上的云朵,搭建成一个房屋的形状。
他似乎有所领悟。
他不由问道:
“那怎么搭建?”
天空的云朵又在慢慢变幻,成了树木的形状。
年轻人双手一拍,跳了起来。
他想到了!
年轻人让部落里的人,用粗大的树木为支撑,草木为顶搭建茅房。
举一反三!
也可以用石头作为材料搭建出房屋。
年轻人看着地上的一个个房屋建好,他高兴的不行。
巢族开始推行这一办法,部落从树上迁徙到陆地之上。
房屋也更加坚固,生活也更加便利。
人族开始真正离开了巢穴,离开了森林。
靠近水源。
入们更加尊敬他,爱戴他,叫他有巢氏。
又过了很多年。
年轻人所在的部落越发强大。
而他却老的不能走路了,杵着拐杖。
到了要把首领位置交给下一代的时候。
他看着自己的儿子,孙子,都会亲手搭建房屋。
甚至!
人族好多部落,都是在他设计的房屋里面居住。
他很欣慰。
此时,天降功德,威势之大,不弱于燧人取火。
东海之滨,金光万丈。
无上功德落下,加于老者身上,瞬间他恢复年轻,成功迈入太乙金仙境界,得功德灵宝【洞天】。
女娲宫震动。
女娲和伏羲相继走出遥望东海之滨。
不由震惊道:
“人族又出来一位太乙金仙!”
天道又降下一份功德,一分为二,一份落入女娲。
一份去往东海之滨,落入一竹简之内。
伏羲道:
“人族大兴之势已起!”
又过了百年。
东海之滨。
天道功德降下,梵音阵阵,鸟语花香,彩霞灿烂,金莲遍地。
女娲和伏羲再次看向人族之中。
只见!
一女子围着兽衣,手中持着骨针,眼含慈悲,名曰淄衣氏。
在无上功德照耀下,淄衣氏证道金仙,得宝【覆皮】。
女子朝天上三拜,又朝东海三拜。
荀礼手握竹简,嘴角带笑。
竹简之上一个个金色文字浮现。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有淄衣氏,以兽为皮,抵御严寒,知羞耻。”
……
至此,人族也开始人族不在赤身裸体,而是知晓廉耻。
他们筑巢而居,有衣御寒,取火熟肉。
发展速度越发快了!
现在的人族,部落开始多了,逐渐出现大型部落。
人口也越发的多了。
他们感念人族先辈的贡献。
把燧人氏称为天皇,把有巢氏和淄衣氏尊位先贤。
此后数千年,人族越来越多先贤,发明有益人族之物,得功德落下。
不过!
最多证得金仙果位。
女娲也渐渐麻木,适应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功德降下的日子。
时间一转眼。
人族出生已经两万五千年。
这一日。
女娲和伏羲来到东海之滨。
身边恭敬的跟着三人,两男一女。
分别是!
燧人氏,有巢氏,淄衣氏。
PS:
因为上古传说众说纷纭,有没有具体的文献参考,就按照比较主流的神话写的,大家也就别太认真。
几乎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详细。
有的推崇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三皇。
主流还是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至于,有的说的华胥氏之后女娲伏羲之类的说法,因为是洪荒那肯定是不一样的。
后期封神时期,因为有文献记载很多,就写的细一点。
还是老话,新书启航哪怕一朵鲜花,一张评价票,一百打赏,一张月票小弟都十分感谢……希望大大们多多支持,拜谢!!